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为越来越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图为太古里商圈本报资料图片
前沿新故事——
“站在伦敦或巴黎街头,如果问市民最了解、最向往中国内地哪些城市,得到的回答除了北上广,肯定就是成都了。”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研究员胡润说,成都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对外开放、文化底蕴等因素密不可分。
12月2日,胡润再次现身成都参加“2017全球资产与海外教育高峰论坛”,这是他今年第三次来到成都。在胡润眼里,高铁、国际航线、中欧班列快速发展,世界500强企业、驻蓉领事机构等遍地开花,成都其实早已迈入国际化城市行列。他表示,在中国内地,成都是令国际向往的“第四城”,而这正是他追随国际目光频繁造访成都的原因。
连续举办国际盛会
可以看出成都极具国际吸引力
“如果这座城市本身不具有全球吸引力,没有值得全球关注的地方,国际盛会也不可能选择在这个城市举办。”胡润说,在他的印象中,成都最近几年举办的国际盛会可谓是一个接一个。从《财富》全球论坛、世界机场城市大会到去年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再到今年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一个又一个的国际盛会相继在成都成功举办。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成都是聚集着国际目光的城市。”胡润说,站在伦敦或巴黎街头,如果问市民最了解、最向往的中国内地城市,他们的回答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肯定就是成都了。以前可能是大熊猫“牵线”让大家知道成都,现在则是多方面因素让大家认识成都、了解成都,比如成都开通的直飞国际航线、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从成都开出去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以及全球分享的“成都造”等。
正是基于跟上企业家们的目光和脚步,胡润百富早在2014年就在成都设立了分支机构,成立了胡润百富成都办公室。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成都是胡润百富唯一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市。总部位于上海的胡润百富,目前只在国内的北京、广州、成都和三亚设立了分支机构,其次是在境外的伦敦、洛杉矶、芝加哥、印度科钦及喀拉拉设立分支机构。
每次来都有新变化
成都的确宜业宜商宜居
胡润百富被誉为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权威机构。胡润表示,成都越来越受关注,已经有不少知名企业家、投资者相继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建有投资项目。
之所以能够吸引企业家和投资者们的目光,实际与成都发展的实力、活力、潜力密切相关。今年5月,依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17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成都跃升至15个“新一线”城市之首。其中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四大指标,成都均以“100”的满分位居榜首。
“在成都投资、创业和生活都是很‘巴适’的,我很羡慕在成都工作的同事。”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胡润还说他能理解四川话,他说成都的发展变化的确很大,他每年至少要来成都两次,每次来成都都会感受到新的变化,成都引领新一线城市发展,位居新一线城市之首,一点儿也不意外,“这的确是一座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除了企业家、创业者,这里还聚集着艺术家,我跟著名艺术家、画家周春芽还是好朋友,他是连续十年上艺术榜的艺术家。”
依据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胡润已连续十年发布了中国艺术家百强榜。今年3月,胡润百富发布的《2017胡润艺术榜》显示,现居住于四川的周春芽、何多苓、李真、罗中立均上榜。
两年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5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胡润专门就华人富豪居住的热门城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成都是全球华人富豪居住的中国内地十大热门城市之一。
国际资源不断融入
成都越来越国际化现代化
身着一套灰色西装,胡润有着典型的英国绅士风度,他非常喜欢结识企业家和创业者,走到哪儿也不忘关注当地这类群体的动态。
“任何一位成功企业家都有5个必不可少的密码,就是:能预测明天是什么样的;勇敢;领导才能;判断力;创新。”经常与企业家打交道,胡润也总结出企业家成功的经验。他说,他很早之前就与成都的企业家有接触,在他的百富榜单中除了一些“老朋友”,每年也会晋升一些“新朋友”,其中最令他敬佩的成都企业家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他倡导阳光财富,人也很谦虚、勤奋、务实。”
胡润认为,与老一辈企业家勤奋、务实和创新精神略有不同,成都的新一代企业家精神有着鲜明的三大特点,那就是“创新、人才、速度”。创新是成都企业家放在首要位置的,其次是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第三个特点“速度”则是指资本集聚能力,“最近我们发布的‘80后’富豪榜中冲出了一匹‘黑马’,川大毕业的张邦鑫上榜,从事教育行业的他属于‘80后’,有着非常强的‘互联网+’创新思维能力。”
不仅仅是企业家精神,成都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教育环境等等都给胡润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成都是一座创业机会很高的城市,这里聚集的科研、医疗、教育、人才等资源都很丰富,而且教育资源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都很强。今年11月底,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学校排行榜,成都就有四所学校上榜,其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国际部排名西部第一。
在胡润眼里,成都是一座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都市,国际资源源源不断地融入城市发展,已成为成都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成都递上的一张新的国际名片。
聚集新动能——
从国际评价看成都——
成都站上 新经济发展的风口
在中国,哪座城市是增长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答案是成都。日前,最新公布的万事达卡“世界旅游目的地指数”显示,成都以22.7%的国际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名列增长最具活力旅游目的地榜单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大阪。
该指数由全球领先的支付公司万事达卡设立,已连续7年以报告的形式发布,从2010年起,这份报告就被视为反映全球经济和世界贸易流动情况的风向标之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的国际入境过夜游客达174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22.7%,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是中国增长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中国,2017年度哪座城市表现最佳?答案同样是成都。9月11日,美国著名独立智库机构——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显示,成都超越北上广深,再次名列榜首,成为2017年度“全国经济之星”“活力之都”。该报告指出,成都一直以来都是整个中国西部的焦点中心,未来也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为什么会是成都获评2017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对此,米尔肯研究所董事总经理、研究员、中国报告联合撰写人黄华跃表示,成都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鼓励创新创业精神,以及人才储备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领衔全国一线城市。
在中国,2017年度哪座新一线城市最具商业魅力?答案还是成都。5月25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成都以98.97的指数录得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成为2017年度最具商业魅力的新一线城市。
该排行榜从商业资源集聚度指数、城市枢纽性指数、城市人活跃度指数、生活方式多样性指数、未来可塑性指数五大指标进行分析计算,成都在商业资源集聚度指数、城市枢纽性指数、生活方式多样性指数、未来可塑性指数四项指标中均拔得头筹,仅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排在第二位。
无论是万事达卡公司,还是米尔肯研究所,甚至是国内的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他们都高度认可近几年来成都的经济表现。事实上,成都的经济表现不止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座城市还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特别推荐的15个“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之一;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第一名;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
当然,这座城市的荣誉也不止在经济领域。在美食方面,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美食之都”;在美景方面,成都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2017年全球最值得去的21个旅游目的地,是中国唯一的上榜城市;在创新创业方面,成都被《财富》杂志列为“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在宜居方面,成都曾获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同时,成都已多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
综观成都的这些荣誉,“活力”是其绕不开的标签,经济增长的活力、创新创业的活力、改革开放的活力、宜居生活的活力……成都是名副其实的“活力之都”。7月2日,成都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吹响产业新变的号角。11月9日,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以新技术为驱动、以新组织为主体、以新产业为支撑、以新业态为引擎、以新模式为突破,站上发展新经济的征程。“新”其实就是“活力”,千年古城不古,求变、求新,成都正凭借着骨子里的那股活力开拓着新时代,为新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
发展新思维——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
多种因素叠加 成都最适宜发展新经济
世界首台3D生物血管打印机问世、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挂线成功、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头和“蛟龙600”的机头……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中,一大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成果在成都喷涌而出,新经济不断壮大引领我国中西部城市发展。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了《2016-2017年中国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在中西部城市中,成都新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得分超过杭州、武汉、天津、南京等城市。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看来,由于区位条件、创新资源、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叠加,成都是最适宜发展新经济的城市之一。
谈及成都新经济发展,胡润称他已经关注到成都在大力发展新经济。他认为,目前新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新经济发展已成就了一批新的成功人士,成就了大量的独角兽企业,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已超过130家。而新经济发展需要创新的土壤和环境,成都就拥有很好的土壤和环境,也具有发展新经济在科技人才、地域文化、资源集聚、消费市场、消费能力等的比较优势。他表示,胡润百富也在研究企业家们的创新创业,上海在创新创业方面拥有很好经验,下一步他将与成都展开相关合作,把上海一些好的经验和模式带到成都,同时也推广成都的一些优秀做法,促进彼此交流,为新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