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充分发挥文化扶贫的“三吸”效应

2020-11-07 22:33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谭希   责任编辑: 马兰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四川多地结合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出了独具特色文化扶贫之路。11月5日,“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四川站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启动。

文化是对扶贫的“深耕”。贫困地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往往具有浓郁的乡愁、多彩的民俗、独特的非遗,文化扶贫就是要“深耕”乡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使其产生更好的吸金、吸睛、吸粉效应。

激活乡土文化,充分发挥“吸金”效应。文化是一种“乡愁”,乡土文化对旅游发展、脱贫攻坚具有“催化”作用。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随着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简单的“游山玩水”已无法满足游客需要,感受文化内涵成为更多人的追求。因此要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用乡土文化为旅游业发展铸“魂”。在四川永昌镇精品农业公园,精品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借助传统的赶集文化打造特色集市,猕猴桃产业方兴未艾,农民增收步伐加快,这就是用乡土文化“吸金”的典型代表。我们要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丰富旅游的内涵,挖掘乡趣、乡愁、乡韵,让产业在文化的滋润下更加“迷人”,进一步释放“吸金”效应。

挖掘民俗文化,充分发挥“吸睛”效应。“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对于脱贫攻坚更是具有“吸睛”作用。四川省是多民族融合的大省,巴蜀先民创造的民俗文化资源底蕴深厚、魅力独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密码,如民族服饰、饮食文化、传统表演等,这些都是脱贫攻坚可以利用的资源,要通过深度挖掘,推动特色文化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藏羌彝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开发一批乡土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歌舞表演、影视作品、文体活动等形式呈现,提升景区、村寨、线路、剧目的文化魅力,以此吸引眼球,提升人气,让群众在参与表演中增收,进一步鼓起“钱袋子”。

传承非遗文化,充分发挥“吸粉”效应。“非遗”是文化“活”的灵魂,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圈粉”,还能“涨粉”。加大非遗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力度,就能实现扶贫就业、文化振兴、脱贫增收的多赢。就拿四川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多声部、羌笛、口弦等,就“吸粉”无数,而颇具特色的羌绣、草编、竹编、马槽酒等,成了游客争相抢购的“网红”产品。我们要让“非遗”作品与市场对接,“非遗”传承与贫困户脱贫攻坚对接,扶持非遗工坊进行产品创意创新设计,使之再现、再造、再生,大力推进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并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好电商、直播平台,让非遗“老手艺”焕发脱贫“新动力”。(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