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看成都 探寻新质生产力“密码”
蜂鸟智造智能硬件中试平台
2月1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在首站成都的调研行走中,采访团来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四川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和兴隆湖实验室,详细了解成都如何建好平台,打通从“书架”到“货架”的渠道,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个中试平台助力超200个项目实现产业化
昨日上午,采访团走进高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的展厅内,全球首款呼吸式捕蚊机、洗烘一体的洗衣机、便携式投影仪等多项中试成果映入眼帘。
据悉,拥有智能硬件项目孵化、转化基因的蜂鸟智造成立于2018年,主要瞄准商用服务机器人、消费电子、智慧停车、医疗设备等赛道,可以提供专业的产品设计、样机制造、中试熟化、供应链设计等服务,其“中试+孵化+投资”的科技服务体系正日趋完善。
自启动运营以来,蜂鸟智造已为上百家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提供服务,推动200多个科研项目实现产业化。“我们与四川省建科院合作,从应用场景逆向研发硬件产品,助力打造智慧工地……”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勇指着一个个从这里完成中试熟化的创新产品如数家珍。
从2000多平方米的中试基地起步,蜂鸟智造一步步“成长”壮大,科技服务能力与日俱增。同时,也正积极探索着“中试+”的更多可能性。“围绕概念验证、中试,我们还在探索如何联合持有知识产权等多种模式,与项目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源协同。”在田勇看来,这也预示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干劲做好中试这个行业!”田勇直言,成都的支持政策非常接地气,这对于市场化运营的中试平台来说,切实解决了平台的部分运营成本,也对未来发展“心中有数”。“如今,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成都各领域的中试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试平台的‘百花齐放’有助于营造更好的城市中试生态。”
以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打造数字产业全新生态
“运行五年来,鲲鹏生态孵化转化工作有序开展,鲲鹏计算产业行业应用加速渗透,鲲鹏计算产业人才生态良性发展。”四川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负责人曾强表示。
据介绍,2019年,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业务正式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上线,立足四川面向鲲鹏生态企业提供鲲鹏技术创新、产品孵化、人才培养、产品营销等服务,推动各行业应用系统向鲲鹏架构适配。2022年11月8日,正式启动了欧拉生态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成立四川鲲鹏&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共建四川基于世界一流算力技术的数字产业生态。
随着鲲鹏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鲲鹏生态中来。“过去五年,我们在公共安全、交通、教育等领域已经拥有大量成功案例。比如,为超图软件的GIS地理信息应用平台提供省级自然资源大数据管理,性能最高提升76%;为航天宏图的像素专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高分辨率影像处理性能提升40%……”曾强说。
目前,已推动建成涵盖服务器、PC、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行业应用等软硬件的鲲鹏全栈产业链,鲲鹏解决方案逐步实现行业商用;鲲鹏培训课程已覆盖省内20所院校,“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多所高校落地;为区域鲲鹏生态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产业氛围。曾强表示:“未来,我们将汇聚行业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打造四川计算产业全新生态。”
揭秘实验室里的“宝藏”
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亮相
随后,采访团来到碧波荡漾的兴隆湖畔,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光学系统开发等团队带来多项进入成果转化阶段的光电技术产品。
“这看似是一顶普通的太阳帽,但采用辐射制冷被动降温的涂层,就具有了明显的降温效果。辐射制冷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建筑、电力机柜、通信设备等不同场景,能够降低能耗20%以上,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被动降温产品的研发团队成员禹韬介绍道。
新型研发机构是推动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据了解,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在研究颠覆性光电材料、光电器件及光电系统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工作,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精准发力,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高地。”
作为推动创新策源转化的核心载体,四川加快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以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左右为核心区域,着力打造构筑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凝聚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孵化大产业的集中承载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黄雪松
摄影 魏麟潇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