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飞行区、航站区和工作区三大核心工程建设正全面推进 本报资料图片
穿过龙泉山隧道,沿着高速或者快速路,很快可以抵达三岔湖马鞍山观景台。隆冬时节,这里依然一派生机。蓝色围挡一片接着一片,十字塔吊一座连着一座,水天一色,绵延至远方,目力所及,是三岔湖100余个岛屿,是正在建设的天府奥体城,是即将崛起的“理想城市”。
这里是成都东进的一个缩影图。由“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这是成都格局的千年之变。因为这片区域,成都不仅从根本上跳出了“大城市病”的困扰,更是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承载空间。
2018年,成都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东进区域“脱胎换骨”,实施重点项目205个。浅山丘陵变成一马平川,普通乡村成为产业重镇,行业巨头一个接一个落地,重大项目一个又一个开工,产业新城一座连一座崛起。
这里成为成都名副其实的“第二主战场”。
昨日,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东进”又一次成为热词。
新一年,东进如何进,如何整体成形?一张又一张规划图出炉,变成施工图难点在哪里,关键又是什么?“平地起高楼”,最基本的设施服务如何保障?从普通小镇到产业新城,人气如何聚,产业如何兴?
“规划图”变成“实物量”
如何规避“千城一面”?
新城规划,最怕什么?“千城一面”是近几年建筑学界的热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曾如此解读过该现象:许多城市都要求城市建筑“形式新颖”“与众不同”“标志性”,过分地要求“多样化”,琉璃瓦、大屋顶的建筑有之,罗马柱、圆穹顶的建筑有之,全玻璃幕墙建筑有之,不考虑自身的文化历史、地理气候、山川形态、民风民俗,丧失了内部认同感,也就失去了外部的可识别性。没有了城市特色,每个城市看起来都很“花哨”,整体看来却是“千城一面”。
这就可以理解,成都为何花大气力画“规划图”。
去年全国“两会”前,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出炉,彻底颠覆以往城市规划“产-城-人”逻辑,以“人-城-产”大手笔擘画成都未来发展蓝图,精工描绘成都人日常生活场景。
随后,一轮又一轮咨询,一场又一场研讨,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如何延续“成都味儿”是关键。在众多专家看来,生态本底与天府文化是关键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保持本土文化优势,如何平衡城市与生态,如何吸引更多人聚集、就业,是东进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成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保持延续传统文化,城市建设中,除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还要有传统文化。”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司马晓就是看好“天府文化”的专家之一,“东进”为成都瞄准产业前沿和趋势,谋划新一轮的产业迭代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
“成都是一个很独特的城市,有独特的文化,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保持城市本来的特色。” 同样提到“文化”的,还有荷兰NITA景观规划总监Joost Hoek,在他看来,成都“东进”,需要发挥好文化的作用,“这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要注意文化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包括传统文化的延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现代文化特色产业集群。”
如今,东进从“战略图”变成“路线图”,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东部新城整体成势正一点一点变为现实。
“白纸作画” 靠什么聚人成事?
站在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上百台塔吊、挖掘机、运输车正在忙碌施工,“神鸟”外形的航站楼廊道已初具雏形,飞行区、航站区和工作区三大核心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新机场投用,也将是东进的起飞。按照规划,这个时间节点预计为2020年,也就是明年。一年时间,“巨无霸”工程是否能顺利推进?站在观景台,除了壮观,另一种氛围是紧张。
今天,沿着简三路往里走,依然可以看到这里的“本底”——浅山丘陵之间,是一片片田地,建设围挡之外,是广阔的待运笔的“白纸”。
这里,凭什么聚人成事?
成都目前用了一些标志性功能规划来凝聚吸引力。去年3月22日,成都天府奥体城13个基础设施项目在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集中开工。这是四川首个集水上、山地、综合体育项目为一体的大型体育综合体,是成都着力打造的文商旅体跨界融合新名片,也是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支撑。
天府奥体城能带来的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以此汇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量”让城市能级跃升,形成良性循环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奥体城将在2018年-2020年基本完成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适时启动主体育场馆建设,力争完成山地自行车赛道、滨湖马拉松赛道等体育设施场地建设,逐步引入国际单项赛事,为承办奥运会等大型国际综合赛事创造条件。
光有硬件提升不够,辐射半径是另一种“聚人”,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看来,由于高铁开通,以“一山两翼”为轴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扩大了半径,北边可到广元,南边可到叙永和攀枝花;“一山两翼”可以辐射到资阳、德阳、眉山甚至乐山、绵阳、南充、遂宁等地。
普通乡镇到产业新城 行业巨头凭啥来?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工业化和城镇化‘并行’。不是建好新城等人过来,而是既要有产业,也要有人。”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邓玲看来,新城建设要结合当地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围绕汽车、新能源、新经济等产业优势。
兴产业,最关键是什么?资本的嗅觉是最敏锐的,资本流向哪里,潜力就在哪里。尤其是东进区域,从普通乡镇变身产业新城,需要汇聚大量项目。
行业巨头为啥落地这里?
2018年9月初,以“云锦天府”为代表的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云锦天府”是成都市第一个特大型新经济平台和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建设的重要引擎,未来将搭建云计算、大数据、游戏、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影视娱乐等产业链体系,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打造全国一流的数字文创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行业巨头落地又带来了什么?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洋表示,接下来将会在空港新城投建5G基站,把产业合作伙伴和垂直业务最先落地和推广,并建设5G开放试验室,8k超高清、VR、5G视频直播等内容的具体开发试验工作将在这里率先开始。
有了产业“巨头”,如何利用它们进行聚集,吸引更多产业生态链,把生产要素做到更优配置?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成都相关产业部门,今年将对东进项目制定针对性措施,解决项目在用工、融资、用地、用电等方面问题,对100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上的重大促建项目,逐一研究解决要素匹配等重点问题,力促项目尽快落地。
此外,还将全面梳理 “东进”区域重大项目投资履约情况,兑现支持政策,提振企业投资信心,督促企业按协议落实投资计划。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原标题:东进如何整体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