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建设发展要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最新要求。在推进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又要坚持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注意协调好五大关系,持续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协调好五大关系 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新道路
一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公园城市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价值。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促进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要将大系统观、大文化观、大生态观作为城市规划指引,设定绿色发展底限,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空间网络与城市全域绿色网络有机结合,合理优化两大网络功能的和谐比例,构筑公园城市肌理。
二是协调好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空间的关系。从时间发展阶段看,公园城市的发展和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公园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度融合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城市发展空间看,公园城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将城市发展空间和生态空间多维系统、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复杂系统,是城市新的发展导向和发展路径。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关键期、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期、城市全面对外开放的升华期、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窗口期,正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公园城市必须坚持城市现有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保护城市和生态人文历史风貌格局,依托龙泉山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开放性的独特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建好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加强城乡山川人居有机融合,促进包容多元文化文明发展。
三是协调好城市经济价值和城市生态价值的关系。建设公园城市,必须将生态价值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重新认识城市生态价值,梳理发掘城市生态资源,合理优化城市生态要素配置,创造新的生态价值、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建立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以创新为引擎的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加快新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和绿色产业生态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转变生产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实施高质量、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改革,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绿色高效集约产业集聚。推进能源利用方式转变,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立清洁绿色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形成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引导市民不仅仅要追求生活的方便舒适,更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积极引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消费习惯,完善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和机制。
四是协调好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是政府确立城市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合理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公共政策安排。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等的指导。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规模、频率、范围等在城市持续扩大增强,城市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复杂性、重要性凸显。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战略目标,是和国家战略吻合的。成都要进一步加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深化对公园城市的认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市民和社会各方为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成都经验,持续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品牌影响力、知名度。
五是协调好城市品质和城市品牌的关系。公园城市建设是一个开放性的、综合性的工程,要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的目标,提升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状态和形态,既要有硬实力的支撑,更要有软实力的提升。公园城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城市建设方向,需要加强在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公共景观、城市微环境等各类生活空间中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和场所、场地、场景等方面供给和营造,提升公园城市品质的硬件实力。与此同时,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城市发展建设中一定要保护、发掘、丰富、转化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文化价值。成都要将公园城市建设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融合起来,统筹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更新,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构建成都文态空间和生态空间,延续传承城市文脉。以公园城市建设的公共空间为载体,营造包容多元文化场景,建设文化交流传播高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软实力,增强城市品牌影响力。
对策建议
从理论研究、城市规划、绿色经济、组织领导入手深入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一是加强对公园城市的理论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引,体现人本价值理念,高质量多维度高效率转化研究成果,使之成为指导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执行、开展广泛宣传、汇聚社会共识、引导全民参与等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是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城市绿色发展脉络和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城市绿色网络和生态绿心的生态价值、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夯实城市生态基础,强化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竞争力、影响力。
三是高质量发展绿色新经济。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城市优质资源向循环、绿色、低碳经济领域集聚,构建绿色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加大宣传组织,引导消费方式和能源利用方式转型升级。
四是强化对公园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具有较强协调组织能力的公园城市建设推进机制,统筹全市规划编制、城市建设、政策制定执行等,加强监督考核,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动态追踪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反馈政策运行情况,及时校准政策目标导向,建立有效奖惩机制。
(作者: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原标题:协调好建设公园城市的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