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不缺精神 新都金堂共助理塘脱贫奔康

红星新闻网 2019-10-11 08:13

“天上的仙鹤啊,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我不会远走高飞,飞到理塘就返回……”这首仓央嘉措写下的情歌,让甘孜州理塘县成为很多人魂牵梦绕的所在,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但这个平均海拔4300米、风光秀丽的县城,同时也是全国12个“六类地区”之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美丽生态幸福小康理塘,2016年起,成都市新都区、金堂县共同开启了对口支援理塘县脱贫奔康之路,共向理塘县拨付财政资金7920万元,争取(募集)各类社会资金990余万元。其中新都区拨付财政资金5412万元,金堂县拨付资金2508万元。两年来,共帮助理塘县74个贫困村甩掉贫困的帽子,2280户贫困户、9950名贫困人口脱贫。

今年,是理塘县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的摘帽年。自去年7月起,成都市新都区、金堂县的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携手开始了他们在理塘县的对口支援工作,共同助力理塘吹响脱贫摘帽总攻号角。

QQ图片20191014113453

在理塘县濯桑乡汉戈村,新都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的驻村队员尹笑江和当地群众一同在格桑花花海景区巡查、维护景区安全

昔日沙地变身生态花海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干劲足了

沿着G227香格里拉旅游环线驶出,600余亩的生态花海赫然出现眼前,伴随着悠扬的藏式音乐,身姿曼妙的藏族姑娘翩翩起舞,不计其数的游客沉醉其中……一幅动态的乡村美景图在理塘县汉戈村徐徐拉开。

同一时刻,在花海对面的星空帐篷营地里,村民拉姆更换好帐篷被套,在桌面花瓶里精心插上几束格桑花,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下一批游客的入住,“脱贫帮扶以来,村里的沙地变成了生态花海,景色好了,旅游发展起来了,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拉姆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的星空帐篷营地共有20顶住宿帐篷,可满足40人同时入住;11顶餐饮帐篷可接待100人左右用餐,游客可吃上当地特色牦牛汤锅、菌汤锅、藏餐,加上骑马观光、藏式民居体验等旅游副业,村年人均收入能达到8500元以上。

“汉戈村的美丽蜕变,与援藏工作队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分不开。”汉戈村村支书降央告诉记者,处于大香格里拉环线上的汉戈村,是成都至稻城亚丁的必经之路,为了让这一地理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价值,援藏工作队和当地有关部门创新生态治理,采取“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旅游扶贫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2019年汉戈花海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村民户均分红2800元以上。”

不仅是生态的转变,在新都区、金堂县的长期对口支援下,该村还积极实施路灯、生态旅游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游客中心、赛马场、锅庄广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0余个,丰富产品业态;成立“理塘县汉戈花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理塘县濯桑乡汉戈花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村级经济实体,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创收。预计到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将达1万元以上。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高山香菇成致富“香饽饽”

采摘香菇、分筐称重、晾晒装袋……9月的理塘县下木拉乡香菇产业基地里散发着馥郁的香味,连片的大棚里,工人的身影穿梭其间,一派忙碌的景象。

“谁也没想到,这么个小玩意儿,如今成了致富的‘香饽饽’!”一手熟练地摘下香菇,51岁的上马岩村贫困户兄兄笑着告诉记者,自打金堂和新都援藏队入乡以来,迅猛发展的香菇产业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我家三口人都在香菇基地上班,每月收入共1万多元。”像兄兄一样,享受到香菇产业发展红利的贫困户还有10多人。

下木拉乡属于高原高海拔地区,土地贫瘠,稳定脱贫必须靠产业发展。经充分走访和调研,援藏队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气候适宜香菇生长,丰富的青杠树资源让菇桩的品质得到保障。结合金堂县是全国闻名食用菌大县的优势,在多方努力下,实现了下木拉乡特色香菇产业的发展壮大。“这段时间,香菇一个月出一批,日产在2000斤左右。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年产量到30万公斤,带动更多的当地农牧民增收。”金堂县援藏队队员周鹏对未来信心满满。

为进一步打开销路,新都区、金堂县援藏队还利用结对帮扶的合作平台,借助一系列节庆活动,与“田岭涧”金堂优质农品品牌、新都区理塘农牧产品体验店形成销售合作关系,打造下木拉专柜销售香菇产品,并与机关、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将新鲜香菇直接销售到体验店、机关、学校食堂,同时与通江县某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年销售干香菇2万公斤。

“通过找产业、建基地、普技术、扩规模、拓市场,香菇已成为下木拉乡农牧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下木拉乡党委书记洛绒向秋表示,该乡下一步还将在种植规模、品质上下功夫,建设高原香菇特色乡,彻底改变当地产业发展面貌。

3

医生李育刚(中),在理塘县人民医院细心治疗受骨伤的藏族老阿妈,同时向当地医生传授自己的医术

医疗援藏“输血”变“造血”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治疗,真的非常感谢!”在理塘县人民医院骨伤科病房里,一名病人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这是由该院医生独立完成的一台股骨远端摔伤手术,目前病人恢复情况良好。

“以前我们医院没有骨伤科,病人需要长途跋涉到外地寻求治疗,各方面负担都很大。”该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金堂、新都援藏队的到来,结束了理塘及周边地区无现代化骨科的历史,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还通过“传帮带”培育了一批当地医生,让精准医疗扶贫落地开花。数据显示,今年该院已完成50余台骨伤科手术,其中10台由当地医生独立完成。

与此同时,在一墙之隔的远程医学影像中心,援藏医生涂国俸正通过远程系统与远在成都的新都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商讨着一张病人的CT报告单,制订诊疗方案。2019年援藏医疗队继续延续“川大华西医院-新都区人民医院-理塘县人民医院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和“新都-理塘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医学模式为理塘老百姓看病。截至目前,共进行DR/CT等远程诊断75人次,心电图分析报告10例,免除专家诊断费4000余元,大大提高了理塘县人民医院对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

据了解,金堂县、新都区卫健系统先后有多批专业人员来到理塘执行对口支援任务,分别在理塘县卫健局、4家县级医疗单位和8家乡镇卫生院执行援藏任务。通过资金支援、人才队伍支援、医疗技术提升、送医下乡等方式为理塘县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人才。如今,许多骨科、妇科的患者不出理塘就可接受医治。

2

谭昌伦(右)向当地群众了解蔬菜栽培情况

人物

谭昌伦

让高原上的人们生活更幸福

2018年10月,怀揣一腔壮志,新都区纪委干部谭昌伦作为新都区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带领队友们一起奔赴理塘,只为让高原上的人们生活更幸福。

来到理塘后,谭昌伦挂职理塘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作为世界高城,理塘县的高海拔着实让“初来乍到”的谭昌伦吃了不少苦头,但他没有退缩,凭着一腔援藏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怎么帮、如何帮”,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他深知,弄清这个道理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前提。于是一到任,他便开始了调研历程,用最短的时间,走遍了理塘全县24个乡(镇),与农牧民群众促膝交谈,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为强化党建在援藏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谭昌伦带领队伍与金堂县援藏队联合成立了中共成都市新都区、金堂县援藏工作队临时党总支部,修订完善了援藏队规章制度,为援藏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没有谭县长的帮助,我们不会有新房,谢谢!”理塘县莫坝乡的赤村作玛家极其贫困,房屋年久失修。去年雨季时,为了保证安全,他们一家都被安排到乡政府居住。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谭昌伦将赤村作玛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为他们争取到了5万元的建房资金。目前一栋70平方米左右的砖房正在建设中。

1

邓招贵(右)向当地群众了解香菇产业发展情况

人物

邓招贵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援藏理塘、到脱贫一线开展帮扶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金堂县第五批援藏队领队,邓招贵始终坚信并一直坚持着:来了,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干出个金堂干部的样子来,“要为理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走地头、进牧场、入农户,与农牧民群众促膝交谈,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及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走乡镇访部门对理塘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面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对理塘县委“133457”总体工作思路进行研究;会同县发改、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详细了解援藏项目实施、资金安排和审批流程等具体环节……不顾头痛、胸闷、鼻腔出血、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邓招贵带领着金堂县第五批援藏队员一头扎入了高强度的工作中。一年多的援藏工作中,累计争取援建资金及各类工作生活物资近80万元,赢得了县、乡、村和农牧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不仅仅是帮扶,而是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样的话,邓招贵在工作例会上不断提起,也成为他援藏工作始终坚持的理念。从“输血”到“造血”,他自行加压,不懈坚持,带领着金堂县第五批援藏队员,以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为抓手,不断推动对口援藏工作迈上新台阶。“两年援藏路,一生藏区情。”谈起这一年来援藏的感受,邓招贵笑着说。

记者手记

记者一行刚到理塘,这里的高海拔立马就给大家一个“下马威”,头痛、胸闷、严重失眠等高原反应接连出现,严重的时候不得不靠氧气瓶度日。其实,和记者一样,新都区和金堂县的近130名援藏队员也是时常出现高原反应,但一年多以来,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迅速调整状态,坚持战斗在援藏一线,毫无怨言。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二帮一”帮扶对子,新都区、金堂县发挥各自优势、精诚合作帮扶理塘,向人们诠释了什么叫作“1+1>2”。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祝箫 但唐文 摄影 张全能

原标题:缺氧不缺精神 新都金堂共助理塘脱贫奔康

编辑:韩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