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在绵阳、阿坝,看见文化能为脱贫攻坚做什么

2020-11-09 16:42   来源: 川观新闻   编辑: 谭希   责任编辑: 马兰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文化能为脱贫攻坚做什么?悠久的历史积累和多元的民族聚居,为四川带来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如何唤醒各地的文化资源,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全省多地积极探索、广泛实践,通过非遗传承保护、文旅综合开发等形式,既留住乡愁,又致富一方。

11月5日至7日,“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四川站来到绵阳市北川县、安州区,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等地,探访当地文化扶贫工作成效。本次网络主题传播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承办,四川站的活动由四川省委网信办协办,绵阳市委网信办、阿坝州委网信办和四川日报全媒体组织实施。

在非遗保护传承中开辟脱贫致富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的羌族,广泛分布在四川阿坝州和绵阳市等地,羌绣、羌笛、羌茶、口弦、羌族多声部等带有鲜明羌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推进当地贫困村脱贫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吴红向记者介绍羌茶制作工艺

北川县曲山镇唐家山村的吴红,是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茶手工制作传承人。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吴红的丈夫和儿子不幸遇难。从痛失至亲的悲痛中平复之后,养殖户吴红重新认识了生活与家乡,“地震发生时,是一棵被连根拔起的茶树救了我,我决定从头开始,学习手工制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感恩’。我也想通过制茶,来带动乡亲们致富。”

吴红的羌茶以当地百年以上的高山野茶为原材料,通过传统的羌茶工艺纯手工制作。严格的质量把关和附着其上的羌文化特点,使吴红的手工茶很快打开了销路。2010年10月,怀着感恩之心的吴红,发起成立了振兴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村民参与手工茶的制作与销售,通过入股,村民每年还能获得1000元分红。截至2019年底,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0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化29户,恢复老茶园(也就是古树茶)1500余亩,解决贫困户就业人员12人。在2018年底,合作社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直接增收金额达15万元以上。

李兴秀的羌绣传习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市级非遗“花庙土陶”传承人邓忠华通过土陶制作,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70个,其中有20多位来自贫困户家庭,10多位残疾人,一对残疾夫妇每月收入1万元左右。在阿坝州茂县,国家级非遗“羌绣”传承李兴秀成立了茂县兴绣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妇女就业,许多学员一天就能挣五六百元。“绵阳和阿坝的非遗传承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了非遗对当代社会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保护的问题,还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郭桂玲表示。

在文旅综合开发中实现家门口奔康

目前,文旅融合已成为各地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共识和重要方向,各地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发现当地旅游潜能。“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取得和以前出门务工一样的收入”,是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11月7日上午9点,伴随着三声铳响,阿坝州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了隆重的开城仪式,身着民族盛装的当地羌族百姓跳起欢快的沙朗,威严的羌兵分列台阶两侧,释比引领队伍拾阶而上,羌王和王妃在城门口向八方游客招手示意。“这是模仿古代羌王迎接贵客时的仪式,参与表演的人员全部是古羌城员工。自2013年中国古羌城建成以来,每天都会在这里举行一次。”中国古羌城讲解员高礼芝告诉记者。

汶川大地震中,羌族聚居区受损严重。震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当地规划建设了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的中国古羌城,在展示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的同时,吸纳周边居民就业。其中,中国羌族博物馆,拥有近万件古羌珍贵文物藏品,313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成为游客了解羌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场所。

吸收当地就业是中国古羌城的另一重使命。高礼芝告诉记者,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羌族文化、旅游服务等技能培训,中国古羌城自建成以来,共吸纳了近千人就业,部分员工离职后仍继续从事相关行业。在目前的近600名员工中,有400多位来自当地贫困户、低保户家庭,他们每年从中国古羌城的工作中能收入2万元左右。

石椅羌寨

同样在茂县,省委网信办的定点扶贫项目已于2019年收官,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8人全部实现脱贫。通过充分挖掘当地自然和民族旅游元素,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的石椅羌寨,年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包括4户贫困户在内的全村104户345人增收,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5000余元;安州区桑枣镇齐心村以开发“枣皮走廊·蝴蝶谷”景区旅游为契机,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00余人,截至2019年,该村人均劳务工资、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已达到2.2万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