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高旭)11月29日报道 “公厕24小时开放,必须配有卫生纸、洗手液、干手器……”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今年起,成都将进一步实施“城乡‘厕所革命’四年攻坚行动”,细化年度建设任务,针对部分人口密集区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采取集中补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729座环卫公厕24小时向公众开放。每座环卫公厕增设2-3个导向标志牌(含夜间灯箱标志牌),方便群众找公厕。全市212座环卫公厕配有卫生纸、洗手液、干手器,全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厕所以及公园厕所配齐卫生纸、擦手纸、洗手液。
七道堰厕所
25个步骤保障公厕卫生 这个厕所“很干净”
在位于武侯区七道堰街与大石南路交叉口的七道堰公厕记者看到,公厕充满了“绿”的气息——葱郁的树木包围,屋顶种满了绿植,很难让人想象到,这里原本竟是一个老旧的“小厕所”。
“以前这个厕所,因为上的人很多,感觉不是很干净。”市民刘先生在附近开了家小商店,他告诉记者,之前这座厕所是附近商家解决“如厕难题”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设备老化,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
近年来,武侯区按照“最美公厕”标准,对老旧公厕按照“生态改造、局部改造、整体提升”三种门类实施分级分类改造。七道堰公厕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厕内的管理标准上记者看到,该厕所要求设施完好;无烟蒂纸屑、阻塞、尿垢、积尘蜘蛛网、蛆蝇、恶臭;门窗、隔板、蹲位、便池、墙壁、地面洁净。“现在这个厕所感觉就是‘五星级’标准,大大方便了我们周边居民,太好了。”刘先生说。
据了解,武侯区编写了《武侯公厕精细化管理服务指引》。其中在操作流程上,保洁人员从交接准备、男女厕间垃圾桶清收做起,依次完成公厕的25个日常保洁步骤都有详细指引。武侯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三年,该区在公厕建设改造上投入资金约6500万元。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全面完成”的目标计划,武侯在现有147座公厕的基础上,五年内预计将新建公厕72座、提档升级公厕36座,努力将公厕建设成城市的靓丽风景,公建配套服务优化的窗口。
府河桥厕所外观
府河桥厕所
绿地改建公厕 彻底告别“脏乱差”
在二环路北二段府河桥西街桥头边的一座花园式公厕,市民蔡先生从公厕出来后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记者看到,该公厕占地约600多平方米,公厕内部设施按星级标准配置,指示标牌按国标配置,同时配备洗手液、卫生用纸、干手器及专职保洁人员,实行24小时开放。
“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很多人在这里随地大小便,很脏。”保洁员刘大姐告诉记者,该公厕地段原先是一片绿地。由于附近有机电市场和劳务市场,人流量大且无公厕,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会选择在河边或者草地里“方便”,对环境影响十分恶劣,周边居民意见也很大。“你看现在修了这个厕所,环境又好,我们工作也轻松了。”
记者了解到,金牛区作为成都市较早发展的中心城区,商贸业繁荣,常年居住人口多,该区环卫公共厕所保洁不及时、设施维护不到位的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金牛区按照“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大力实施直管公厕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公厕管理市场化运作,区财政每年安排区级财政资金300至500万元,有计划、有步骤的用于区直管公厕提档升级改造工作,自2016年“公厕革命”开展以来,金牛区共计已改造完成区直管公厕25座。
熊猫公厕
熊猫公厕
公厕外面有“熊猫” 这个厕所有点“萌”
“妈妈,你看是大熊猫。”在红星路1号桥附近的一座公厕,市民李女士的女儿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是成都市立体绿化试点打造的“熊猫公厕”,近万株植被给公厕水泥外墙穿起“花衣裳”,外立面还利用了红叶石楠和常春藤配出了大熊猫的造型,让公厕颜值大大提升。
据市林业园林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市立体绿化试点打造项目之一,目前菊乐路口公厕、滨江西路公厕、红星路一号桥公厕、南三环茶花街口公厕都已经穿上了这样的“花衣裳”。
“感觉这种公厕很好,以前就觉得公厕就是上厕所的地方,是不干净的地方,现在看来,公厕也可以是一个‘景观’”市民邹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