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本网最新  »  正文

成都生态环境加快改善 2019年多个科技治霾项目将落地

2019-01-31 22:2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韩钰宁   责任编辑: 马兰

mmexport1548937343722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范鱼) 1月31日报道 2018年成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尤其在空气质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通过实施“大气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2018年优良天数达251天。

生态环境加快改善 获得251个优良天

2018年成都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得益于深入实施“大气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去年,优良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天数率70.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6天,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8.9%。荣获全球首批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同时,为推动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8年,市生态环境局以“三线一单”为准绳,及时跟进编制“东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实施环保产业发展“1113计划”。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单位GDP能耗、水耗、污染物输出不断降低,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58.78%,14148家“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打造“三网一平台多场景”的“数智环保成都模式”

记者了解到,2018年成都环境监测网络织密织细,打造了“三网一平台多场景”的“数智环保成都模式”。

建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成立成都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空气子站微站165个、地表地下水质监测站138个。

建立污染源监测网络,全覆盖远程监控全市264条环检线,对1799个建筑、市政工程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中心城区中型以上饮食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或在线监控设施。

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对龙泉驿区等12个区(市)县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建设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打造多功能一体的“数据中枢”,形成27万余户固定污染源企业基础名单,与腾讯等公司合作开发“污染源电子地图”。此外,扩展应用场景,科学解析判定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为“铁腕治霾”指明方向路径。自主研发空气质量模拟及预报系统,建立成都市数智环境大气系统。加快监测网络、技术网格和行政网格深度融合,指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和环保网格员精准有效监管。

2019年推进科技治霾 多个重点项目将落地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为继续打赢蓝天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实施《成都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持续推进成都“治霾十条”,实施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深化夏季臭氧防控行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强工业污染、移动源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强化市域协同防治及环成都经济圈联防联控。

其次,推进科技治污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构建“空天一体”生态监测网络体系。推进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全面实施污染源企业动态清单动态管理;完成成都市城市电子噪声地图试点建设;构建污染防治大数据综合决策管理系统。推进科技治霾,3D气溶胶激光雷达、超细清水雾、VOCs走航等重点项目在更大应用范围落地实施;借力“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持续推进水泥、火电、平板玻璃、砖瓦窑等重点行业“一厂一策”深度治理;推动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实验室成都中心、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成都分中心建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