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上,游客正在参观国际设计师的创意设计作品。作为“文创第三城”,成都创意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图据《人民日报》
【编者按】
“最适合新经济成长的城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亮丽名片。成都发展新经济的优良生态和强劲态势,备受各界瞩目。昨日,《人民日报》以半版规模关注成都新经济,刊发《成都构筑新经济发展高地》深度报道,点赞成都新经济热度,从传承地域文化创新基因、聚集新经济人才、市场庞大形成引力波、主攻六大新经济形态、优化新经济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反映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现将这篇报道摘编如下。
11月2日以来,小米投资生态年会、香奈儿2018早春发布会、锤子科技2017年秋季新品发布会、第七届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中国国际科幻大会接踵亮相成都;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也于11月10日—13日举行,德国IF设计中心入驻成都;11月16日,成都在“财新雅趣2017消费升级论坛”上被评为2017年度推荐消费升级代表城市……一个个项目在成都签约、落地:58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在成都打造“58新经济产业园区”,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国科幻城”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科技与设计、时尚和科幻、服务与消费,密集的高规格盛会,凸显成都新经济热度。
目前,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发展指数、竞争力指数等在全国名列前茅,大数据、云计算、数字金融等新经济代表行业在全国城市位居前列,科技型企业、独角兽企业、风投机构异军突起。11月9日,成都市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新经济企业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会者认为,成都是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之一。
传承地域文化创新基因
成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成都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包容度、接受度,彰显了天府文化“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鲜明特质。这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创意源泉。
“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发展新经济的一大优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说,成都这座城市具有创新基因和创新传统,当地人对新生事物的领悟、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创新基因已经厚植到政府、社会、企业、公民各个层面。
人才是发展新经济的核心智力资源。成都拥有56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18家军工企事业单位、近500万各类人才,在大数据、5G、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储备丰富。人才可获得性位居中西部第一,在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城市榜单中排名全国第三。
今年以来,成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蓉漂”计划,于7月加码推出“人才新政12条”,让人才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乐业,已引才逾8万,新经济人才快速聚集。仅在成都高新区,天府人才行动“海外行”“城市行”和“校园行”专项引才工程就成功引进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4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10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曾透露,该校留在成都发展的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毕业生已从以往的10%左右增至42%。
市场庞大形成引力波
今年双11,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成都人的消费额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六。作为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成都拥有广阔市场腹地,消费应用市场庞大。这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锤子科技把“整个家”都搬到成都。公司创始人、CEO罗永浩带着他的创业团队在成都太古里商业街走一圈,就坚定了团队来成都的决心。
而起源于成都的公路物流互联网公司货车帮,如今已发展成为估值达10亿美元的企业,成为西部唯一“互联网+物流”的独角兽企业。其CEO罗鹏称,发展新经济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四个:干新经济的人、发展新经济的场景、驱动新经济的资本、助力新经济的市场。成都已积累了新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环境。
成都市近两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58.4万户,年均增速达34.1%。其中,科技企业2439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1家。而以跨界融合、创新裂变为特征的新业态,也不断在成都涌现。数据显示,成都聚集共享经济企业超过100家,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1050.7亿元,增长44.5%。
成都深化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着力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美食之都,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服务”和“成都消费”品牌。今年,成功跃居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机构“世界城市评级”Beta级,被美国米尔肯研究所评为“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第一名。
主攻六大新经济形态
在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前,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相继成立。发展新经济,成都机构设置与智库储备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11月9日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认同成都是最适合发展新经济的城市。赛迪城市经济竞争力百强榜显示,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名。从发展潜力和动力来看,将成为未来全国城市新经济发展的中心、策源地和新引擎。
成都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在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上,《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交与会人士讨论。“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优惠,而且需要土壤,需要机会。”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新宇对企业代表们表示,希望收集大家的意见,找到最大公约数,将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变成公共性的支持政策,“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企业需要什么菜,政府再配什么菜。”
据《人民日报》
原标题:人民日报聚焦:成都构筑新经济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