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川港澳合作周期间,成都新经济发展专场推介会走进香港 本报资料图片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依然是大热词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5次,已连续6年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这也是全国政协特邀香港人士界别委员李山每年参会最为关注的领域。
作为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丝路金融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山与“一带一路”缘分匪浅,但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的涉及。他所生活的香港,以及他所出生的四川,一南一西,却都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
9日,李山接受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谈起了自己对川港、蓉港在“一带一路”机遇下,未来合作方向的思考。在他看来,四川成都已是“一带一路”向西走的桥头堡,“要向南走,就可以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借道,共同出海”。
要“西行”也要“出海” “川企出海”可以借道大湾区
其实,去年李山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就曾提出过一个观点:粤港澳大湾区要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起来。彼时,他曾发出建言,在考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不能光就大湾区看大湾区,要与国家发展大局融合,要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起来。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他再度表达了这个看法。而在“一带一路”加之“粤港澳大湾区”的双重机遇下,所辐射的区域也就迎来了发展的新生机。
“其实,四川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上的优势,我认为是无可取代的”,李山认为,这个优势甚至算得上是得天独厚。“在‘一带’上,四川是中国的桥头堡,是‘西行’的桥头堡”,他表示,这不仅是从地理区位优势上而言,从历史上,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是商贸往来繁忙之地,是最早纸币“交子”的诞生之地。
“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我国要打通的,是向西向南开放的通道。四川已然是西行的“桥头堡”,但在李山看来,四川,成都,还可以一路向南,“向南就要跟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借道,共同出海”。
蓉港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出海
在李山看来,从产业结构上来讲,四川,成都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大型企业众多,而这些,不论向西向南,正是适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显身手的领域。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有着金融、外贸等领域的极佳优势,四川可以同大湾区合作,借道出海,同时,四川也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带一路”后援基地,通过携手合作,一起“走出去”。
虽人在香港,但李山对于成都的发展并不陌生。他知道,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是中国走向“一带一路”的铁路中,运量最多最频繁的。“但那是在陆路上。在海上,成都没有出海口”,所以“要通过大湾区,通过香港,合作出海”。
定位
“一带一路”上的金融中心
为什么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交子”会在成都诞生?作为在港金融企业的创始人,提到自己所处的金融领域,李山直击要害:“有贸易,才有金融需求”。他说,成都之所以诞生“交子”,也正是因为当时丝路处于繁忙贸易,对纸币产生了需求。
因此,在他看来,成都要大力发展金融业,一系列的鼓励引导措施固然要做,但本质上来说更重要的,是“刺激需求”。而“一带一路”,也正是他所认为的可以为成都带来贸易带来需求的可贵机遇。“一旦这里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中心,那么对外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都会自然而然被需求拉动起来”。
李山觉得,成都完全可以定位于做“‘一带一路’上的金融中心”,利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优势,“向西打前锋,向南蓉港合作,这样金融需求就上来了”。他举例说,香港最厉害的汇丰银行,并不是“引进来”的,就是创自香港。而当成都拉动起金融需求后,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将源源不断诞生,也将“不请自来”。
建设“一带一路”经济特区
打造“一带一路”样板城市
今年来北京参会,李山带来的提案,仍与“一带一路”有关。他建议,中国可与“一带一路”友好邻邦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经济特区,打造“一带一路”样板城市。在他的建议中,“一带一路”经济特区,将综合考虑东道国、投资者和国际社会的诉求,努力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打造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李山认为,探索建设“一带一路”经济特区,一定能够激发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王垚 摄影报道
原标题:要西行也要向南走 成都可借道大湾区“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