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继和
1940年出生于重庆开县,1965年四川大学历史系先秦史副博士研究生毕业。
现为天府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院重点学科《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巴蜀全书》学术委员会副主、四川省志审核委员会委员。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至今成都人逍遥自在似神仙的生活方式以及浪漫梦幻的精神创新力,就是几千年蜀文化、天府文化基因土生土长、传承孕育的结果。
——谭继和
2月1日,成都,谭继和伏案工作,面前堆着高高的书稿
谭继和的家在西南民族大学校内的一栋老旧居民楼里,一进门入目之处皆是书,柜中、桌上、过道边、茶几旁、沙发上……除了厨房和洗手间,每间房都被各类学术书籍堆满了。二十多年前,他就因藏书超过两万册而被誉为“天府藏书家”,这一牌匾如今还挂在客厅中。
2月1日,记者到访这天,一大早,谭继和就在书桌前伏案工作,厚厚书稿正在审校,已经高过头顶。书桌那头,是他的夫人祁和晖,“她是搞文学的,西南民大的教授。”
两人相对而坐,安静地埋首于书海中,专注于各自的工作和阅读。他们携手走过50多个年头,写出过不少论文和著作。“阅读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生的工作,工作是阅读,闲暇也是阅读。”
作为天府文化的研究者、守护者,谭继和的信念就如他喜爱的苏轼的那句诗:“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他说,如果能写下一篇大众喜爱的珠玉似的文章,便此生无憾。
一个学者的执拗
纠正错误解读 树立文化自信
从1976年开始,谭继和就在成都专门从事成都文化与巴蜀文化的研究。他认为今天对天府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学术创新,赶不上大众对天府文化的实践创新,“我们不光在历史解读上欠了账,在现实解读上也欠了账,有些解读不正确。发展天府文化,首先要研究好它的内涵,才可能外延出去,走进民间、走进社区,我做了一些有关天府文化的讲座,目的就是想宣传天府文化的真正的正确的学术解读。”
谭继和认为,从三星堆到金沙“神权政治说”、“文化西来说”和“犹太人创造说”,是对蜀本土文化最大的误读和亵渎,是对本土文化缺乏自信。宝墩文化证明蜀文化是土生土长的。从三星堆的鸟崇拜到金沙的太阳神鸟,这种以“羽化飞仙”为特征的翱翔宇宙、控引天地的文化想象力,是创造天府文化的蜀人最大的特征。至今成都人逍遥自在似神仙的生活方式以及浪漫梦幻的精神创新力,就是几千年蜀文化、天府文化基因土生土长、传承孕育的结果。
谭继和说,长期以来,一些研究者包括他自己,都认为成都在汉、唐、宋时期文化贡献最大,最优越秀冠的文化就都出在这段时期,明清以后就退化了。“实际上,明清时期,成都在文化上不是贡献小了,是转型和创新了。汉唐成都在精英文化上创造的第一多,宋以后,再到明清,转型为市民文化,成都对百姓基层文化贡献犹多,今天成都生活与精神还受其影响。所以,需要转变研究视角,重新研究。”
此外,成都三环路的十七座立交桥的命名,都有谭继和的参与。他提到,其中一座立交桥遇到一个命名的错误,“羊西线”被称为羊市街以西的延长线,立交桥就叫做“羊西立交桥”,最早一直用这个工程名字。后来经过他的研究,这条线东边起源于羊市街,西边到犀浦,所以“羊犀立交桥”是这么来的。但是搞工程的人一直没有改,路名和地标还是用的“西”,谭继和与干道指挥部的人商量,请他到工人做路标的地方,监督改过来,把“西”改成了“犀”。谭继和认为,现在“羊犀立交桥”这个路标,有历史记忆的味道,他觉得很高兴。
一个城市的泥水匠
成都几十处景观 有他的作品
“通经致用,学术研究是为现实服务的,尤其是我们今天成都文化的发展,体现在文化产业上、旅游发展上,提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成都的景观建设,城市环境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建设,多注入学术内涵,用学术内涵来引领,挖掘景观的灵魂。”谭继和不断提到学术就要通经致用。
在中山广场四周四条街上,地面各铺了四块铜雕,共雕了16个“老字号”,上面有“老凤祥银楼”“春熙大舞台”……当时谭继和为了确认这些老字号的名称,翻阅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成都旧报纸,找出当时的广告,还原了这些老店铺的原始面貌。
在天府广场南边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一块乌木,上面是谭继和撰写的《成都颂》和《天府广场记》。广场四周矗立着12根青铜柱被称为“巴蜀文化十二体系”,上面写着“水润天府”“天下名城”……谭继和说,一根柱代表一个旅游主题,上面的说明文字必须要浓缩成200字内,这在当时是最难的工作。
近几十年,天府之国不少城市文化工程中,都有谭继和的身影。沙河、天府广场等多个景观工程;锦江工程,“五路一桥”工程,西岭雪山,市内小游园建设工程;从春熙路改造到街道立面整治等项目,谭继和都进行了建议、论证和设计。成都地面上几十处景观留有他的署名或未署名的诗、词、联、颂、记等作品,这些东西是他参与文化策划后的思想结晶。可以说,谭继和见证着成都的发展。
他称自己只是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高级泥水匠”,专门为各种载体注入文化黏合剂。
一个研究员的专注
耕读传家 就是时尚优雅
去年,谭继和被聘为天府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正在做的三项研究,都与天府文化有关。首先是天府文化研究院在为天府文化的四大特征“创新创造 优雅时尚 乐观包容 友善公益”,每一个特征出一本书。在“创造创新”方面,谭继和的文章是《天府文化在丝绸文明起源的贡献》,“天府之国的成都是中国丝绸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摇篮。”而针对“时尚优雅”,谭继和准备以“书香成都”为主题来写一篇文章,“古代成都,不仅读书人喜欢读书,就是一般市民都是耕读传家,挑着锄头,锄头上挑着经书,这是一种锄经文化。这就是很时尚很优雅的。”
谭继和说,成都在各个方面都很重视读书人,这也是天府文化很重要的特点。他的第二项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为《巴蜀文化通史》审稿,这部作品由60位学者写作了十年,今年就要出版。第三项工作是江口沉银遗址出水上万件文物,谭继和为此编了一套《江口沉银》历史文献丛书,张献忠是否沉银等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有望随着研究的推进和深入而揭晓。
此外,天府绿道的规划,谭继和也参与其中。谭继和希望把林盘文化贯穿到天府绿道的建设中来,在今天的城市再现“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画面。
谭继和眼中的文化名人
代表性文化人是时代的文化坐标
谈到这次入选“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他表示:“让更多市民认识和了解天府文化,投身发展天府文化的创新实践,扩大宣传还是有必要的。不过,我不是名人,我是研究名人文化的人。”
谭继和说,有那么多公众在关心,他成为天府文化名人是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深入研究天府文化的引子,他还是很高兴的。感谢得到这样高度的评价,感谢大家对他不足之处的宽恕。
谭继和认为,“名人文化”是天府成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两三千年天府文化发展天空中,凡是引人注目的彩虹,都有名人的贡献在支撑,都会有代表性的名人作为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坐标。创华夏的大禹、开天府的李冰,赋圣通儒司马相如、“汉代孔子”扬雄,对文化中国有大贡献的武则天、再到天下文宗陈子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千年第一文人苏轼、剑南诗宗陆游,明代文化巨人杨升庵、清代函海百科大家李调元、性灵南宗张问陶,现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巴金……直到今天识途马老的“识途”、沙河先生的“流沙”、阿来的走近民间来……都是天府文化结晶的文化现象,同时,他们又对天府文化的历代转型和创新做出了贡献,如宋人所说:“天地有大文”,“吾蜀”则总是“擅宗匠”。
谭继和谈天府文化
天府文化面临着新的转型
作为研究巴蜀文明近50年的资深专家,在谭继和看来,天府文化研究的提出,是成都历史文化走向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新阶段的产物。他说,天府文化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天府文化是整个巴蜀文明的核心部分,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几千年的文化。巴蜀文明本身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天府文化作为巴蜀文明的核心部分也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这四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上升为文明历史的发展,同时也代表着长江上游古文明的起源,巴蜀文化共同体内,蜀文化是最典型的,蜀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农耕文化。
四川的农耕起源是整个中华三大农耕起源之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蜀人经营蜀地,有2000多年,到东汉才被称为天府之国,得到外界承认,接下来的2000多年,成都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的文明追求。现在我们如何保护这个“优越秀冠”的称号,保护的过程就是经营4500年文化的过程,需要不断转型、不断创新。
汉唐宋,以成都为中心的天府文化进一步发展。到汉唐,中国的城市发展居于世界财富城市的前列,成都或者扬州是当时全国的农业财富集中的城市,也是世界财富集中的城市。
到明清,天府之国的农业文明不断转型。到今天,天府文化面临着新的转型,最大特征是在传承天府历史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府文化、天府文明。
谭继和表示,成都市民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文化的要求高,特别是对文化的核心——学术的要求高,这就促使学者在研究学术问题上更加用心。成都市民的文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天府文化的学术内涵的追求上,其次才是天府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谭继和认为,天府文化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也包括天府文化的制度建设、城建建设、民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天府文化的核心是它的学术,是天府文化内涵和特征的解读。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陶轲
实习生 刘珂君
原标题:谭继和:我是高级泥水匠 为城市注入文化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