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第一要务,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新格局中,成都作为“一干”,成都如何担当“主干”责任,展现“中心”气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省的经济版图上,担当关键的“主干”责任,形成全省经济增长“发动机”和“稳定器”,成都责无旁贷;勇挑区域协同发展大梁,增强“主干”城市经济的聚合效应和辐射功能,成都当仁不让。
成都平原经济区作为“五区协同”的重要一维,协同发展推进成效明显。目前,成都已先后与德阳、眉山、资阳、遂宁、雅安5市分别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协作、民生服务、生态环保、人才交流等重点领域与各市共同组织实施合作项目300多个。
展望未来,成都将主动加强与7市的全覆盖合作对接,共同研究并务实组织实施一批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好、操作性强的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推进成效
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
推动与德阳、眉山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记者了解到,成都平原经济区规划对接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在产业联动发展方面,我市推动共同打造了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成德绵产业联动区,以汽车、机车和机械加工为重点的成德资产业联动区,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成眉乐产业联动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制造业协作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协作全面加强,我市已与环成都经济圈7市均建立了农业专项合作机制,推动一大批成都企业到各市共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地)。
同时,我市金融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已在多地设立分行,成都锦泰保险、中航安盟保险在7市均设立分支机构,截至8月底,环成都经济圈7市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40户,占挂牌企业总数26%。
国家明确要求四川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1+1+1>3”,使成德绵成为推动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记者了解到,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共建了成德绵专家人才库、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库、科技成果库,联合举办了“成德绵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等活动。
在民生领域,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交流合作更是全面铺开。记者了解到,我市推动市级教师培训资源向各市开放,接受各市教师跟岗培训,成都七中网校、石室祥云网络教育服务覆盖环成都经济圈各城市。同时,会同各市初步建立成都平原经济区重大传染联防联控机制及统一的联防联控应急预案。此外,推进全国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异地核查认证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目前全市参与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221家,今年以来通过公共招聘网与各市实时共享招聘岗位信息10多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不断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机制逐步完善。具体而言,积极推动与德阳、眉山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加强与资阳、眉山、德阳、雅安等地秸秆禁烧联动合作。与德阳、资阳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合作机制。
下步行动
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共同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
据了解,我市将以创新同城化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为引领,以务实推进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户籍管理、人才流动、政策协同“八个同城化”为重点,积极探索同城化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努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取得突破,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具体而言,加快制定同城化发展行动计划,会同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加快编制完成成德、成眉、成资同城化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共同梳理包装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对上争取,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同时,建立健全同城化发展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我市将会同德阳、眉山、资阳建立完善成德眉资同城化领导协调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作协调会议制度、专项督查等机制,确保成德眉资四地同城化发展工作落地落实。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打造“1小时”城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着眼于优惠共享、优化提升、优先突破“三个优”,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产业协作共兴、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物流体系联建共筑、开放平台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对接共享等七个方面为重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加快构建区域畅通的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据了解,我市将加快实施成都平原轨道交通一体化工程,加快构建区域间铁路公交化运营网络,大力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等高快速路建设,着力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时”城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同时,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加强产业布局协作配套,强化产业功能区合作,推动园区合作共建,完善区域产业服务体系。依托国际空港优势和对外开放渠道,强化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突出精品线路打造,联合对外营销,共同建设以大成都、大峨眉、大熊猫、三国文化、环龙门山、环龙泉山精品线路为品牌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此外,共建共享开放平台,深化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互动合作,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自贸试验区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与眉山协作,探索共建“飞地园区”,高标准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与资阳共同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
本报记者 徐璨
原标题:实施合作项目300多个 力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