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波的名片后面,印着两张小小的“鱼鳞图”。“鱼鳞图”源于明代用以登记田亩的“鱼鳞图册”,因图册上密集标注各家农户的土地,形似鱼鳞而得名。有别于明代登记田亩的操作手法,李剑波作为四川鱼鳞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和团队做的事情是以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服务现代农业,主要是为全国各省市县农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搭建农村土地信息大数据库。发展大数据,与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到的“数字经济”不谋而合。如今,李剑波公司的业务已覆盖全国,他预计用3年时间在成都建成面向全国的农业大数据应用中心,届时将为全国搭建一个共享的农业资源平台,为政府、企业、农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提供服务。
半个月绘制全国首张现代“鱼鳞图”
关于创立公司的事情,李剑波说其实源于一个偶然。几年前,李剑波的朋友找到他,希望他为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做一套信息系统,用来对农村土地进行数字化管理。李剑波答应了,并带着团队开展工作。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农村土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开了全国的先河。
李剑波回忆,团队半个月丈量了鹤鸣村2415.51亩土地,633家农户的土地、房产信息被详细录入系统。至此,以古老的“以图管地”思想+现代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绘制的全国首张现代“鱼鳞图”诞生,“该图作为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见证文物,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后,李剑波注册了公司,团队也逐渐从十多人发展至400人,成为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平台供货商之一,“国内仅有3家,我们是西部唯一一家。”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主要是为全国各省市县农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搭建农村土地信息大数据库。在该数据库里,可以查到土地边界、土地权属、土地面积、农民的个人身份信息等内容。此外,公司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去年销售收入达1.16亿元,签约额达2.8亿元。今年1月,公司入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
着手搭建一个共享农业资源平台
在四川鱼鳞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陶然眼里,成都发展新经济、新农业是有优势的。他说,成都不仅农业资源丰富,同时还是我国农业改革的先锋城市。并且,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成都,可谓人才辈出,“政府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我们对发展新经济很有信心。”让李剑波欣喜的是,最近召开的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到了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抓好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全市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支持大数据相关硬软件产品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这让他对公司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李剑波透露,计划用3年时间,在成都建成面向全国的农业大数据应用中心,为政府、企业、农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搭建一个共享的农业资源平台,“希望能整合政府、高校等相关资源,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此外,一款针对智慧农业的新款APP正在研发中。用不了多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在线管理自己的农场或者养殖场,还能在线与金融机构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依靠成都,在全国打响品牌,让公司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
/ 专家说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阮青松:
传统优势产业与新经济融合
“成都发展新经济前景一片大好。新经济会调节经济结构,推动体制改革。”在阮青松看来,成都的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发展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发展新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不仅如此,发展新经济还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他说,相较于其他城市,成都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储备充足。同时,成都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给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鼓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概使成都获得人才的能力居中西部第一。
与此同时,成都具有成熟的产业与市场优势。新经济发展依靠具体的产业,而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互联网、高新科技、信息产业、生物材料等一直都是成都产业发展的重点。成都是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制造基地,还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在航空发动机、“北斗卫星”终端、飞机制造以及轨道车辆等业务上也独具优势。此外,成都还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阮青松建议,成都应当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将自身传统优势产业与新经济相互融合,在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传统产业革新。此外,成都还应当对生态环境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记者 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