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怎么“融”?活资源 美乡村 强产业

成都日报 2021-10-29 07:40

对成渝两地的群众来说,“城乡融合”这个词早已不陌生。作为西部人口最多、市场要素最充分、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成渝地区多年来承担了国家许多重大改革的试点示范任务,积极探索实践,在农业农村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成都西部片区和重庆西部片区还同时被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其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对“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再强调、再深化。

国家战略,时不我待。城乡融合“融”什么?如何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对此,记者走访了成渝两地的相关部门、专家,看看“任务书”如何变成“施工图”。

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看目标

温江郫都等8个区(市)县

202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提高到13万元/人

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最鲜明的特质正是超大城市的“联城带乡”,最显著的优势是城乡统筹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兼对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盛毅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区域发展迈上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最终目的是建设高品质宜居地。“目前两地紧紧围绕提高要素流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开展联合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各地各部门需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合作经验,不断创新探索,为西部乃至全国贡献建设高品质宜居生活地的‘成渝经验’。”

在此之前,成都曾是国家确定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多年的纵深推进下,城乡融合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十二五”末增长1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432元、增长近5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89∶1缩小到1.84∶1,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8项改革成果被国家部委推广,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100项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城乡一体覆盖。

在今年6月出台的《四川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今后一段时期的成都城乡融合有了数字化标准:到2025年,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形成,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基本建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成都西部地区温江郫都等8个区(市)县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7%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3万元/人,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6∶1左右,通过探索实践,把试验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价值转化先行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典范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系统集成区。

看路径

要素自由流动 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

今年9月,一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暨现代农业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现场,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成都农商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分别与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等2个国家级、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85亿元。

这是成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能力和水平的举措之一。自2015年7月成都获批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这样的创新活动已经举办了多次。截至2021年7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6837亿元,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余额87亿元、累计发放额242亿元;全市政策性农险实现签单保费6亿元,理赔9.58万户3.15亿元,为全市提供风险保障1107亿元。

在成都城乡融合探索中,“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仅仅是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的举措之一。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将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加快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将放宽城市落户限制,畅通落户渠道,提高落户便利性,鼓励非城镇户籍的居住证持有人落户城镇。

“我们还将探索积分入户政策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倾斜,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已落户人口向郊区新城、产业功能区、特色镇有序转移。探索人口跨区域流动引导机制。鼓励试验区富余劳动力向成都东部新区等区域有序流动。”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在放宽城市落户限制的同时,《实施方案》还对建立健全城镇人口入乡机制做出了安排,全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攻坚行动”,鼓励和引导城镇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提升乡村宜居宜业品质,增强乡村的人口吸引力。

关键词: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成都市派驻到彭州担任乡村规划师的韩章尧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本子,上面记载着她为成都乡村描绘的一幅幅蓝图。而她脚下的农村大地,茂林修竹、民居掩映,仿佛一张张草图从本子中跃出,变成了城里人羡慕的新农村。

像韩章尧这样活跃在成都乡村的规划师,成都市已先后派出了9批。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别样力量,他们的使命正是努力将成都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整个成都乡村规划管理“满覆盖”。

在推动城乡一体规划上,《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对此,成都市将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具体来说,要优化郫都、温江城市副中心和6个郊区新城功能,预留生态廊道建设空间,强化城市节点间交通、信息、文化等网络化联系,系统构建“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四级城镇体系,通过营造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郊野、城市街区、人文成都等公园场景,塑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

针对《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市将围绕全面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大力实施经济强县(市)培育工程,合理引导主导产业项目分类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产业公共服务水平高的近郊区功能区布局;同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优质化发展,大力培育多元化市场化投资运营主体;同时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均衡、可及。

关键词: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依托相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培育高品质特色小镇,着力发展优势主导特色产业。优化提升美丽乡村和各类农业园区,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这是《规划纲要》对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阐述。

对此,北京大学乡村振兴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有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就是朝向三产化的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城乡资源对接,以及三产结合发展,就意味着它形成了不同产业层次的增加值,实现城乡两个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

今年5月21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重庆共同签署《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共同实施十大举措,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依据协议,川渝两地将通过共建国家优质高产高效粮油保障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国家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优质蔬菜产业带、长江上游柑橘(柠檬)产业带、全国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带、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国家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以及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事项支持“十大举措”,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强化重庆与成都“双核”引领,着力建设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先行区、国家重要农产品战略保障基地、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而对成都来说,聚焦农商文旅体融合,健全三次产业跨界发展机制,更是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法宝”。

坚持以农业为本底,成都不断推动乡村绿道串联特色镇街、贯通川西林盘、链接大地景观,构建“农业+商贸”“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康体”等多种融合新模式,有机植入乡村民宿、特色餐饮、运动休闲、健康养老、会展演出等新经济新业态,推动形成“核心IP+特色村镇+餐饮住宿+文创产品研产销”融合的农商文旅体产业链。

成渝连线

11个方面深入探索

重庆城乡融合这么做

双城闪耀,潮涌成渝。就在成都市积极学习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努力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成渝双圈”中的另一个极核——重庆有什么思路和举措?记者专程走访了重庆发改、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

“和成都一样,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是重庆市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着力点。”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试验区将聚焦11个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包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

据悉,2022年至2025年,试验区将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形成,城乡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基本建立,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试验区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本报记者 陈泳  制图 江蕊松

原标题:城乡融合怎么“融”?活资源 美乡村 强产业

编辑: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