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泉驿城区眺望龙泉山
12月9日~11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按照《决定》,成都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从空间布局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功能品质优化、城市能级提升提供空间载体,夯实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发展基础。
站在新起点上,成都将全面把握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升站位格局,勇担历史使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根据“三步走”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成都要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成都从传统的GDP导向和生产导向,走向如今的“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共享发展”,这既是国家新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新一轮城市发展价值观的重大转向,成都的城市格局,也迎来了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单中心”带来城市病
城市发展 必须转变价值观
从2010年开始,成都市每年净增加50万人口,人口增速已达3%以上。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说,这大概是北京上海10年前的水平——即中心城区不断积聚的状态,预计增长势头还将持续5~10年,按照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增速超3%的人口高速增长时期正是特大城市进行空间结构调整的窗口期,“太早条件不成熟,太晚有可能积重难返,调整代价过高。”
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落实“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等重大决策部署。这意味着,成都开始转变思路,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导向,着眼高端,立足绿色,培育创新,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相对于此前历次总规,此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西控”战略。从以往成都规划来看,成都空间发展方向有了突出的变化。“就‘西控’而言,事实上在过去数年间,成都发展一直强调‘西控’,只是今年在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西控’的目标,尤其是在产业导向上提出了严格的控制。”曾九利说。外界曾有声音说,西控是不是就是西边就不发展了,她说并不是,而是要与资源禀赋相匹配,主要控制城市发展边界线以及产业发展方式。
“‘东进’则是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得非常重的一笔。”曾九利说,总的来讲,“北改”是为了提升城市功能,“东进”和“南拓”是为了给西、中、北提供空间。东南西北中,在新发展理念下,成都构建着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五大主体功能区
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经济地理
按照《决定》,为了疏解转移非核心功能,通过建设“五中心一枢纽”,成都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经济地理,构建东南西北中差异化发展的五大主体功能区,即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高标准建设西部区域,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东部区域的范围包括简阳市、金堂县全域,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部分区域,是成都“一心两翼”的都市功能新区,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未来的目标,是要将东部区域建设成为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产业调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主战场。
西部区域的范围则包含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全域和温江区、郫都区、彭州市、邛崃市、高新西区部分区域,是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功能区,包括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江堰精华灌区,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区域。中部区域范围包含高新南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域以及高新西区、天府新区直管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部分区域。重点是通过“三降两提”,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调减居住用地,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成都迎来千年之变
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空间结构
按照“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成都要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此次编制的新总规,从城市的特质、发展阶段、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的职能等方面,对成都进行了战略定位: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
在城市空间结构上,成都还将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延续千年立城的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市规划局局长张瑛介绍,成都要抓住机遇,在龙泉山以东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形成空港新城、简州新城等各具特色的城市组团,来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转移和城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增量,推动城市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
成都拥有优良的“山、水、田、林”生态本底,同时,还有山城相拥、城田相融的生态格局。基于成都优良的生态本底,成都还将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
“在促进成都功能升级的同时,必须把握好‘舍’与‘得’的关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李晓江认为,要按照“以能定业”的原则,以节能减排为前提,明确全市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和控制清单,推动低端低效产业和高消耗高排放产业向外疏解,腾挪发展空间,提高空间绩效,实现低碳发展。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原标题:从“两山夹一城” 到“一山连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