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书写“新经济”的成都定义,刷新“天府文化”的国际化表达。从“独角兽”到“科幻之都”,从“新总规”到“文明城市”……过去一个月,这些关于成都的“高频词”一次又一次引发舆论关注。这是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我们在成都深切感受到的发展热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赶考远未结束”。成都的理解是,奋进者才有未来。
未来什么样?未来,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加速形成,发展质量、效率、动能加速变革的时代;未来,是对外开放层次加速提升的时代;未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之花更绚烂绽放的时代。
放眼未来,深耕脚下。
历史性变化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担当。发力“新经济”,抓住“窗口期”,剑指“最适合新经济成长的城市”,成都不断解放思想,为新动能筑牢基础支撑,为新使命夯实根本保障。突出“顶层设计、历史使命、全面统筹、责任担当、以人为本”,描绘成都未来20年的新总规,五个“突出”无疑体现出成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落地落实,展示出回应省委“六个新要求”的首位城市作为,也为新经济的加速崛起描绘了更加清晰的作战路径。
跨界盛会纷至沓来,业界精英为同一个城市“打call”,因为成都独特的城市气质让人向往流连。谁说“慢生活”就不能有“快节奏”?“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年度推荐消费升级代表城市”“中国新时尚之都”……仅仅一个月,上榜不同类型榜单,恰似对成都的一个绝佳注解:根植于独特的天府文化,成都,都成;鱼和熊掌,成都可以兼得。
找位置,勇担当,作贡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根本还是靠一个“干”字。在“干”中谋“变”,在探索创新中落子布局,在攻坚克难中开拓新篇,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西成高铁昨日全线空载运行,成都地铁7号线下月开通迎客,奔跑的成都正驰而不息,全速前进。□本报评论员 何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