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桤木河湿地内的绿道有很多经过精心打造的小憩场所
冬夜,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的林盘里,孩子们的“放牛班合唱团”,女人们的古琴社轮番地练习着,小小的村庄里,大家在体验着从未有过的新生活。
石头房子里定期开办的明月讲堂又开讲啦。这期的主讲嘉宾同样大有来头——业界人称“王旅长”的画家、摄影家、知名设计师王天鹏。他带来的主题叫作“从莫干山后坞生活到温岭海山生活,文艺复兴如何助推乡村振兴”。一如既往,新老村民们带着笔记本将会场挤了个满满当当——在那串感觉很高端又有些深沉的文字中,有共同的两个字吸引了他们:生活。
城市和乡村,在人们心中是遥远而独立的两个部分,可这一切,却因为密布全市的绿道体系和承载文化与生活的林盘建设而显得如此相近。绿道搭起骨架,林盘深耕内涵,在这样的生态体系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和乡村完美融合,升华出更高层次的生活之美。
推窗见田,开门见绿,仰望蓝天,俯掬清波……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推进会拉开了新年的大幕,聚焦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成都正伫立更高起点,加强谋划,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为本底、以产业为支撑、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天府绿道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三级绿道布局”,构建绿色生态、功能、交通、产业、生活“五大绿色体系”,打造生态保育、慢行交通、城乡统筹、休闲游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景观农业、应急避难“八大绿道功能”,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
城市理念打造全新乡村
沿着绿道 展开诗意新生活
元旦小长假,雨过天晴。郫都区战旗村口的绿道上,空气格外清新。一支近200人的“暴走团”在这里快乐行走,路边山林青翠,村中青瓦白墙,清澈的河水在路旁环绕,浓密的绿荫上有鸟儿欢叫。
这是成都一个城市休闲运动俱乐部组织的周末健康徒步活动,以前大多在公园和城市周边,因为有了绿道,今年的活动格外蓬勃,会员也增加了一倍多。“绿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些乡野是每个城市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会员张女士的脸上淌着汗,却透出健康和自信。
锦江绿道战旗村示范段仅仅是全市绿道系统中的一条。作为“世界最长绿道”的天府绿道,不仅将建成连片的森林、水系、湿地等生态资源,还将城市的河流、公园、社区、文化中心等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生命力蓬勃的城市绿色大网络。
而就在这条绿道上,农户们的生活也变了。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小院,家家屋内干净整洁,户户门外花团锦簇。一垄垄整齐的菜地,生机盎然的阳光温室,野趣十足的书屋民宿,还有乡村十八坊、满江红郫县豆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馆……而以绿道为中心,带动了周边林盘的住户一起对环境进行整治,有的农家重新开始制作手工豆瓣,有的农家搭起了院中的葡萄架,米酒的醇香又弥漫开来,农户的小院又亮堂起来,大家一起打造着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林盘空间,共同营造了返璞归真的氛围与良善、勤勉、朴实的生活方式。
从启动至今,成都已建成天府绿道2607公里。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蜀川胜概图》所描绘的蜀江两岸山川名胜、厅堂楼馆……美不胜收的画中胜景,正在以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共同组成的1.69万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中逐渐呈现,次第铺展。
绿道价值吸引城市资源
走进林盘 找到理想的栖息地
一座座掩映在竹林之中的农家小院,古朴而特色鲜明,安静而生机盎然。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安静与闲适,屋前修竹三两根,林下竹桌茶一杯,看的是青山耸翠,观的是田野烂漫,听的是鸟语蝉鸣。“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古香古色又不失现代实用功能。”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每天都会迎来一拨又一拨参观者,正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就读研究生的李明宇就是其中一员。“成都的天府绿道和川西林盘改变的是城市生活格局。”
事实上,竹艺村的格局远不仅是建筑这么简单。竹艺村位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所在地崇州道明镇,五位竹编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居住、生活,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代代传承。但同国内大多数“非遗”一样,面临着重找出路的问题。
在林盘整治中,规划者依托山形地势,平整了道路,修葺了房屋,把“微景观”引入了院前屋后,这片拥有优良自然本底的林盘,被打造成为能够反映地域特色、时代风貌,错落有致又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便于发展相关产业的“幸福新村”;而除了环境的改变,整治更注重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通过乡村自身价值吸引艺术家进入社区,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产生互动,进而延续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业态。
建设公园城市是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绿道建设启动以来,成都的城市决策者就坚定了推进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的战略考量,让绿道成为以生态为本底、多功能复合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创新场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丁知竹”竹编工坊里,绿道的生命力在这里延伸。54岁的丁志云打来一盆水,把竹条、铜丝聚拢,搬一根板凳,面向广阔的田野一坐就是一天。长期埋头含胸的他,腰身已不再挺拔,但脸上的笑容饱含着自信和幸福。曾经没落的道明竹编焕发了新的生机,成为了村子里最挣钱的产业。
乡村的生态文化价值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更引来了众多追求梦想和创作的城市人,这些慕名而来的“新村民”又为竹艺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竹艺村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改建了来去酒馆、三径书院、遵生小院、竹编博物馆、青年旅舍等多元业态,整合打造了第五空间,大田景观及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态湿地,与黑蚁文创等艺术设计机构合作,还引进了道明竹艺村名誉村长张永超、中国青年诗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马嘶、黑蚁文创董事长傅冰、一庐艺术韩冷、传统生活美学践行者冯玮等新村民及来去酒馆乡村餐饮品牌,传统乡居生活焕发出新的气象。
本报记者 李萌 陈泳 摄影 胡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