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郫都区杨泗堰 本报记者 张全能 摄
锦江河畔小游园绿树成荫 本报记者 张全能 摄
2017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5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本报记者 吕甲 摄
一条5米宽的清澈河渠从金牛区迎宾大道一号居民小区前缓缓流过,仿佛一根泛着柔和光泽的碧绿绸带。“走,一起去河边走哈,消消食。”
春日傍晚,伴着凉爽的河风,市民郭广兴与妻子梁沁携手沿着金牛区四斗渠迎宾大道段,开始了一天中最惬意的散步时光,“黑臭水沟成为历史啦,现在我们与碧水清流做邻居,生活变得清爽不少。”
去年来,成都全力推进“重拳治水”,随着黑臭水体的不断“清零”,城市的美丽与活力也越发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答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视察时,作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成都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后五年,在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方面,成都将建立绿色能源、生产、消费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逐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继续实施 “三治一增”,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碳汇工程,努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持续推进“三治一增”,深入实施锦城蓝天、蓉城碧水、城市绿心等建设行动,绿色发展将成为城市最鲜明底色和最持久优势。
铁腕治霾 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从“科学防控”到“精准管控”
“今天的蓝太不真实了!美!”“蓝天白云真让人心情舒畅!”……蓝天白云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成都蓝”的出现,总会在朋友圈掀起刷屏潮。理由很简单——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往。
2017年,成都通过开展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支撑6个方面重点工作,最终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蓝天答卷”:PM10、PM2.5年均浓度比4年前分别下降41.3%、42.3%,控制到了8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5天,比2013年增加了103天。
对一个地处盆地的城市,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天不帮忙,只有人更努力。
全市对水泥、玻璃等8个行业重点企业实施了提标技改,废气自动监控仪安装率达100%,完成343户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任务,减排二氧化碳901万吨,清理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4148户,加速推进科技治霾,安装汽油车尾气净化装置1500余只……成都蓝,便是这样“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
下一步,2018年及“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分阶段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手段,逐步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从“科学防控”加快过渡到“精准管控”,增强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后劲,为完成2020年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确保2030年前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看,首先抓好“标本兼治”。治本方面,以总量控制为前置,同时、同步抓好产业门槛准入和落后产能淘汰。治标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和“防反弹”“四大工地”及道路扬尘控制、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其次依托科技支撑,加大我市大气污染成因机理分析投入,组织包括知名院士在内的技术力量,开展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主的盆地大气污染机理及治理课题研究。三是争取成都平原城市群八市执行“六统一”,实现区域内“一把尺子管理”。同时,还要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全市市民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
重拳治水 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已基本到位
“作为基层河长,我们要对自己负责的河道开展定期巡查,每周至少一次,而我们办公室距离河道比较近,所以每天都要巡一次河,这样才放心。”春日清晨,沙河沿岸寒意不减,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政通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网管员梁琴和往常一样,沿着负责的河段步行。
翻开梁琴手中的“河长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次巡查情况。巡查起止时间、巡查人员、巡查路线、发现的问题等都写得清楚明晰。
自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成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建立覆盖市、县、镇、村“三级党政领导、四级河长管理”的河长制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市江河湖库治理与管护,推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网体系建设、防洪能力提升、行政执法监管,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
目前,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已基本到位,合计10932人。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巡查督办制度等“1+10”制度体系已基本完善。锦江流域、沱江流域、金马河流域的“一河一策”及问题、责任、目标、任务“四张清单”已分别印发和签订。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正全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构建河长信息平台。据介绍, 成都依托“互联网+”模式,开设门户网站,将河湖数据、河长档案、巡河信息、管理制度等情况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实行“一键化”管理。
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许市民一汪清波。“成都治水十条”出台后,全市通过黑臭水体治理、“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等措施,正持续改善着岷江、沱江流域成都段水质,朝着实现“清水、护岸、净水、保水”目标奋力前行。
科学治堵 成都共享单车日均骑行超500万人次
“其实幸福感是很小的东西,在城市里,陌生人的一个微笑,斑马线驾驶员的一次停车,一次愉快的骑行,都会让人觉得幸福。”王婷来成都接近10年,她发了这样的一条朋友圈,很快就收获了不少点赞和评论,她在朋友圈统一回复: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一起去领会那些小幸福。
“单车加地铁,回家方便又快捷。”这是市民王婷的出行选择。在成都,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成都共享单车日均骑行超500万人次,带动地铁客流量增长近10%。在1月9日ofo小黄车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中,成都整体骑行指数连续4次排名全国前三。
而在这背后,对共享单车的精细化管理功不可没。成都交警出台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区域非机动车停放区位技术导则》,联合多部门正式发布国内首个《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探索出共享单车精细化监管成都模式,培育市民“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绿色出行习惯。
完善“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到2035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比例达85%——成都明确了绿色交通的奋斗目标。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畅通,成都制定实施了“成都治堵十条”,从严治理“七乱”等交通违法行为,推行“路口提效、路段提速、路网扩能”交通治理模式;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施中心城区慢性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构建市域高快速路网体系,全面推广小街区规制,强化静态交通管理。
绿色交通体系打造,可让城市运输更加流畅,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随着轨道交通网、城市公交线网加密,街区循环成网加快,绿色也乘着一趟趟地铁、一辆辆公交,在城市中铺展开去。
全域增绿 世界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全面开建
群山环抱的健身步道、独具特色的木栈长廊、铺装平整的青砂石路面……随着龙泉驿区钟家山健身步道的打造,前来休闲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平整的道路,清新的空气,让运动变得像出游,两旁风景优美,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30岁的李先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周末一有时间他便会约上朋友到龙泉山走一走。
当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正热火朝天,景观打造、生态修复提升、水系绿化美化、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等行动全面展开。据了解,去年整个项目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今年计划增绿增景8.5万亩。
新一轮总规把龙泉山由原来的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全面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生态、生活、生产效益。全市将人均增加10平方米净森林;将提升8.4亿立方米年蓄水能力;每年将固碳31万吨,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每年将释放23万吨氧气,有效提升空气质量;增加动植物近千种,形成多样化生态环境系统。
高标准扮靓蓝绿交织、望山亲水的生态空间,“成都增绿十条”正在全域展开。
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成都全面启动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建设。数据显示,我市启动各类增绿项目786个,已完工项目648个,在建项目102个。新建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6个,公园品质提升13个,建设小游园、微绿地182个,实施湿地项目12个,公园绿地建设完工面积1056.7万平方米;实施增花添彩(果)项目78个,栽植各类花乔31万余株,芙蓉16.47万株,地栽花卉15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宜居水岸”河道7条共94.4公里,市域水网水系生态绿化示范段建成1129.28万平方米;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提升179条,完成行道树增量提质16.14万株。市级园林式小区创建28个,拆墙透绿点位52处,新增立体绿化9.27万平方米。
“事在人为,不靠东风”,着力推进“三治一增”,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都以铁的措施、一以贯之的恒心坚决抓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让市民们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透过厚厚的一摞“作战方案”,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绿色发展将成为成都最持久的优势。
本报记者 文豪 王琳黎 胡清
原标题:持续实施“三治一增”让绿色发展成为城市最持久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