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业互促,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图为崇州市五星村 日报摄影部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成都市政协委员袁昕这样说道。2017年,成都召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注重完善现代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功能布局、重塑新型城乡形态、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市人大代表陈学平: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看小村庄如何大变身
春踏青、夏避暑,秋养生、冬赏雪,发展生态茶业、蓝莓采摘、体验羌族文化…在成都邛崃市境内的南宝山山脚下,藏着一个可爱的小山村——直台村。别看这只是一个小村落,但是未来这里将成为离成都市最近的羌族聚集村、羌族文化体验区、休闲避暑旅游胜地。
小小村子,如何发展成为旅游胜地呢?成都市人大代表、直台村村支部书记陈学平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在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村民们将这里的好山好水利用起来,结合羌族特色文化,发展起了以茶叶采摘和蓝莓采摘为主的现代生态农旅游业。“未来直台村将以现代农业带旅游、以羌族文化带旅游,打造出一张全新的乡村旅游名片。”
成都邛崃有个小乡村 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来自汶川和青川的约1200名村民来到成都邛崃南宝山直台村安家。他们的到来,让这片山水有了人气和生机。这里位于邛崃南宝山脚下,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生态气候环境十分优越,尤其是夏季,和成都的温差在5—6摄氏度,更是称得上避暑胜地。居住在直台村的村民发现,夏季的时候不时有人到南宝山避暑游玩,但因为并不是旅游景区,所以游客的住宿、交通、停车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游客只能当天往返,并不能尽兴。
陈学平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村民开始将自己的住房改建、装修,成为一个小型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基本的住宿、停车、吃饭等接待服务,效果很好。村民初尝甜头后,为了让直台村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也让村里收入更高,荷包更鼓,大家开始摸索直台村的“致富之路”。独特的气候、土壤环境是这里的一大优势,从汶川迁过来的村民身上还自带着一种资源——古老的羌族文化。利用这些优势,直台村开始发展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
而乡村振兴的政策更让陈学平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契机,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提出“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品牌创造、品牌输出和品牌营销三篇文章”。陈学平说:“无论是旅游还是生态农业,都需要打出特色、打出品牌,乡村振兴才更有力量。市委的政策令我们振奋!”
产业链式旅游品牌初具 完善村里硬件设施是保障
按照成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直台村也尝试探索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有了口碑,也带来了人气,然而一些问题却开始显现,“以前希望游客多一点,但是现在发现,游客来得太多了,村里的道路满足不了大量游客的自驾需求,停车场根本不够,住宿的地方也紧张起来,甚至夏季避暑旺季的时候,村里的饮用水都不够。”
陈学平告诉记者,因为村子建设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要,所以发展到现在,直台村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了。尤其是道路、停车场和水源这三个方面,缺陷特别明显。“尤其是饮用水,因为最初只规划了能够满足村民需求的饮用水源,所以现在村里游客稍多,吃水就成了问题。另外还有住宿和停车位不够的问题。”陈学平说,“这给我们启发,做好了品牌,还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扩大接待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市人大代表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在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获得更大的支持。“一是希望给村民更多的优惠政策,让村民修建更多用于住宿的房屋和停车场,二是对全村的道路进行改造升级,三是支持村民扩建更多的水源,满足更多人的用水需求,同时,他还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给予羌族文化发展传承的平台和保护政策,以此带动地方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直台村的乡村旅游品牌,从最开始的小小农家乐,发展到以生态茶业、蓝莓采摘为主打品牌的现代农业,再到要将其打造成为离成都市最近的羌族聚集村、羌族文化体验区、休闲避暑旅游胜地,一步步的跨越,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陈学平说,直台村虽小,但依然在实施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产业,虽然目前为止,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彻底改变,但是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直台村“生态茶业+蓝莓采摘+羌族文化体验”的旅游模式一定会被更多的人知道,直台村的美好未来指日可待。“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总书记考察的战旗村那样,成为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市人大代表胡志红: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让我们记住乡愁
“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和成都平原农耕文明的鲜活呈现,很高兴能看见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得到重视。”今日下午,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胡志红与记者热情地聊起了成都的乡村振兴战略,他发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让他感到非常振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图景。“过去,国内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出现了一些消亡,乡村发展出现了不少短板。”胡志红说,提出乡村振兴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在2017年召开的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提出了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要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成都旅游的靓丽名片,计划到2022年,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任务,这一部署吸引了他的注意。
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胡志红非常关心乡村振兴战略,读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入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后,他显得非常高兴,他表示,希望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川西林盘,既是我们生活的一种环境,他更是天府文化、巴蜀文化的代表。对它的保护修复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现实意义,还具有形而上的文化意义。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将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写进入,足见成都对其的重视和决心。”
胡志红回忆,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成都平原上,到处都有四合院,四合院周围是成片的树林,树林前面就是小溪。小孩在小溪里嬉戏打闹,抓鱼捉螃蟹,渴了随手就可捧起河水喝,“那时候的河水真叫一个清澈、沁人心脾。”所以,在胡志红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新乡村,能让人们找到乡愁,记住乡愁。“让我们记得住乡愁,而这个乡愁不是忧伤,是美好的记忆。“很高兴今天我们看见,这种川西风光有所恢复。”
胡志红建议,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中,要保持、保护川西民居特有的特点,要尊重川西特有的民俗人文景观,保护传承天府文化、农耕文明。同时,这也是成都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总书记要求的具体行动。他还建议说,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中要警惕农药对土壤的破坏。“要治水、治土,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的土地和水得到康复。”
市人大代表王振芳:乡村振兴要培育本土人才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习总书记来川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这对我们基层乡村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劲。”市人大代表,金堂县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王振芳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基层乡村工作者,要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川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贯彻落实市委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的工作做好,使农民生活有获得感、幸福感。
2017年,成都召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会上提到,要大力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投资企业落户新型社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深度合作。王振芳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工作者备受鼓舞。“今天上午,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乡村振兴。在我看来,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不仅仅是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基层,更是要培育本土人才。”王振芳介绍,以金堂县来说,每个乡镇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是手工艺品,有的是美食,还有的是文化,这些乡镇可以结合各自的特色,培育相应的人才,未来,这些本土人才可以自己创业或者吸引投资,从而发展当地产业。“让农民回家,让乡村更有活力,让当地的产业发展要起来,留守老人、小孩的问题得到解决,家庭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繁荣昌盛。”
谈到近年来乡村有哪些变化,王振芳颇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她身边最大的变化就是,乡村里的农民培训教育火热,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习知识,接受新科技。“我自己也参加过一个培训,培训内容分为好几个类别,比如种植类和养殖类,想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农民,可以学习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新兴技术,最后通过了考试还颁发证书。”值得一提的是,该培训还提供电商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在学习的实际操作后,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
王振芳表示,希望成都的乡村振兴发展能够走到全国其他城市的前面,基层工作者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的重要讲话精神,踏实做好市委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让农民真真实实感受到变化,让他们实现经济上的富有,以及精神上的富有。
市政协委员袁昕:以品牌整合资源 将成都农产品“销”出去
“习总书记来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成都市政协委员袁昕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可结合地方特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赋予传统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老品牌焕发新的时代活力,进一步做强产业支撑,进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真正让乡村振兴战略更好落地生根。
2017年成都市召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会上提出,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品牌创造、品牌输出和品牌营销三篇文章,建设农业品牌的设计之都、以品牌运作资源的农产品集散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并做了非常详细的安排部署,这让我们看到美好明天。”袁昕告诉记者。
他认为,成都发展农业有基础、有优势、有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应将农业的基础和优势转化成品牌效应和生产力,整合农户、农业企业、销售公司力量,将地方农产品品牌推广到全国甚至全球。“成都郫都区的郫县豆瓣享誉全球,龙泉的水蜜桃、都江堰的猕猴桃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同时,秋冬时节成都平原产的豌豆尖更是中国每个北方家庭最渴望的上等食品,这些都是成都非常好的地方农产品品牌,是我们独有的资源,应该更多以品牌化推广。”
他建议,可加强对农产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以品牌整合资源、再借助成都本身拥有的强大资源以及区域的辐射力,销售到全国甚至全球。
市政协委员余涛:将天府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中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时,在战旗村对乡亲们说,农村的发展不单是产业发展,不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生活也要搞好。作为一个文创工作者,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成都拥有历史底蕴深厚的天府文化,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融入天府文化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壹工场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涛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也是一名文创行业的工作者,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思考、探索如何将天府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中。
余涛认为,作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有着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脉,革故鼎新的文化活力,滋养着富饶的成都平原,慢慢浸润出成都的城市肌理。“余涛表示,古蜀农耕文明孕育积淀出乡风淳朴、邻里守望、友善互助、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力量和丰厚的道德滋养。
2017年,成都召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成都将把天府文化融入农村社区建设全过程,培养推选一批“新乡贤”,鼓励友善公益的志愿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乐观包容的良好社区氛围。“我们可以看到成都对于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感受将天府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中的决心,对乡村人民来说,也是学习、传承天府文化的一个机会。”余涛告诉记者,大力弘扬古蜀农耕文明、传承天府文化,坚定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可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
“此次罗强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城乡融合发展力。这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成都乡村振兴的蓝图。”余涛认为,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离不开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余涛表示,在乡村振兴中,可将天府文化融入其中,突出抓好生态环境的提升、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创产业的发展和文创品牌的打造,以文创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我们看到,成都正在扩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活动室、村史馆、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等建设,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活动。这让大家能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生活质量上的提升,更加有幸福感、获得感。”他认为,这增强了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角。
市政协委员陈了:关注乡村振兴 建议加速乡村民宿提档升级
“习总书记在成都考察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欢欣鼓舞,对成都乡村振兴的未来可期!”昨日,市政协委员陈了在接受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说。
在此次召开的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成都市台湾同胞联谊会递交了一份名为《提升乡村民宿品质 助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集体提案,对于成都市乡村民宿的提档升级和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建议,陈了是提案的起草人之一。
“习总书记在成都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陈了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中提到,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中央把乡村振兴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我看来,特色民宿的打造也可以成为激发乡村振兴的一大活力。”
陈了告诉记者,在此前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提出,成都将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采取‘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景区、产业园)’等模式,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功能复合、连城带村的特色镇(街区)。
“这足以证明市委对乡村振兴战略高瞻远瞩,富有远见。”陈了说,成都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成都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把乡村民宿品质的提升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这证明市委市政府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成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民宿品质的提升将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在罗强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成都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二是提升农村资源要素供给质效;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经历了自主发展(1987-1991年)、规模发展(1992-2002年)、规范发展(2002-2008年),提升发展(2008年至今)等四个阶段。”陈了表示,根据调研,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20世纪80年代主要为游客提供参观游览、花卉采购、餐饮品茗和休闲娱乐等服务,形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农家乐”模式。近年来,成都以观光、休闲、度假为导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成都市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些地方还按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村镇建设,打造了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旅游型村镇,各地还注重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了一批主题鲜明、区域特色浓郁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社区营造可以依托乡村旅游,以民宿为落脚点形成全面带动作用,展现乡村景观特色、优化乡居内部生活功能、拓展乡村基础设施及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陈了说,成都在发展特色民宿产业中,应当确立以村民为主体,社区、政府、创客、创业团队多方参与的良好互动关系,达到社区共识凝聚、改善生活环境、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社区文化氛围、复兴乡村活力,达成乡村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在陈了看来,依托公共信息服务促进民宿的宣传营销,也是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的重要“抓手”。“比如说,我们可以依托全媒体互动推出’成都最美乡村游’等活动,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在提案中,陈了和其他委员们建议,成都乡村特色民宿产业建设可以利用“互联网+民宿”拓展营销渠道,鼓励民宿经营者通过手机APP以及携程、去哪儿、阿里旅游等知名电商平台承接客源。鼓励星级农家乐、乡村客栈(酒店)、旅游示范村等旅游企业开设“微信、微博、微店、网站”,开展事件营销、口碑营销、新闻营销和节庆营销,增强特色民宿的精准营销,促进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引导民宿开通支付宝、微信扫码等支付渠道。鼓励涉旅企业、网络营销平台和民宿特色村、综合体开展结对共建。
“乡村发展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多元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为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成都乡村的未来一定更美好。”陈了说。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玲 但唐文 宋雅婷 朱海丹 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