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雪山、彩虹、晚霞……这些频频出现抬头可感的幸福,是成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精彩投射。本报记者 吕甲 摄
“今年成都不仅经常出现蓝天白云,还美得醉人!”“七色彩虹让人心情愉悦。”“云雾缭绕的幺妹峰,分外美丽!”……蓝天、彩虹、雪山、晚霞近来频频出现在成都人的朋友圈里,被刷屏和点赞,透过屏幕也能叫人心旷神怡。
城市有变化、社会有认同、人民有感受。当“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胜景频现,当蓝天白云成为背景、见证城市一步一步发展,市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随之提升。而这抬头可感的幸福,也是我市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的最佳注脚,是成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精彩投射。
来自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9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47天,同比增加14天,优良率68.4%,同比增加8.2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分别为84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9.7%、8.8%。记者了解到,结合国务院《打赢蓝天三年行动计划》,市环保局完成了《成都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起草工作,细化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强化了调度和通报制度,现方案正在按程序征求意见。为留住锦城蓝天,我市还将持续科学施策、多措并举,扎实抓好问题整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在总结吸收以往经验和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全面实施铁腕治霾和“650”工程,深入开展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六大行动,重点围绕源头治理、分类治理和协作治理,大力促进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压减燃煤行动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剩余26台大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截至目前,10台10蒸吨燃煤锅炉已全部完成燃煤锅炉停炉并注销锅炉使用证;16台10蒸吨以上锅炉,已完成8台停炉和清洁能源改造,其余8台锅炉正在按计划推进。
治污减排行动方面,我市持续开展夏季臭氧专项防控,关停34户企业落后产能设备和生产线,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不达标等27户砖瓦企业。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7月抽查“散乱污”工业企业3480户,发现问题企业12户,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在控车减油行动中,我市印发实施《成都市2018年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加强柴油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抽检,截至7月底已抽检7195台。同时加快推进新能源车推广及配套设施建设,印发《成都市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产融合作的指导意见》,“11+2”城区新投运营708台新能源公交车,增充(换)电站53座,充电桩939个。发布《成都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对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排放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的通告》,截至7月底,已有15600余辆备案审核通过,已发放标志13800余张。结合轨道交通和共享单车发展,优化公交线网,今年已新开26条,优化调整48条公交线路。
在清洁降尘行动中,全市1750个符合安装条件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安装了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并接入扬尘网格化管理平台及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应用决策管理系统,实时联网。另一方面,我市强化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备案管理,截至7月底,城管部门已清退运渣车辆6240台,涉及企业144家;同时加强城区道路机械化维护作业,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90.92%。
综合执法行动方面,1-6月,环保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142件,处罚金额5257.3万元;城管部门检查工地14.64万个次,查处违规工地886个,罚款97.4万元。截至7月底,公安部门累计查处运渣车渣土抛撒违法行为9506辆,机动车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76辆;工商部门开展煤炭及蜂窝煤质量抽检26个批次,对3个不合格批次依法进行了处罚,罚没金额6500余元,拉网式排查1785户干洗行业,发现处理无照经营103户,引导办照54户。7月,城管部门检查运渣车辆1.19万台次,查处违规车辆4420台次,共处罚金116.27万元。
科技治霾行动方面,我市组织召开了“2018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和科技治霾现场会,制定了《2018年成都市科技治霾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多尺度喷淋喷雾除霾技术、移动源尾气净化装置、超细清水雾系统、“走航”监测系统、3D气溶胶激光雷达等高科技及产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
本报记者 缪梦羽
原标题:成都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让“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