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政府预算称之为“国家账本”。据北青报报道,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财税专家刘小兵又给这本“国家账本”挑了个错。
刘小兵指出,在预算草案、预算执行中,出现部分款级科目数据加起来不等于类级科目数据的情况。这是什么意思呢?用老百姓的理解,就是每笔小账支出的钱,加起来和支出总账没有对上。这有可能是账记“串”了,但不管怎样,这账本还有不够精细之处。
政府预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毫一厘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比如今年的“国家账本”,就业补助资金增长14.9%,待业人群一看就等于吃下一颗定心丸;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市场主体一看先是会松一口气,接着会增一把劲;“三公”经费再压减3%,说明政府要继续过紧日子;科技支出增长近10%,将激励创新更加活跃;还有养老金标准平均提高约5%、专项扶贫资金增长18.9%、教育支出增长8%……可见,“国家账本”不仅是发展大账,也对接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小日子,因而,每个老百姓都关心:“钱到哪儿去了?”
但是,这账本太厚,太专业,一般老百姓看不懂,这就更需要代表委员们担起神圣的职责,对这账本上的每一笔,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去年的3月8日,刘小兵也曾对预算报告提出意见,认为“其他支出”占比过高,这个意见不仅在5天后得到财政部回应,而且,今年的“国家账本”上,这项“其他支出”从占比30%左右降到了27.3%。这就是“专家监督”的力量。“其他支出”占比高意味着什么,一般老百姓搞不清楚,但在刘小兵这样的专家看来,“其他支出”的比重越高,公众越不容易掌握公共资金的去向,对于“钱袋子”的监管力度就越弱。
其实,“其他支出”占比高的现象在各地财政都有所反映。一些地方虽然为扶持经济花了很多钱,但找不到合适的收支科目来记账,只好记在“其他”里,这不仅使“其他支出”占比高,也导致“钱花掉了账对不上”。在专家们看来,这说明目前预算报告的收支分类科目设置还不够完善,不够细致。这不仅影响信息的公开、透明,造成群众的一些误解,也会产生“分好的财政蛋糕被挪用”的隐患,使国家的“民生关爱”被打折扣。
账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能看清钱的去向,还能看清每笔钱花得值不值当。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财政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说明,“绩效”应该是政府预算安排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要对“绩效”作出公正评判,首先就要求账本的清楚明白。政府的“付出”绩效公开透明了,老百姓的“获得”绩效也就更加真实可靠。(文今)
原标题:对“国家账本”理应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