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向,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遵循。
具体到成都市,我以为在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成都都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农业生产在维护粮食安全的同时,要从物质生产向非物质生产拓展,在农产品产出的同时,农业还有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这些都赋予了产业兴旺无限的生命力。而在这方面成都发展得非常好,有很多经典案例。
把新产业新业态,作为农业兴旺的着力点。下一步,成都的视野要更开阔,要思考怎样在生产生活方面做一些新文章。成都农民的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正在缩小,但缩小得还不够。在改革方面成都探索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业共营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特别在职业农民的培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怎样把星星点点的样板做大,形成燎原之势,在四川推而广之,进而在全国推而广之?怎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下,在这方面步子迈得更快,成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以发扬,有很多路径可以探索。
这次成都举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提出“十大重点工程”和“五大改革措施”,这些理念都很好,看得出来,这是成都在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思想的总要求下,结合成都具体实际提出的措施和做法。相信在实施特色镇建设、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大地景观再造等工程之后,成都的农村会更加美丽。同时,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希望成都加快实施“五项重点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保障,努力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进一步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
本报记者 陈泳 李萌 李娟 李颖 粟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