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培育4家“独角兽” 新经济已成为成都新名片

红星新闻网 2019-09-02 07:18

1

新潮传媒电梯广告 新潮传媒供图

上月初,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潮传媒)获得京东集团近10亿元的融资,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这是新潮传媒在拓展发展道路,探索未来新趋势的又一步棋。2018年3月,新潮传媒以15亿美元的估值入选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这也是成都第一家独角兽企业。“新经济,是独角兽产生的重要环境。”新潮传媒创始人、董事长张继学说。

从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布局,到2010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使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到2015年在人才引进、创新创业共同作用下成都的新经济开始蓄势待发,再到今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新经济在十几年前开始萌芽,逐步实现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

如今,成都的新经济发展因子潮涌,正在催生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加快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

2

成都正在催生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成都高新区供图

从传统媒体到线下新媒体

在新经济浪潮中发展

“传统媒体+互联网”的科技创新企业,这是新潮传媒的自我定位。这一定位,起始于12年前,从一家生活服务类周刊向新媒体的转型。在此之前,新潮传媒一直在做成都本土的生活类杂志,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企业从传统媒体跳了出来。

也是在这期间,视听、移动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突出重围?新潮传媒决定从社区流量平台入手,开发了社区电梯电视LED联播平台。

“在新经济的语境下,创业的本质是资本、技术、匠人的重新组合,从而重建成本和效率更优的商业模式。”张继学告诉记者,弯道超车不如换道超车,利用新的商业模式让传统行业迸发新的生机,

做好线下新媒体,新潮传媒开始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我们紧跟线下流量数字化趋势,瞄准中产家庭消费升级和生活圈流量兴起的契机,推动线下媒体数字化进程。”张继学说,新潮的电梯媒体设备,并不是传统的静态广告展示机器,而是一个智能设备。这些电梯电视植入了智能芯片,带有WiFi探针、ibeacon、NFC等近场通讯设备,利用这些技术与线上大数据结合,可以捕捉到用户的行为轨迹,在此基础上产生用户画像,为客户投放做出精准的分区。

与此同时,新潮传媒基于“智能硬件+软件”的模式,在传播媒介上用互联网技术赋能电梯场景,并运用竖视频这一全新的展现方式,让播放内容更直观立体,观看体验更沉浸。同时,先后战略入股电梯行业PaaS平台——微享空间,收购力美科技旗下“小区通”业务,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抢先布局“线上线下联动投放”。

去年8月,新潮传媒发布我国首个基于大规模自有媒体资源开发的线下程序化交易系统——蜜蜂智能投放系统(BITS),打破了线下媒体售卖的固有逻辑,满足广告主对线下广告的程序化、数字化采买,实现智能选点,在线投放。

“线下媒体的数字化刚刚开始,随着技术不断推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线上+线下’的投放渠道组合将成主流趋势。”张继学说,未来,新潮传媒将在梯媒领域不断发挥现有优势、革新技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引领梯媒行业数字化升级。

从政府助力到资本青睐

以成都为原点实现“出川”

市场占有额的逐渐扩大,也让新潮传媒的融资潜力逐渐爆发,越来越多的资本向新潮传媒伸出了“橄榄枝”。2017年底,新潮传媒凭借完成的F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了100亿元。

去年3月,作为成都本土唯一企业,新潮传媒首次进入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在北京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在榜单中位列65名,更加吸引了资本的注意。

“在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下,新潮传媒与京东集团在软硬件能力上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未来在梯媒领域的合作,可以帮助京东拓展用户层面的连接和增长,更好地实现对用户的精准触达和信息服务,构筑起用户与品牌和商家间更加高效的生态连接。”在对新潮传媒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领投后,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对接下来的合作表示期待。

在此之前,百度公司宣布战略投资新潮传媒,新潮传媒正式成为百度聚屏的媒体联盟伙伴新成员,百度将以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赋能新潮传媒线下媒体,共同打造“AI+梯媒”的线上线下媒体融合的流量平台,双方将以AI赋能梯媒,实现电梯广告的“千人千面”,开启更智能、更精准的广告营销时代。

资本融资让新潮传媒有了快速扩张的底气。2016年,新潮传媒还只是在成都、重庆等西部地区发展,如今已经先后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100个城市,也很快见到了成效——2018年企业广告营收突破10亿元,正式步入10亿广告营收俱乐部。

在张继学看来,资金流动不一定以北上广深为中心,互联网使得资金能够高效地配备到全国各地,人才、资金、技术密集的地方,将会是下一代新经济孵化的主要场地:“成都拥有这些优势土壤,能够给予创新性企业充分的包容,高度的扶持,这座城市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也能为创业企业提供舒适的创业环境。”而这正是新潮传媒以成都为原点实现“出川”,从而将影响力充分扩散的原因。

去年4月,成都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宣布投资新潮传媒20亿元,无疑也是新潮传媒完成全国布局的助力之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成都高新区还定期了解公司生产运营情况、未来规划和发展需求,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新潮传媒生长于成都这片沃土,从这里吸取养分,然后走向全国,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城市的共鸣,身上深深蕴含着这个城市的基因。”张继学表示。

3

瞪羚谷规划图 成都高新区供图

从培育独角兽到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创业正推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潮传媒是成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稳定在全国前列,独角兽企业数量在短短的1年时间内实现了从0到4的突破,新经济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市场主体和重大项目支撑更加坚实,营商环境和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在产业体系、话语引领、场景培育、空间格局、要素集聚、生态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正在通过多方发力培育“兽群”,用好、用活这把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金钥匙”。在天府新区,以新经济应用场景构建为目标,以独角兽企业引进培育为根本的“独角兽岛”正在建设中,未来将成为集“新经济、新梦想、新城市、新建筑、新生活”为一体的独角兽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在成都高新区,正规划建设瞪羚谷产业社区,重点培育一批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并加快实施种子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四级梯度培育,形成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创新型企业群落。

作为新经济先锋,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也离不开健全的创新创业生态。在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科技金融体系赋能创新创业的同时,成都还通过出台企业研发投入补贴政策、针对各类创新主体在研发活动中资金需求给予支持、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等举措,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进一步分析新潮传媒、医联体、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成都4家独角兽企业所属行业,可发现这些企业主要涵盖新媒体、医疗健康、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几大领域。此外,3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也涵盖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医疗、互联网+智慧物流、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文化娱乐、VR/AR等领域,创新因素已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现阶段快速发展的成都独角兽企业,已体现出成都“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正逐步成势。期待未来,这些独角兽企业能够为成都带来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每小时新增4家新经济企业

成都新经济企业队伍持续壮大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新经济已成为牵引经济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从2017年开始,成都就一直围绕“新经济”三个字做文章。时至今日,这座城市平均每小时至少新增4家新经济企业、一年内培育出4家独角兽企业……“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新经济机会之城”已经成为其靓丽的城市名片。而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百家新经济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增长29.5%。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势头正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2017年11月9日,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勾勒出新经济的发展蓝图和目标,成都新经济发展自此站上了新风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同年11月30日,成都《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正式印发,不仅包含我市新经济发展的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空间格局,更包含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具体政策措施。在当时,这份《意见》被认为是“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新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新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紧接着,成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经济配套政策,包括组建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制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等发展载体、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印发首个共享经济发展方案、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新经济俱乐部、连续举办5届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面向全球创新发布城市机会清单……

一项项创新的政策措施,让成都新经济大潮奔腾。正如四川驹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白如冰所言:“成都有非常适合创新创业的土壤,驹马物流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离不开成都创新创业的大环境。有了好的土壤,就有了我们在成都迈出的成功第一步,继而有机会走出去。”

在成都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捷报频频传来。2018年5月19日,《中国独角兽企业价值榜》发布,本土新经济企业新潮传媒名列其中,这是成都首家独角兽企业。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医联体、1919、驹马物流相继晋级,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培育出4家独角兽企业。同时,成都新经济企业的队伍还在持续扩大中。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平均每小时至少新增4户。

但成都并不满足于此,今年初,成都提出2019年要力争实现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新经济总量指数(NEI)实现进阶升位,新增新经济企业50000家、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20家,新经济营收增长18%以上,推动一批新经济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本报记者 吴怡霏 刘金陈

原标题:一年培育4家“独角兽” 新经济已成为成都新名片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