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草草”生下龙凤胎
7月25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野外引种大熊猫“草草”在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这是开展大熊猫野外引种项目以来,首次诞下双胞胎。据介绍,大熊猫野外引种,对于壮大圈养大熊猫种群,提高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有重大意义。
工作人员24小时日夜坚守
一个月后龙凤胎诞生
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负责人吴代福介绍,7月25日上午,“草草”出现明显频繁走动、烦躁等产前行为,13点后,“草草”破羊水,13点35分“草草”顺利产下一只幼仔。经专家初步鉴定,第一只幼仔为雄性,体重215克。第二只幼仔为雌性,84g。目前,两只幼仔情况稳定,第一仔由“草草”哺育,第二仔已转移至卧龙神树坪基地,由大熊猫专家进行人工育幼。这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继2017年野外引种实验大熊猫成功产仔后,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功。
2017年3月1日,雌性大熊猫“草草”从卧龙核桃坪基地转移到“五一棚”野外。于7月31日凌晨2点17分,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顺利产下一只216克的雄性幼仔。今年2月12日,雌性大熊猫“草草”再次从卧龙核桃坪基地转移到“五一棚”区域,正式开启2018年大熊猫野外引种实验。3月18日“草草”在“五一棚”金瓜树沟区域,两次成功与野生雄性大熊猫完成自然交配。根据音频项圈记录,交配时长持续16分18秒。6月25日,大熊猫“草草”出现减食、活动量加大等妊娠行为,科研人员据此判断,“草草”将在7月底产仔。从6月24日开始,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工作人员24小时日夜坚守,在一个月后,终于等到了龙凤胎的诞生。
大熊猫野外引种
连续两年取得阶段性成功
大熊猫“草草”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002年从野外救助回来的雌性大熊猫,目前16岁。此前,“草草”曾繁育大熊猫5胎7仔,其中两次双胞胎。
为增加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提升圈养大熊猫种群活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于2016年底率先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研究工作。经过专家论证,来自野外并有多次野化培训经验的大熊猫“草草”成为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的首例个体,引种地为卧龙“五一棚”区域。
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介绍,开展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项目,对提高圈养大熊猫遗传基因和遗传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复壮圈养种群。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在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野外引种试验已连续两年取得阶段性的成功,证明了此项目大胆创新的可行性,这将为解决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流失问题打开一扇新“大门”,为圈养种群注入新的基因,增加人工种群的活力和遗传多样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副司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志忠认为,大熊猫“草草”野外成功引种并顺利产仔,为将来进行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的遗传交流创新了方法,对进一步改善圈养大熊猫遗传结构和提高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珍稀濒危大型哺乳动物的放归和保护工作开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它将对大熊猫的保护乃至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的保护产生深远的意义。
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野外引种首个双胞胎 大熊猫“草草”生下龙凤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