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牛建国:法律,是最后一道底线(2)

2019-08-29 15:04  来源: 红星新闻网  

在成都当上一名律师

牛建国心中跃跃欲试,他准备在成都展开手脚,拼一番天地。他先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当时老师已经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看到昔日学生,老师说,“要不,你先回企业锻炼锻炼。”牛建国回到了之前的企业,一边接触各种类型的案件,一边疯狂地看书。夏天的成都,闷热多雨,他常常一整天都泡在书店里,看的书全是对手律师写的书,书里详细介绍了各种案件办理的心路历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牛建国的机会来了。多年后,再次回忆这段经历,他这样说,“这是我从业生涯的第一次破胆,也让我觉得做律师很有成就感。”

原来,他在企业遇到了从业生涯里第一起大案。当时他的对手是来自浙江的经验丰富、在业务上颇具影响的律师胡老师。和一般新人见到“大腕”时的紧张焦虑不同,牛建国没有怯场,甚至有点小激动,“这简直就是与天下第一剑比试,输了理该,赢了一剑成名”。开庭前,他半开玩笑地说,“胡老师,今天是不是像踢足球一样,中国队对巴西队。还请您老高抬贵手。”胡老师哈哈一笑,拍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好好做。”庭审开始了,牛建国不用看案卷,因为太重视,他几乎把整个案卷背了下来,但他一刻也不敢松懈,目不转睛地观察对面这位老律师的一举一动,“说话思路清晰,逻辑论点明确,非常沉稳。”其实,牛建国对这场“对决”没有抱太大希望。国庆节后,他去拿到了判决书,上面写着“代理人牛建国”。意外的是,这场官司赢了,“我特别开心,当时就觉得我能把律师这行做好。”

几个月后,他回到老师的律师事务所里,一待就是6年。6年里,法治的进程是加速度推进,从国家到地方,都可以看到法治进步的影子,“比如法官用的法锤,警察制服的颜色变化,都可以看到法治在改革。”的确,从当时生活中的细微改变,就可以看出那些令人激动人心的进步点滴。而当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之后,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名词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政府的行为在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正当等依法行政价值的约束下,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与成都垃圾分类“草案”起草

在中国法治不断规范化的同时,牛建国决心再改变一次。2008年3月,他牵头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这成为他人生道路上一次重要的转折。

在律师事务所里,除了日常案件办理,最让牛建国兴奋的是,作为连续两届的市人大代表,他还可以为社会进步做些有益的事情。作为成都市垃圾分类调研组的成员之一,去年他参与了成都垃圾分类整个调研,草案起草全过程。事实上,在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时,他就在思考,上海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是不是对成都的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会有借鉴作用。“在调研过程当中,我们还甚至考虑过,用一种智能垃圾桶,老百姓通过扫描二维码开盖分类扔垃圾。当垃圾扔进去后,垃圾桶给这包垃圾自动称重,然后该缴的垃圾费直接记入你的个人账户。你想,一旦这样做了,以后大家还会浪费菜吗?”作为一名垃圾分类的支持者,他甚至专门去研究了这个方向,他说,大家就会发现,越少扔垃圾就等于省钱了。“慢慢的,全社会形成节约风气了,当然,如果垃圾分类做得好的,还可以在账户上给予奖励,比如奖励积分或者折扣券。”目前,牛建国调研建议也已提交,关于《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也已经出炉,作为成都市人大的立法专家,他表示,目前《条例》已在立法阶段。

“一半天上,一半地下;一半成都,一半外地”,牛建国这样形容目前的工作状态。对于家里,他没办法兼顾,“至少十年以上,没有周末,没有度假。比如春节,基本上都是妻子安排好等我晚上很晚回家,告诉我明天去哪儿。”对于妻子和正在念高中的女儿,他深有歉意。

女儿却很理解爸爸的工作,“我虽然忙,但我不是古板的爸爸,我会把孩子当朋友。”牛建国甚至带着女儿工作了一天,从拜见客户到处理案件,女儿都在一旁看着。晚上结束工作回家,在车上,女儿抱着牛建国说,“爸爸,你真棒。”“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看到你对自己的工作很认真,大家都很尊重你,他们对我也很好,这都是因为你很厉害啊。”牛建国有点得意,“教育孩子,再没有什么比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了。”

即便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他还是没有考虑过转行。牛建国说,成都这座城市,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这种魄力也运用到了对法律的探索,作为法治领域相关从业者,他觉得很振奋人心。事实的确如此,今年2月,成都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举行,今年7月,《成都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出台:实施简化企业开办行动,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5个工作日;完善高效、快捷的来电来信办理机制,网络理政工作全面实现回复办理率达100%……一系列的举措,都体现了成都紧扣“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主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全国一流法治城市,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的决心。

“One Life,One Thing”,牛建国的会议室墙上挂着这个标语。他说,要在律师行业折腾一辈子了。他始终觉得,律师对一座城市,对老百姓而言,是有意义的,“它让大家都知道做事情可以预见,因为法律是最后一道底线。”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申海娟责任编辑:马兰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