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冕
整村搬迁安置点——桃蹊甲英,户户门前有庭院
站在新房宽敞的阳台上,阿拥(左)展望美好生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打在屋顶上。桃蹊甲英的又一个早晨,被炉子上一壶沸腾的酥油茶唤醒了。
此时,搬迁户阿拥一家忙开了——母亲阿松措玛在厨房煮茶,叔叔阿本忙着招呼客人,7岁的大儿子丁真曲扎背上书包,准备坐公交车去上学;两个小儿子还在放敞,欢快地在院子里骑儿童车……
桃蹊甲英是甘孜州巴塘县一个整村搬迁安置点,安置的是原甲英乡被绵延深山阻隔、长年“与世隔绝”的普达村、甲英村、波戈西村87户、392人。小区依山而建,远看整洁明亮,近看则绿树葱茏、鲜花簇拥,家家户户门前有庭院,门楣上画着精美的桃花图案,还超前规划了停车位……如果不是听当地干部介绍,记者绝对不信,这样环境优美的“半山别墅群”竟然是搬迁安置点。
“以前我们住在大山上,不通路、不通电、与世隔绝。搬迁成了城里人,不仅日子过好了,还能就近挣钱,这日子,真是比酥油茶还香呢!”说这话时,阿拥脸上的笑容像一朵花儿绽放。她说,要感谢党的政策,也要感谢双流区的对口援建,才让她们一家尽早走出了祖祖辈辈留守的大山,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8月28日—29日,本报记者走进巴塘县甲英村搬迁安置点,见证居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感知他们的幸福生活。
【讲述·我的受援故事】
从前见个手电筒都稀罕
如今搬进新居,过上现代化生活
“喝了这碗酥油茶,就带你们参观新家。”阿拥跑进跑出,说起新家,她的兴奋劲有点儿按捺不住。
顺着指引,记者跟着她在楼上楼下旋了几个来回——一家人住的是五人户的房子,楼下开阔的客厅,桌上摆满了矿泉水、可乐和核桃、葡萄干等各色干果。二楼有两间卧室,多余的被褥、垫子整齐地码在另一间储藏间里。一个10多平方米的开阔阳台,方便晾晒衣服、被子。
掀开厨房冰柜,里面堆满了酥油、牦牛肉。此时炉子上一口锅正喷着蒸气,香喷喷的炖肉眼看要出锅了。“24小时有热水!”阿拥麻利地拧开卫生间的水龙头,热水嘶的一声喷了出来。
“以前一楼是牛圈,现在住的是‘别墅’。”陪同我们来访的原甲英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次仁居勉介绍,甲英乡地势偏僻、距离巴塘县城120余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仅建卡贫困户就有114户、605人。2016年之前,该乡是巴塘县唯一不通公路的乡。由于气候恶劣,冬季常年积雪,甲英乡地里种不出粮食,更种不出蔬菜,村民依靠土豆、糌粑填肚子。
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网,更莫说教育、医院、文化公共配套了。说起乡里的生活,大家直甩脑壳:山高路远,到县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山上下来也要两天,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即使依靠马匹也要三四天才能下来。村里的好几位老妈妈,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来过县城。
“家人如果生病,很可能就是一次灾难。村里一位阿妈生病,她的儿子背着她下山,硬是走了三天三夜,好几次差点儿跌进山谷……”回忆起当年在山上的生活,阿本眼眶湿润、喉头哽咽。
呷一口茶,阿本跟记者分享了一件“不好意思说的事”——几年前,镇上的干部们上山,随身携带的手电筒,硬是在村民手中转了几圈,大家一开一关摁起手电开关,像稀奇一样争相传看。
深山阻隔的不光是路途,更阻隔了发展。村民迫切盼望出路,转机终于来临:
2016年,巴塘县开始对甲英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在中央、省、州资金支持下,成都市双流区、广东省中山市等援藏单位大力协助,新居按人均25平方米的面积,户型从1人户到8人户不等精装交付。双流区投入168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新村配套设施建设。而家具、家电、床上用品大部分来源于巴塘县、双流区相关部门、爱心企业捐助,村民直接拎包入住。
“桃蹊甲英项目2018年12月搬迁入住,标志着巴塘最偏远、最贫困的村民真正跨出深山、挪出穷窝。”对口支援干部、挂职甲英镇的党委副书记吴明刚介绍。
“转身成了城里人,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冰箱、网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成了“城里人”的阿本叔叔穿着打扮都洋气了,除了传统的藏族服装,他平时爱穿一身西服。家门口就是宽阔的马路,到县医院看病,骑个摩托车几分钟就到了。
对阿拥来说,搬了新家,最令她开心的就是孩子们上学方便了。“孩子们有了文化,除了放牛,还有好多事情都可以做。”说着,她又笑了起来。
从前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如今只要勤劳,不仅能养家还能致富
“咦,你们怎么没有吃果子呢?”一边聊着,叔叔阿本注意到我们没有动桌上的水果,有点急了,将一个苹果硬塞到记者手上。
“不用担心,现在的日子可不比以前,果子是随便吃得起的!”阿本告诉记者,下山前,村民原本还有一层担心——在山上几十年了,只会放牛,进了城咋个找生活呢?“没想到,找钱的门路,政府已提前给我们想好了!”
带着记者在小区逛一圈,阿本给记者算了笔账——搬迁下来后,除了挖虫草、采松茸,房前屋后至少多了几笔硬收入:
“家门口的菜地,能帮我们省钱、挣钱!”顺着指点,记者注意到,入户处10多平方米的菜地眼下西红杮、卷心菜、香菜长得正盛。“这个小庭院,完全够得上一家几口人的蔬菜供应,种得好的还可以卖一部分。”
“你再看屋顶,这儿还装了一台‘印钞机’!”顺着甲英镇镇长扎西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家家屋顶都安装着一块硕大的太阳能光伏板。原来,这是双流区援建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也是用来生钱的。
参与建设和管理项目的成都高得乐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国安给记者算了笔账,发电并网年收入有80余万元,在兑现扶贫资金、除去运维费用后,余下资金纳入搬迁群众集体收益,每户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没想到,在屋顶上安上一块板子,每年就能分到1000块钱。这还不算,小区后面的一片桃林不久前刚刚采摘完,这是双流区协调胜利牧山香梨合作社捐赠种植的,由协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保底价收购,又给村民增加了一笔收入。
对口支援干部、挂职巴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建平介绍,除了菜地、光伏发电、桃林之外,搬迁居民还有多种收入渠道——草补林补资金、公益岗位收入。此外,县上成立了劳务公司,培训村民做保洁、家政等工作。以阿拥的哥哥阿扎为例,他在工地上做装修,每个月有6000元的收入,丈夫阿真做护林员每年有近5000元的收入。
在双流区的指导下,旁边的桃源地坞整村搬迁点村民还开始学习养蜂,目前已养起200多桶高原蜂。此外,还有积分超市的集体经济分红……
“增加转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双流区对口援建巴塘指挥部指挥长、挂职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黄冕介绍,为提升村民的就业能力,双流区以专家为依托,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巴塘县委党校开设了驻村夜校,由党校的双语老师和村民结对子一对一帮扶,帮他们过语言关,增加上岗技能。搬迁户此乃通过驾驶培训,如今在县城开出租车,他的妻子伍金拉姆在超市做收银员,一家人就此脱贫奔小康。
“近几年内,巴塘境内一直有大型水电开发、公路建设,正是用人的高峰期,上岗每天至少有160元的收入。”为扩大就业渠道,双流对口援建巴塘指挥部还与成都市就业局、巴塘县人社局合作,组织双流企业到巴塘招工,同时开展远程招聘。为方便他们到外地稳定就业,指挥部还在成都、双流成立联络服务组,随时解决村民在招工、上岗时遇到困难和问题。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孩子们学到技能后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谋生。”望着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小朋友,阿本脸上写满了期待。
【心声·我的对口支援历程】
双流区对口援建巴塘指挥部指挥长、挂职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黄冕:
依靠当地干部群众
充分激发援建内生动力
8月28日,黄冕叫上了亚日贡乡党委书记四朗扎巴、四川巴塘蜀丰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冬一起,驱车100多公里来到亚日贡乡察看今年的土豆生长情况。
“下一步土豆堆肥怎么办?洛珍,说说你的看法!”一群人围坐在饭桌上,黄冕趁机向坐在身边的亚日贡村村支书洛珍发话了。
为了在亚日贡乡推广种植马铃薯,黄冕来了不下五六趟。每一次来,他都有新的收获。“虽然有这么好的资源,但项目最开始却在当地推不开。”黄冕介绍,项目引进来,公司聘请了中国马铃薯育种栽培专家梁远发教授等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本以为万无一失,谁知推广却遭遇了冷眼。
原来,村民多年来已习惯种植青稞、玉米等作物,对种土豆并不“感冒”。推广困难,怎么办?黄冕带着对口支援干部和当地乡干部一起,先从村干部的工作做起,一家一户去做推广。洛珍是村上干部,就先从他们家开始示范种植。
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在锄草季,明明人手不够,当地男同胞却都袖手旁观,理由是“男人不能下地干活”。乡党委书记四朗扎巴就跑到地头亲自示范锄草。“我就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我也是男人,我都可以锄草,哪个说的男人不能下地呢?”扎巴书记现场一番带动,老乡这才纷纷下地锄起草来。
两年多的对口支援,黄冕跑过了对口联系乡的每一个村落,他深知把当地干部、群众发动起来,往往比对口支援干部剃头挑子一头热效果好。所以这次,他也要专门问问洛珍对改良堆肥有什么看法。
“堆肥有什么作用?要不要花钱?”呷了一口酒,洛珍的脸上添了一丝红晕。他详细地问起了堆肥的技术细节,还特意问到堆肥会不会用药。在得知这是天然发酵无公害后,洛珍才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还表示,将动员村里老百姓一起,学习堆肥发酵。
对于黄冕和他的队员,洛珍打心底里佩服。从最开始的冷眼相看到如今把他们迎为座上宾,洛珍说:“对口支援干部都这么用力了,我们自己更要争气,把贫困帽子永远摘下!”
发动当地干部群众力量,带领村民从跟着看,到跟着干。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只有充分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才能取得好的援建效果。”黄冕深有感触地说。
【对口支援·实事说话】
8年高质量完成
各类援建项目261个
自2012年起对口援建巴塘县至今,双流区先后派出4批工作队,264名干部人才入驻巴塘,共计投入财政资金2.52亿元,筹集社会资金近亿元,高质量完成各类援建项目261个,有效助推巴塘脱贫摘帽。
在住房保障方面,先后援助巴塘地巫、甲英2乡6村易地整村搬迁,打造“桃源地坞”“桃蹊甲英”2个安置新村,惠及群众206户、987人。
在教育医疗方面,先后捐建和改造中小学(幼儿园)6所,培训校(园)长200人次、教师1万人次;帮助成立州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捐助诊疗设备和医用车辆,建成3个特色科室;新建标准化卫生院5所,待产点2个;帮助巴塘县人民医院、中藏医院和妇计中心完成等级评审验收;为4.7万人次贫困人口购买农村医疗保险。 “传、帮、带”教授巴塘医生50名,培训医护1.2万人次。
在发展产业方面,先后实施“巴塘院子”特色示范民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扶贫项目,帮助引进“高原鲜蔬菜基地”“3180扶贫山泉水厂”“蛟龙游乐园”等产业扶贫项目10个,扶持成立合作社9个,引领实施“胭脂脆桃”种植基地40余亩、“果草畜蜂”生态农业400余亩。惠及全县106个村2万余人。
在基础建设方面,先后新建和改造各类基础设施项目120个。其中,新建乡村道路200余公里,公交站牌48个;为7乡和5个村分别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生态厕所3个;援建巴塘县鹏城图书馆和巴塘融媒体中心信息网络提升工程;建成党群服务中心4个……
2018年以来,双流区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前线指挥部在全省援建队伍中,唯一被评为省、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记者手记】
真情援建不留死角
援建路上格桑花开
翻越4700余米的垭口,汽车在180度的回头弯反复盘旋,刚开始还有说有笑的一车人,此时都紧闭双眼,在左扑右倒的起伏中强忍高原反应引起的不适。行经魔鬼路段,连续一个多小时的下坡使刹车发烫到失灵,只能紧急停靠路边泼水降温。冬季结冰,就要从另外一条路绕行,早上出发,天黑才能到……
这样的路,对口支援干部每个月要跑一两趟。产业基地为什么选这么远?正如黄冕的理解——越是偏远的地区,往往贫困度越高,他们同时也是最需要发展的地区。只有对口支援干部多跑路,才能把产业的触角延伸到大山的最深处,才能推动脱贫攻坚下深水。援藏,不是来当过客,更不是来镀金,只有真正把老百姓带富了,对口支援干部的付出才有意义。
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对口支援干部不辞辛劳,翻越数百公里,只因远山里有藏族同胞期盼的眼神,一句“噶真切”(谢谢)便化解了沿途所有的疲惫。
两年多来,双流援巴工作队在双流区委、区政府,巴塘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走遍巴塘所有乡,实地调研产业发展情况,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稳定这两个脱贫“牛鼻子”,推动一个个项目实施,促进一个个家庭就业,真情援建不留死角,浇灌出援建路上的格桑花开。 本报记者 沈山 陈方耀 摄影 钱虹辰
原标题:跨出深山住进新居 这日子,比酥油茶还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