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辣椒地“长”出柑橘园 发展产业做电商 老龙村不再是老农村

2020-01-08 08:33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红蓓   责任编辑: 马兰

cfb1e686-9d1f-49a7-99b2-e53a34ae3fc5.jpg

老龙村新貌

3936be47-e364-4056-b034-770708fd229c.jpg

老龙村柑橘丰收

从三绕雷家出口前往简阳市老龙乡,一路尘土飞扬——修路、埋管、架桥、建房……经过至少十余个工地,一片秀美的川西民居犹如世外桃源般映入眼帘。

“好久不见啊!”村支书辜良彬热情的招呼,让记者确认,这的确是两年前采访过的老龙村。“都不认识了吧?走,我带你转转!”

跟着他的指引,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服务中心,两栋崭新的大楼呈现在记者的眼前,两栋大楼前面,是村上的文化长廊和村活动广场,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这里玩耍、休息;背后,一排22幢新房特别抢眼,“这些房子是专为贫困户建的安居房”。“你上次来的时候都还没有呢!” 辜书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7年3月,成都吹响全面脱贫攻坚号角不久,记者专程到紧邻资阳和仁寿的老龙村采访。那时老龙村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一个破旧的村委会,没有一条通达的水泥路,甚至没有一幢漂亮的房子。可眼前,用砖砌的镂空花墙、精心设计的文化长廊、照壁墙上的原木装饰以及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热烈祝贺老龙乡第二届爱媛节成功举办”,似乎都在提示着——这个山村已非同往日。

迷茫到欣喜

柑橘园里种下火红的希望

王金芳一家是记者当年采访的主角。记忆中的泥巴路换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王金芳家门口,一路两旁全是柑橘树、李子树。

行走在去王金芳家路上,当年采访她的情景又浮现在记者的眼前——那时,对口帮扶的郫都区刚刚送来了辣椒苗,并承诺郫县豆瓣公司将全部保底回收。在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王金芳将祖祖辈辈种粮食的2亩多地全部种上了辣椒,眼神中还有些迷茫,但也种下了让生活红火起来的希望……

不觉间,已经来到了王金芳家的屋旁。一片初具规模的柑橘园呈现眼前,王金芳和丈夫正埋头打理着树下套种的豌豆尖。当年让她和村民们疑惑又憧憬的辣椒地哪去了?正纳闷着,王金芳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就是这里呀!只是当年你看到的柑橘苗长成树了!”她爽朗地笑着,“去年的海椒早就收完了,今年的还在育种,所以用这个间隙种点豌豆尖,又是一季收入!”

顺着王金芳的手指看去,每隔100多米就有一个白色的地棚,今年春天即将下种的辣椒苗正在里面茁壮成长,这是对口帮扶单位郫都区送来的幼苗,也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最大保障。自2016年底对口帮扶老龙乡开始,郫都区便将其独具特色的豆瓣产业牵手老龙乡二荆条,不仅“包干”了技术和销售,还单独拿出1.2万元/年在当地请了技术人员,专门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进行具体的生产指导。

“郫都的辣椒品种真是好,品质高产量也高。”王金芳告诉记者,根据郫县豆瓣公司与乡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村民出产的辣椒,可以先在市场销售,倘若市场行情不好,公司便按1.6元/公斤的价格保底收购。这几年辣椒行情都不错,平均下来每公斤大约可以卖到3—4元,“郫都区委托了五月天辣椒专业合作社来提供服务,每亩出产1500多公斤青椒,1000多公斤红椒,光是辣椒收益至少都有8000元/亩,再加一季蔬菜,每亩收益就近万元,以前我们根本没想到啊!”

更让王金芳憧憬的,是地里一年比一年茁壮的爱媛树。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这片爱媛明年就有收获了,“爱媛进入盛果期,每亩地还会有近万元的收入,等过两年树再大一点,我们就重新开辟一块地专门种辣椒。”她兴奋地说。

路通到户 水进到田

基础设施为产业“撑腰”

站在成片的辣椒地旁,仔细一瞧,地里还另藏玄机。大概每隔10米见方就有一个水泥盖,揭开盖子一看,里面居然是一个安有水表的水龙头。

“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村民们七嘴八舌。原来老龙村缺水,渠系也很老旧,遇到春耕灌溉的时候,必须到6公里外的老龙水库去提水灌溉,但是从渠道流过来,一路跑冒滴漏,能剩下的不到1/3。长期缺水导致村民们不敢放手去尝试经济作物。

自从成都市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制约当地的缺水问题出现了转机。在成都市委宣传部、简阳住建局等帮扶单位的帮助下,老龙乡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正式启动,仅在老龙村就有20多公里的标准化渠系和4口高位蓄水池、33口普通蓄水池、2座提灌站以及1000多米排水渠,且全部通到了每一片生产基地。村民们需要生产用水的时候,只需要打开盖子,接上水管就可以浇灌,只需按水表上每次的价格付各自的费用,“以前引水远都不说,还得请人沿途守,大家都缺水啊,6公里路程,中间被人偷了怎么办?现在好了,既省心又方便!”

不光是水,这两年来,老龙村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你们就不用走三绕了。”辜良彬告诉记者,目前老龙乡到镇金镇的主干道每天都在加紧施工,正在修建的成宜高速老龙出口离村上只有2公里,到明年底,从成都过来就只需要1小时车程。

与主干道同时进行的,还有村上的产业道路和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毛细血管”。令人惊叹的是,这个以前没有一条水泥路的村庄已经建起了16公里穿梭于田间地头的产业道路,“现在拉货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地边,争取今年修通最后1000多米水泥路,这样我们就真正实现户户通了。”

有了基础设施“撑腰”,村民们发展产业的干劲越来越大。目前全村已发展辣椒基地130亩,柑橘爱媛产业园600亩,李子产业园220亩,且正在与郫都区广福村对接帮扶资源,拟建设蔬菜种植基地200亩。

做旅游做电商

有了品牌就有了方向

“对不起,去年的柑橘已经没有了……今年产量会大一些,记得早点给我联系……”货架上只剩了几个空箱子,可老龙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忠军还是没有闲下来——自从有了这个合作社,似乎就有了做不完的事情,以及越来越宽的思路和方向。

“你看,这是我们的品牌,是不是一听就有很生态的感觉?”拿过一个包装箱,杨忠军指着“老龙香峪”的商标笑着说,这是郫都区帮助老龙村设计注册的品牌,不仅是爱媛、李子等主打产品,村上的土货,如土鸡、核桃等都通过这个品牌向外推广。乡上组织了第二届爱媛文化节,宣传效果很不错,甚至有浙江等地的收购商前来联系,初挂果的1万多公斤爱媛一个月不到就销售一空。而不久前,合作社组织社员们去了蒲江县两河村参观学习,结果让大家震撼,纷纷献计献策,想把村上的产业做强做大。

不光是说说而已。合作社和村上已在“撸起袖子”谋划今后的发展,已经搭建起自己的电商平台,马上还将去跟几家成都的生鲜电商谈合作,“现在我们也有品牌了,2020年我们先尝试把电商做起来,等以后产量大了,再和乡政府一起去争取建冻库,把我们的优质农产品卖到大城市的商超!”

采访结束离开村子时,几名工人正在村口的路旁挂“成都水美乡村”的项目规划牌——这是今年该村即将开展的大项目,将集合各类资金150万元,围绕进村的两口大堰塘开展水环境整治和村庄美化提升,“以后高速公路通了,环境好了,又有产业,我们也可以搞乡村旅游,农商文旅体一起发展!”

小档案

老龙乡老龙村地处简阳市西南角,与资阳市雁江区、眉山市仁寿县接壤,距离简阳城区53公里,共有368户10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13人,全部于2017年实现户脱贫、村摘帽,现有巩固提升重点户9户27人。

老龙村以低坡、平坝、浅丘地貌为主,全村总耕地面积2406亩,人均耕地1.87亩,坡耕地占65%以上。经过3年多的脱贫攻坚,该村现有硬化道路16公里,整治山坪塘8口,新建蓄水池37口;初步建立起柑橘(爱媛)、李子(脆红李)、两瓜一椒(西瓜、南瓜、辣椒)主导产业,建立养殖基地一个、电商平台1个、专业合作社1个,帮助贫困户实现就地就业50人。2019年预计全村人均收入将达到13575元,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8872元。

记者手记

有“野心” 就有希望

两年前记者第一次来采访时,王金芳略带羞涩的笑容让记者至今记忆深刻——那2亩多红辣椒,让村民们第一次拥有了持续的“造血”功能,但是,对于一个区位偏远、基础落后的贫困村庄来说,村民们的第一反应是“想都不敢想”;然而两年过去,当记者再次见到王金芳时,她连珠炮般地说着自家的打算,笑容中只有爽朗。

如果说那时的老龙村留给记者的印象是“感恩”“期待”,那么这一次,记者明显感到了村上的“野心”:做电商、搞旅游、修冻库、进商超……以前仅仅是希望生活过得好一点,现在那些想都不敢想的计划,却一一在村民们口中出现。

产业从无到有,基础从弱到强,思路也从保守到开放。这份发展的“野心”,来源于村民们成功脱贫后产生的信心,这份渴望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正是村庄未来最大的希望。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原标题:辣椒地“长”出柑橘园 产业发展了还要做电商 老龙村不再是“老农村”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