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外卖吃不起 而是社区食堂更有性价比

2024-05-27 07:29  来源: 成都日报

▲在社区食堂排队就餐的年轻人

近日,位于青白江区大弯街道的一家社区食堂“火”了,两荤一素的菜品仅需11元,网友直呼“神仙价格”。自5月8日试运营以来,食堂不仅受到老年人的喜欢,更受到周边白领与年轻人的青睐,每天就餐人数超百人。大家都觉得这里不仅方便,而且好吃不贵。

社区食堂受到年轻人热捧是好事,但大量年轻人的涌入,会不会使本是为助老服务的食堂“变了味”?如何确保助老服务跟得上?对于年轻人,还会有哪些拓展服务?记者走进几家社区食堂一探究竟。

社区食堂凭实力“圈粉”

中午的食堂以年轻人居多

回锅肉、尖椒鸡、臊子蒸蛋、银耳汤……临近中午,一阵阵饭菜香从这家食堂飘出来,打菜窗口前早已排起了长队。

记者看到,中午的食堂以年轻人居多。“幸福食堂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难题,现在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吃饭,今天我打了两荤一素一饭一汤总共13元,主打一个便宜实惠,还有米线、抄手、面条可选择。”王女士是一位“00后”,就在周边企业上班,她和同事到这里就餐,是出于距离和价格的考虑。

菜价实惠,但菜品质量却一点也不马虎。“我们的菜品多样且每天都不重样,由我们公司旗下餐厅的专业厨师掌勺,保障品质与口味,同时设施设备和后厨服务,均按照餐厅级别配备,确保大家吃得香、吃得好。”工作人员表示。

“在这里吃饭就很方便,而且菜也很好吃、价格很适合。”钱小玲在大业路的一家企业工作,很多时候都会到督院社区的幸福食堂就餐,“环境跟价格比较吸引我,我单独点一份外卖价格会更贵,这里每天的菜品都不一样,选择又多、价格又便宜。”

由于附近有多个写字楼,像钱小玲这样的年轻化就餐群体是食堂的主要客源。“因为性价比高,大家都愿意选择,而且我们的菜品每日轮换,所以客人都比较满意。”社区食堂工作人员苟上林说。

延伸服务深度和广度

让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

随着大量年轻人的涌入,对初衷是“让社区居民享受更便捷的生活服务”的社区食堂会不会有影响呢?记者了解到,这些社区食堂幸福的秘诀,还在于对年龄70岁以上(含70岁)的老年居民、军人(含现役和退役军人以及优抚对象)、消防员、低保人群、残障群体提供爱心价。

“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做饭还要收拾,太麻烦了,社区食堂是很好的选择。”今年70岁的江大爷家住机场路社区,平日里和老伴两个人居住,听说有了社区食堂,偶尔不想做饭就来这里就餐,他连连称赞社区食堂办得非常好。

“我们所有的菜品都结合了营养师的建议,分为川菜和清淡两类,60岁以上的老人在享受相应优惠之后是15元钱一份,老年人就餐占到了40%左右。”据该负责人介绍,每月会选择20至30名孤寡、困难老人实行免费用餐兜底,同时添加智能设备等设施,进一步延伸社区食堂的服务深度和广度,让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

据了解,很多社区食堂都提倡老人11点半来就餐,和年轻人错开就餐时间。这似乎成了两个群体间的“默契”,“年轻人工作忙得很,12点左右午休到附近吃饭,我们当长辈的有空,就会提前到,不和年轻人抢座。”常来成龙路街道R29社区智惠食堂就餐的张大爷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不是外卖吃不起 而是社区食堂更有性价比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