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曹世如:打破常规的民企“担当者”

2018-12-06 07:1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段琪琳   责任编辑: 马兰


11月24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世如留影 摄影 王效

红旗连锁为环卫工建“15分钟之家”

“我名字前两个字谐音就是‘超市’,后两个字世如,也就是,事事如意。”

“我天生与红色有缘: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少年就读于红星中学;青年期间上山下乡落户于红光公社的红星生产队;知青回城就业于成都红旗商场;后来又成了红旗连锁的董事长。”

“不创新的企业只能被拍在岸边等死”

“我记得早年有一家互联网企业高管来红旗参观后感慨,说红旗哪里是一家实体零售企业,分明是一家科技企业嘛。”

“有一天,一个搞驾校培训的朋友把招生点放在了我们门店,结果这里的生意比普通门店提高了数倍,我才知道除了商品,老百姓需要的东西还有

近2800家门店——在成都行走,你几乎一路都能看见这个以红色旗帜为标志的连锁超市,而把这些方便和实惠一家家带到市民身边的人,叫曹世如。

几乎每个成都人都听说过她的名字,但没有人敢说自己真正了解曹世如。

在商场上,她是侠义果敢、1000多万元债务说背就背的企业家,气魄十足;在企业里,她是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为人耿直能帮则帮的“曹大姐”;在城市中,她是成都市民心中亲切的“好邻居”,把70余项便民服务带到普通老百姓身边;在微博上,她还是粉丝超过11万、爱自拍爱分享的“曹阿姨”,勤勉地一一回复粉丝提问……

豪爽、率真的性格,待人真诚、行事认真的处事原则,让曹世如带领着公司全体员工,一步步将红旗连锁打造成西南地区便利连锁行业的龙头、A股市场首家便利连锁超市上市公司。

曹世如与红旗连锁的故事,也是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创业史的一个缩影。从“端着铁饭碗”到创业创新者,曹世如的创业历程恰好伴随着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通过不断提档升级,让城市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她与红旗连锁的故事,是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创业史的一个缩影

■ 破冰者

采访当日,曹世如着利落外套和修身西裤,状态仍似二十来岁时那般精干而充满活力。

管理好企业,是曹世如这辈子最擅长的事。曹世如常说,她跟连锁超市行业有缘。“我名字前两个字谐音就是‘超市’,后两个字世如,也就是,事事如意。”而这种奇妙的缘分,最早则可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1972年,20岁的下乡知青曹世如回到成都被分配到红旗商场,成为了一名票证管理员。有了知青岁月的历练,再加上超强的业务能力和诚信作风,曹世如先后担任红旗商场班长、业务科长、批发分公司经理等职务。

在红旗商场批发分公司经理的岗位上,曹世如的经营才能得到了全面彰显。在曹世如领导下的批发分公司逐步与全国众多供应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那个年代,消费者买东西不是很方便,于是她萌生出在老百姓身边开超市的想法。1996年,由她领导下的批发分公司开出了第一家由仓库直接配货到门店模式的社区超市,此后四年时间里又在成都开了30多家门店。

然而到了1999年,红旗商场开始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彼时的红旗商场尽管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拥有便利资源条件,但是体制僵化、机构臃肿、管理不善,经营举步为难。近千平方米的商场内十几个部门内耗。如果当时再不走出红旗商场,批发分公司所开的30多家超市将全军覆没,近900名就业员工随时有可能下岗。

随波逐流还是另起炉灶?曹世如面临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 担当者

和曹世如一起脱离红旗商场的员工中,有40多人是国企身份职工,付出的代价在当时不容小觑——放弃国企编制和安置费,孑然一身地跟着她闯出一片天地。这在当时近乎疯狂,但信任背后,是曹世如的担当给予他们信心和决心。

2000年6月,曹世如带着40多名国企职工及近900名员工,背负着1000多万元债务,全面脱离红旗商场进行改制,成立了成都红旗连锁有限公司。

“这条路前面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前者,1000多万元的债务我来承担,当时有99%的人都认为我肯定会失败。”曹世如笑言,红旗连锁的改制当时在全国都算另类,但员工们和供应商都信任她,40多名国企员工甚至跟曹世如说,宁愿不要安置费,“你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

这也是时代赋予民营经济的力量。在混合所有制提出并广泛推广的背景下,曹世如成为时代担当者,背上了在现在也不是小数字的千万债务,和员工们一起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创业者。她还记得公司成立最初几年,培训员工、督导检查等小事,自己都亲力亲为;还四处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力求少走弯路。

凭借着几分坚持、几分付出,曹世如带领下的红旗连锁经营愈发向好,短短三年时间就还清了全部债务。

曹世如说自己天生与红色有缘: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少年就读于红星中学;青年期间上山下乡落户于红光公社的红星生产队;知青回城就业于成都红旗商场;后来又成了红旗连锁的董事长。“我一直相信创办红旗是我的责任,勇担社会责任也是我和红旗连锁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5年,当时的红旗商场已负债数千万元,濒临破产。很多红旗商场的老员工找到曹世如,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加之两个‘红旗’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曹世如最终决定收购红旗商场。至此,两个“红旗”合二为一。

如今再回过头看,曹世如把原因都归于改革开放:随着机制灵活,开放的市场引入竞争,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进步和创新,服务行业逐渐向以消费者为准则进行转变。而曹世如和红旗连锁的故事,只是改革开放中的一簇浪花。

■ 创新者

曹世如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发展至今,改革开放下的民营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市场的活跃度也激活了竞争与开放。曹世如说,时代无时无刻不推动着企业向前走,“不创新的企业只能被拍在岸边等死”。

红旗连锁的种种创新之举,老百姓其实是最好的体验者。自助收银、24小时无人售货服务、掌静脉支付、人脸识别、供应商智能结算系统、红旗自助扫码购……曹世如有着极强的科技敏锐度和市场感,以新技术、新模式赋予零售行业,致力于门店提档升级。

“我记得早年有一家互联网企业高管来红旗参观后感慨,说红旗哪里是一家实体零售企业,分明是一家科技企业嘛。”曹世如笑着说,如今的红旗连锁已发展成为“云平台大数据+商品+社区服务+金融”的“互联网+现代科技”连锁公司。

出生于天府之国的曹世如,曾说过红旗“生来就带有创新基因”——红旗连锁今年加大对生鲜领域的投入力度,“再过几天,第100家生鲜改造店就要开业了。”

这得益于红旗与永辉超市的战略合作。去年底今年初,曹世如通过引入永辉超市为战略投资者后,红旗连锁与永辉超市后续的经营合作也烙上了曹世如的个性——雷厉风行。不到一年联合开出100家生鲜改造店,曹世如看重的是永辉的敬业度和专业度。“经过近一年的合作,生鲜业务推进得非常顺利。双方的关系十分融洽,就跟一家人一样,彼此欣赏和认可,真正实现了强强合作、优势互补。”

红旗连锁的战略合作者有不少是世界500强企业,让这家企业更加国际范儿。在日前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曹世如还代表红旗连锁分别与意大利昂立集团、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等企业签署了进口商品采购协议,并派出专业采购团队在进博会展馆与各国参展公司对接洽谈,达成了多项业务合作。

“红旗连锁经营着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通过本次进博会,公司能够进一步降低进口商品成本,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相信红旗连锁会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发展越来越好。”曹世如说。

记者手记

探秘红旗连锁总部

走近曹孃孃

迪康大道7号大院,从入口到最里面的办公楼约数百米,走路至少需要好几分钟。一路上能看见工作人员身着红色背心,朝气满满地投入工作。他们的红色背心其实很常见——几乎在每一个成都人的家楼下,都能寻找到“红旗连锁”的影子和里面热情服务顾客的员工。

红旗连锁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曹世如的办公室,就在最里面办公楼的一角。距离她办公室不远处,是一间可容纳近百人的大型会议室,墙上标语澎湃人心,其中一面墙上还密密麻麻标注了近2800家红旗连锁门店分布图。闲暇时间,曹世如最爱来这里转一转,热闹的工作环境时时激活灵魂,让曹世如感受到企业的成长变化。这里的人也大多数对她没有畏惧。外界总传言曹世如脾气直率,雷厉风行,但在大多数红旗连锁的员工看来,她仍是当年车间里那个敢做敢当、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 “曹姐”。在更多成都人眼中,“曹孃孃”成为一个标志性名片,以及代表这座城市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烙印。

麻辣对话

曹世如:只靠政策的企业肯定走不远

一如既往,曹世如仍是一个敢问敢答的豪爽派。从改革开放聊到企业发展,再到经济转型,作为本土滋养成长的民营企业家,曹世如的回答如同一张画卷,铺开了成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步史”。

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还有转型的火山……企业发展的本质,其实是一段翻山越岭的历程。曹世如用犀利的词汇,动人的故事,独家披露了红旗连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阵痛,以及与政策同步成长的艰难和希望。

记者:过去四十年,也是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四十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您觉得红旗连锁最有特色的时代烙印是什么?哪些政策或者时代转折点给您带来了希望?

曹世如:无论是最初改制阶段,还是此后扩张发展时期,红旗连锁始终坚持一点,就是企业一定要向市场要效益,坚持市场化运作,而不是去“等靠要”。红旗连锁成立十几年来能够稳步发展,能够不断做大做强,不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化运作的核心要诀就是服务大众、方便人民。

政府为我们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优商重商亲商的营商环境,让大家都更好地去尊重和爱护企业家,这是好事。但我一直相信,真正好的企业不可能只依靠政策生存,这是不长久、不长远的,因为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市场带来的效益,要敢于去参与市场竞争,这也是改革开放给我们民营企业带来的福利和公平机会。

我可以这样说,只靠政策的企业,肯定走不远!

记者:作为社区百姓的“好邻居”,在2800家红旗门店里,市民可以享受到70多种便利的服务,包括公交卡充值、水电气费代收到信用卡还款、福利彩票代销等。当年是什么契机促成了这些服务的诞生?

曹世如:一开始我们只是专注给老百姓提供商品销售。直到有一天,一个搞驾校培训的朋友把招生点放在了我们门店,结果这里的生意比普通门店提高了数倍,我才知道除了商品,老百姓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通过这个契机我才开始把所有能想到的业务都引入红旗。

很多便民服务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除了和相关部门反复沟通,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解决。我做这件事情从来没有想过要赚钱,但既然老百姓给我机会让我能把红旗做得这么多这么大,那我必须要做点实事回馈大家。其实,这也是成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敢做敢当,懂得感恩。

记者:放到现在,1000多万元的债务仍不是小数字。但在当年,是什么推动你背负这么多债务?

曹世如:这也是我第一次对媒体公开说,其实我是一个“不想创业的创业者”。事实上,如果当时再不走出红旗商场,批发分公司所开的30多家超市将全军覆没,近900名员工随时有可能下岗。我只是顺应了时代需要,因为改革开放推动下,当时的零售行业需要的是一个新体制下的民营企业,不是我也会有其他人冲到前头。背债不是我希望的,但是是我必须做的。可以透露的是,这笔债我用了好几年才还清,期间一直压力很大。但如果不这么做,红旗连锁就开不了门,没有货物来源,没有门店作支撑,也没有今天我们到处都能看到的红旗超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原标题:曹世如:打破常规的民企“担当者”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