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微型物质成分分析系统的研究
微型物质成分分析系统手机APP,可以显示出对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的数据,分析系统可实现食物新鲜度、药品含量、珠宝真伪等方面的检测▲▼
前沿新故事——
【核心提要】
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孕育出具有无限生机的“第一生产力”,但第一生产力只有转化成现实成果才能彰显出伟力。位居产业链上游的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如何才能落到产业上去?
近年来,成都市正在出台多项助推成果转化,高校教师离职创业、研究人员留职创业等政策。在政策的号召下,多所在蓉高校也对此进行了探索。创新因子活跃起来,科研资金聚集起来,研发成果“转”起来……今年以来,有关创新驱动的政策日臻完善,为成都新经济的发展培育了丰厚的土壤。
刚从北京参加完学术研讨会的李剑峰丝毫没有闲下来。上午在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为学生授课,下午就回到位于菁蓉镇的公司安排业务洽谈。双重身份让李剑峰忙碌而充实,他既是“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也是成都光数云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如今的成都,拥有两张“名片”的双面教授越来越多。我市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而李剑峰也在这股浪潮中一再获利,成为受益代表,更成为让高校科研成果驱动新经济发展的榜样。
松绑先行除障碍:
代表中国参加创业世界杯
人工智能快速匹配技术、微光学结构芯片设计与集成、加密的云端数据库……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核心技术,应用却很贴近生活:将一个不到手掌大小的探测仪对准食物,几秒钟后手机APP上就能显示出食物的新鲜度、糖分、水分、蛋白质等参数。
李剑峰的团队研发的“LightTalk微型物质成分分析系统”通过一种便携的材料成分分析仪,对不同食物吸收后的红外光波进行测量,经过光谱分析及大数据匹配,用户在终端上就可以看到材料的成分信息,测量方式非常快且设备尺寸小。今年初,该项目还代表中国参加在硅谷举办的2017SWC创业世界杯决赛。
“这正是我们创立公司的初衷:让‘高大上’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市场的大潮中开花结果。”李剑峰告诉记者,“从市场反馈来看,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比我们开始设想的还要多:食品质检、药物识别、体脂测试、母婴产品识别……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光谱分析实现。”据该公司测算,每个领域都能够带来大概20亿美元的价值。
“该技术主要有两个技术壁垒。一个是光谱仪的小型化与核心芯片。”同为电子科大教授的公司副总经理欧中华向记者介绍道,另一个壁垒是对各个物质光谱数据的建模,监测到的信息都体现在了一条光谱线上,想要逐一分析出各成分含量需要建立很复杂的模型。“就像在几秒钟内需要解开一个多元多次方程组。”
在公司的运营中,知识产权转化为股权后如何奖励团队,这在法律政策曾是模糊地带,而我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则明晰了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2016年,“成都新十条”出炉,首次提出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鼓励高校院所与发明人以持股等方式,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发明人可享不低于70%的股权。在光数云联整个公司的股权结构中,绝大部分的权益,都归属了公司和创业团队。
跃跃欲试新气象:
新产品预计明年5月面世
“公司2016年底成立,2017年公司的发展势若破竹。从技术上看,我们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已获得了具有分析系统的微波炉、一种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分析系统等4项国家专利,另外还有7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欧中华介绍道,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中间包括了试产、量产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克服不同的技术难题。仅仅做出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要综合考虑成本、产能、合格率、安全性等多种因素。公司第一代针对个人用户的商业产品预计在明年5月份投放市场。产品将配有食品检测、体脂检测、母婴产品检测等多项功能。目前,光数云联已与多家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初,李剑峰团队的试产成功吸引了不少传统家电企业与之洽谈。
“他们大多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到同行业领先,公司的发展急需新的增长点。”李剑峰告诉记者,“我们已经与长虹集团达成合作,用于智能冰箱的开发;还将与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有机农业领域蔬果成分检测仪的联合开发。”
李剑峰告诉记者,此外,公司与成都银光软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研发应用于中小学食堂食品检测领域的实用新型产品“光谱食材快速检测仪”,在校餐云平台进行中小学食堂的食材快速检测。控制腐烂变质、酸败、霉变食品及掺假食品流入餐桌,以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为目的,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消除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风险。
光数云联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成都市新经济迎来新高潮的一年。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17745户,同比增长41.26%,其中新增科技企业6003家;新增注册资本6136.38亿元,同比增长47.94%;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62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37010件,发明专利申请14308件。
创新的洪流还在奔腾。在建成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过程中,成都鼓励创新的政策红利,将使新经济发展的浪潮继续澎湃前行。
聚集新动能——
“成都新十条”
科研成果转化的成都先行
成都高校院所创新资源集聚,拥有高校56所、国家级研发机构30余家、国家级研发平台87个,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等学科全国领先,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我市今年7月份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十条”,从科技成果供给、成果转移和成果承接3个方面,全面覆盖了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针对关键问题症结,形成了10项针对性措施。
在科技成果供给方面,注重强化高校院所要素供给能力。鼓励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联合共建新型产研院,给予最高2亿元支持。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对符合条件者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助。
在成果转移方面,注重强化成果转化中间环节建设。特别是在深化科技金融创新上,成都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300亿元、面向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并全面启动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
在成果承接方面,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为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都提出最高给予10%的配套补贴。同时鼓励在蓉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而这并非是我市以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首次探索。去年6月2日,成都发布《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从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载体、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这一措施与成都2014年8月18日发布的《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十条”)相呼应,被称为“成都新十条”。
在政策的推动引导下,各在蓉高校也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去年1月,“西南交大九条”正式出台,改革方向与“成都新十条”一脉相承,核心之一就是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同年7月,成都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成都市人民政府 电子科技大学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推动高校与本地企业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建设环高校成果转化区和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与成都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电子科大拟定了《电子科技大学成果转化行动方案》,理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成为西部唯一获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城市。3个月前,在四川大学在蓉举行的生物医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上,由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领衔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将以作价入股方式在成都落地转化包括抗肿瘤药物、基因治疗技术等7项成果,与西藏承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尚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恒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3家企业投资近8亿元在成都高新区、温江区新注册7家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据悉,双方合作中,预计可立项研发的新药品种超过50个,后期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发展新思维——
市新经济委:
绘制新经济领域产业路线图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积极创建新制度。加强地方立法保障和制度政策创新,及时修改与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规定,制定新经济领域的产业负面清单,科学划定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综合运用政府公共资源、财税杠杆和要素资源配置等政策工具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构建新经济发展统计考核体系,营造更合理更便利更高效的新经济发展制度环境。
市新经济委将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文体娱乐、科学技术与技术服务、金融和法律服务等产业,绘制新经济领域产业路线图,寻找技术“空白”、扫描资本“断层”、搜寻人才“短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对接资本链、强化人才链、明确招商链、配套服务链、实现价值链。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