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进家 延伸绿色的希望

2024-06-12 07:59  来源:成都日报  

园艺让青少年更积极地参与户外活动

杭州西湖的苏堤

高楼阳台上的绿植

成都三圣花乡的花卉市场

绿意悄然爬上了高楼的阳台,“家庭园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新爱好。这一点,在网络销售平台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近两年,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植物种子的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网购平台数据统计显示,销量比较火的种子有芫荽、小葱、西瓜、辣椒和西红柿等;种子的热销,还带火了园艺工具的销售,比如盆土、铲子、喷水壶等,甚至还包括特殊灯具、智能浇水设备、泡沫塑料箱、LED灯等更现代的设备。

也有很多人开始在自家的阳台上种植蔬菜,并且从此爱上了种植。一位居住在北京的教师说,种植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我正在尝试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而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去购买。”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说:“都市农业和阳台种植,对于都市人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减压方式。”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绿色植物的陪伴不可或缺。亲近自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园艺不仅展示自然万物之美,更融入到人们的生活。

庭植嘉树 古已有之

小小的庭院之中沐浴着雅致的清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古人造园,不只是在建造一座建筑,更是在挥洒生活的诗意,用诗意来展现一个真实又生动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的审美,在园林中以一种立体的形式完美呈现。

古人对于庭院周围植物的选择,也特别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意象。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生平最爱植柳。他不仅在隐居的田园水边广植柳树,还在堂前栽了5棵鹅黄柳,后世称其为“柳痴”,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别号“五柳先生”。

苏东坡也是一位“植树模范”。苏东坡偏爱种松,并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冈……”。后来,苏东坡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修浚西湖,筑起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后人将此堤称之为“苏堤”,留下了“苏堤春晓”的著名景观。

王安石则喜欢种竹、栽桃。他在诗歌中写道:“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驺”“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明代学者杨升庵喜欢种桂花树。他的居所位于湖畔,遍植桂树,该湖得名“桂湖”。每至金秋,“桂湖”之上绿桂成荫,十里飘香。受杨升庵影响,新都人种桂蔚然成风。

根据古籍记载,古人种树时往往喜欢选择槐、柳、榆和梧桐等并非名贵的树种,这或许与民间习俗有关。槐树具有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的象征等文化意义。在古时,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都喜欢在庭院附近种植槐树。《周礼》记载,周王的庭院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说法。意思是,左右各栽植9棵棘树,南边栽植3棵槐树。

柳树有垂柳、旱柳、杞柳等不同品种,不仅树形美观引人遐思(《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而且民间认为有祛病消灾的功效。现代科学也证明柳树林还有清除污染物和治理环境的显著作用。

榆树在先秦时已被广泛栽植,当时的人们发现榆树有救荒功能。《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将之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因为榆树有这些特殊用途,所以古时家家不忘栽上几棵榆树。榆树的果实(种子)榆荚俗称“榆钱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木甚高大,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榆钱”谐音“余钱”,古人栽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

梧桐是我国诗文记载较多的著名树种之一,在古代被视为“宜子孙”的祥木。在古诗中,梧桐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而“风吹落叶,雨滴梧桐”的景象,使梧桐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在唐诗宋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也是非常多。

阳台绿化 给绿植“安个家”

今年3月,北京市发布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广立体绿化。推进建筑物墙面、桥体、围栏、围墙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率。推进城市道路两侧中低层建筑阳台绿化、箱体绿化,鼓励过街天桥、公共空间棚架绿化。引导城市第五立面绿化,促进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物屋顶花园建设,因地制宜融合休闲游憩功能。”

专家认为,“阳台绿化”是人人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最有效的形式。“阳台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的一个趋势、一种潮流。阳台、窗台、露台绿化等是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住房条件改善,欣赏品味提升,聘请设计师在房屋整体装修过程中对阳台、窗台、露台进行园艺设计成为一种时尚。专家建议,很多城市居民家中的阳台并没有经过精心的景观设计,将众多花盆搬进去势必显得凌乱,可适当做些花架,将绿植按生长习性摆放。

在家庭绿化布置方面,“线状布置”和“立体布置”是较为常见的两种方法。“线状布置”是将盆栽整齐地排列成线的一种放置形式,其特点是均齐的围边可以作隔断和构成图案。如过道的两边用盆栽作线状围边;餐厅内屏风式的花架作线形分隔;用吊兰悬吊在空中,或置于组合柜顶端拐角处,与地面植物产生呼应关系。“立体布置”是将绿化形成点、线、面综合构成的混合布局。经过大小搭配、点面结合,从而突出主题。立体布置需要考虑一定的背景,要与家居的墙壁、家具及大面积的布饰相配。

除了赏心悦目的功效之外,家庭绿化还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有研究表明,在夏季,表面有植物覆盖的建筑,可平均降温1.1℃~3.2℃,增湿2%~10%,叶层越厚降温效果越明显。此外,立体绿化模式还可以显著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室内平均飘尘含量大幅下降。

对于种植绿植种类的选择,专家推荐可以选养一些喜光照、耐干燥、耐湿热的花木盆栽。如迎春、月季、石榴、杜鹃花、茶花、君子兰、太阳花、天竺葵等,其中月季花是不错的选择。月季的品种多,一年的花期又有好几季,观赏效果好,也容易繁殖,即便放在室外也能过冬。爱观果的人可盆养金橘、四季橘、石榴,以及形态奇特的仙人球、仙人掌等多肉植物。喜爱观叶植物的,也可养上几盆松、柏、铁树等常绿花木。种植了盆栽葡萄、金银花等攀缘植物的家庭,可以在这些盆栽上架竹棚绳索,有意让它延伸成网状,可以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园艺与健康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园艺除了能够美化城市和改善生态环境,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园艺还是一项很好的休闲运动,拖曳材料、翻动肥土、挖洞和清扫落叶等都需要牵动整个身体,活动涉及弯曲、抬起、伸手、拉伸等动作,可以很好地伸展并增强肌肉,加强骨骼并扩展柔韧性。园艺活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消耗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等。

“园艺是一种奇妙的药,每一分的投入都能获得多方面的回报。”园艺还可以带给人们诸多健康的好处。

其一,园艺可以让人们摆脱孤独。从事园艺的人喜欢自然,亲近自然。爱好园艺的邻里之间互相交流,有说不完的话题;甚至可以加入园艺爱好者的各种趣缘社群,提高园艺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其二,园艺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园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积极地参与户外活动,从而远离电脑、电视、其他电子设备,同时让孩子们更多了解自然和野外动植物等知识。尝试户外活动和劳作也会帮助孩子们增加运动量、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清新的自然。

其三,园艺有明显的精神减压效果。

荷兰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园艺能有效降低脑中的荷尔蒙皮质醇(一种产生压力的激素)水平,而过高的荷尔蒙皮质醇对于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会产生干扰作用,还会造成肥胖、血压升高等副作用。研究发现,从事园艺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较快地降低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园艺中涉及多次的重复活动,比如除草、清理等活动对于脑力活动有镇定作用;同时,园艺能够让人们产生成就感,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大有益处。

专家说:“一畦花草可以引来蜜蜂和蝴蝶,种花养草,即使是在家里养几盆花,也会让你和自然亲密互动。”

随着2024成都世园会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绿植爱好者走进花卉园艺市场。“最近我接待了不少因世园会前来的顾客。他们逛完世园会展园之后,想到花卉市场买同款鲜花!还有外地园艺爱好者,抱着学习交流的心态到这里来选购。”一位成都三圣花乡花卉市场的鲜花店店主这样表示。

编辑:邓思璐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