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的决议

2018-03-03 08:14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2018年3月2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修编工作情况和修编内容的报告,审议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

会议指出,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全局性、综合性规划,是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统筹各类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引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次总规修编,是成都市的第五轮总体规划,对成都未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会议认为,本次总规修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的重要指示和“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新要求、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总规修编,对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认为,《总规》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能级、发展方式、治理体系、生活品质全方位变革,努力把新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实践。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天府新区、高新区先行先试效应,规划布局一批创新集聚区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创新性提出统筹推进东部区域增量拓展和西部区域减量发展、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与近郊区域功能完善,引导城市人口、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合理布局。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坚持以水定人、以底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坚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更加注重开放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改变西部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机遇,树立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枢纽的战略目标,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高水平规划建设自贸试验区。更加注重共享发展,始终坚持“城市的核心是人”理念,确立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发展方向,构建国际标准、覆盖城乡、便捷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认为,《总规》确定了“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确立的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三步走”战略目标符合中央、省委要求和成都实际。

会议认为,《总规》明确了“五中心一枢纽”城市核心支撑功能。聚焦提升国际分工协作和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聚焦提升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聚焦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核心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聚焦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聚焦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聚焦提升交通通信互联互通能力,建设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会议认为,《总规》谋划了城市空间格局。构建市域“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中央绿心,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引领城市由单极发展向“双城”时代迈进,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迈进,由同质化竞争向错位互补发展迈进,符合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目标,适应我市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布局和产业形态。“一心”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森林公园。“两翼”包括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其中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所有11个市辖区以及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11+2),规划城市人口1360万。中心城区构筑“双核、双轴、多点”的空间结构。东部城市新区打造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三轴”分别是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多中心”为在市域范围内形成28个城市功能中心。《总规》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精准落地。坚持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坚持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坚持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坚持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坚持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新路径。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为我市功能品质优化、城市能级提升提供空间载体,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夯实空间基础。

会议认为,《总规》坚持“以水定人、以底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四定原则,科学配置要素,实现精明增长。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构建市域“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安全格局,全域划定“三区三线”,锚固绿色空间底限。以优化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为前提,确定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根据大气环境特征,构建“8+26”的两级通风廊道,改善通风环境。《总规》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边界清晰、体制机制专业、功能配套完善、区域识别突出的产业功能区,打造产业生态圈、培育创新生态链、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总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促进城乡功能融合,优化城乡形态,构筑城乡统筹模式的升级版。

会议认为,《总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提升民生福祉。在公共服务方面,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根据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引导,在全域统筹布局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支撑城市能级提升;同时构建15分钟基本公服圈,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社区公共服务。在生态环境方面,实施全域增绿,建设公园城市。高标准建设天府绿道,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五级绿化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在交通建设方面,提出科学治堵,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系统。在住房保障方面,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在城市治理方面,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快依法治市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共建共治、法治良序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以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为方向,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推动城市智慧治理;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社区治理五大行动。

会议认为,《总规》坚定文化自信,突出传承巴蜀文明和发展天府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提出构建系统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面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等类别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环、两轴、四线、六片”的展示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成都历史城区重点保护,增大成都历史城区范围,增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片区,扩大历史建筑数量。发展现代文创产业,聚焦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规划“双核两带十九片”文创产业空间布局。塑造城市文化品牌,高水平建设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着力提升我市文化全球影响力。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按照本次会议人大代表的审议意见建议对《总规》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加快推进《总规》报审报批工作。《总规》获国务院批复后,市政府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抓紧深化完善有关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要求,切实发挥总规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细化规划实施监督问责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市政府应当将总体规划实施中的年度评估情况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市政府应当至少每五年组织一次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评估,征求公众意见,接受人大和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确保城市总体规划有序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要履行法定职责,监督《总规》实施,维护《总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定期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总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在规划期限内,市政府对《总规》的调整、修改,须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原标题: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的决议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