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金堂县高板镇“五微工作法”推进社区发展治理

2018-06-29 07:1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1

经过整治的石龙新区

“哎呀,这是哪个的车,又堵在小区门口了。”以往,类似这种乱象时常刺痛金堂县高板镇石龙新区居民的心,小区内住户多、车多,公共空间管理混乱、公共资源利用率低,让大家颇感头疼。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金堂县高板镇从提升群众生活质感、获得感、幸福感入手,试点在石龙新区实施“五微”工作法集中整治安置小区。经过整治,规范的停车区、干净舒畅的公共健身场、公共绿地,让小区住户脸上笑开了花。

让群众把把脉

“微平台”激发“大讨论”

家住石龙新区2栋6户的张大爷现在每天都要做两件事,早上翻翻小区“微言堂”微信群有没有值得留意的内容,傍晚去门卫室看看有没有新的群众留言。张大爷是新区“微平台”管理员之一,作为社区退休干部,他对小区情况十分了解:小区管理很为难,一方面得不到群众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大家意见不统一,有问题都没有办法集中力量解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有意见、有问题,既可以在微信上讲一讲,又可以面对面摆一摆,“通过我们向社区、向镇政府反映,很多小问题、小毛病我们自己商量就解决了,现在小区的微信群里可热闹了。”

今年,高板镇石龙社区党委、石龙新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针对小区公共空间管理混乱、利用率低等治理痛点,把权利交到群众手里,把群众意见列入最优项。通过开通石龙新区微信、微博、QQ“微言堂”,推选出了一批有服务能力、有管理热情、有时间参与的退休干部、乡贤、无职党员、群众代表等作为平台管理员。围绕小区公共空间治理怎么干,石龙新区“微平台”连续推送小区整治征求意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讨论议定小区改造项目序列,真正实现小区管理群众说了算。

让群众有归属

“微组织”重组“大家庭”

“文姐,队友们请你晚上再过来教一下动作,她们还不太会,还是老地方见哦,我们等到你来。”隔着电话,新区广场舞队的李阿姨已经安排妥当了晚上的广场舞训练,早前她们还代表社区参加过舞蹈比赛,可惜因为训练时间少、缺少专业指导遗憾退场。听说今年镇上还有比赛,队友们都说要卷土重来。

小区公共空间治理需要依赖群众参与度、积极性和归属感。石龙新区党支部为强化培养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前期通过在“微平台”有意向挖掘具有共同爱好、共同特长、共同话题的对象,倾向性培养其成立或加入自组织,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多样的“微组织”,既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又激发了群众集体荣誉感,营造出小区和谐“大家庭”氛围。目前石龙新区内共有舞蹈队、腰鼓队、篮球队和生活联谊队等队伍10余支。

让群众有感受

“微改造”提升“成就感”

“终于有了群宴点了,以前遇到刮风下雨真的好麻烦哦,现在方便多了。”2栋楼前,宽敞的平地上一个可容纳300人用餐,配齐水电、餐厨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群宴集中点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小区治理既要实现形态“有变化”,又要实现群众“有感受”的正确导向。新区党支部注意到小区本身居民入住率高,人数多,摆办红白喜宴频率高,但是小区内没有群宴点,给小区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石龙新区坚持群众主体原则,由业委会牵头,群众自主议定小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设计改造方案、确定改造方式、明确改造时限、筹措改造资金,并对改造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不断创建小区公共空间优美形态。

让群众能参与

“微认领”管护“责任田”

纵有良田千亩,3岁不顾仍成荒丘。以往,小区的公共绿化总有些自生自灭的意味,小区绿化没人管、没钱管,致使小区公共绿化内杂草丛生,绿植破败。

石龙新区针对小区管护主体缺乏、责任划分不清、管护机制欠缺等现状,通过实施“微认领”,探索由小区自治组织将公共空间划分成“责任田”,公共绿化、公共设施包括护栏、楼道楼面、小区路面等分区入田,由小区居民担任“监护人”,签订认管协议,建立公共空间认养共管的管护机制,实现“没人管”到“我来管”的转变;为了激励管护责任人的参与热情,小区还尝试设立“微认领”奖励基金,具体由“监护人”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小区业委会制定管护标准,对“责任田”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建立奖惩制度,对未达到管护标准的,责令整改或取消其认领资格;对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

让群众来监督

“微公约”守护“好秩序”

小区内乱窜的流浪狗该怎么办?占用公共区域圈养禽畜行不行?针对小区内常发的如高空抛物、养犬、停车难、抢占挤占等突出问题,石龙新区党支部痛定思痛,前期大张旗鼓宣传犬只散养、挤占楼道等对住户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事故,引起群众重视的同时,引导群众开展讨论,分类形成通俗易懂、有约束力、群众认可的小区公共空间“微公约”,并在小区公示,不断强化小区居民自我管理意识。本报记者 赵一 文/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