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应急广播建设的“四川模式”
▲双流区应急广播平台
从灾前预警到灾中救援,再到灾后安抚,各地应急广播系统的生动实践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30日,全国应急广播现场会暨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4年)专项行动总结会在成都召开。据了解,此次大会旨在总结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4年)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加快构建“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综合覆盖、安全可靠、精准高效”的应急广播体系,提升应急广播服务能力。据悉,从2013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在四川开展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试点,通过10余年建设实践,构建起五级贯通、精准高效的一张“三多一高”全省应急广播网,探索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广电管理、社会共享”的高质量、可持续应急广播建设“四川模式”。
全省已建成4.62万个村村响广播系统
四川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如何最大程度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如何提高最后一公里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广播凭借其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抗损毁能力强等优势,在加强灾害预警、发布权威信息、协调救援指挥、灾后心理重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回顾四川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持续走向深入的这10余年,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在四川开展应急广播建设试点;2014年,正式启动四川应急广播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作用发挥,积极服务防汛减灾救灾工作,应急广播建设写入省委全会文件以及全省“十四五”规划文件。
10余年来,四川已建成省级应急广播平台1个、市级平台4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62个、村村响广播系统4.62万个,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安抚群众、指导救援。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四川应急广播平台转发实时预警信息10158条(其中红色预警143条、橙色预警2207条、黄色预警6362条、蓝色预警1446条),通过有线电视渠道发布应急提醒信息1000余条(次),帮助动员转移受灾群众30000余名。
成都应急广播平台覆盖近百个乡镇、近千个村社
成都目前已建成7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覆盖近百个乡镇、近千个村社,接入省、市应急广播平台联网运行。全市应急广播乡、村级发布平台建成1267个;安设应急大喇叭和音柱1.6万余个;广播村村响终端1万余个。各区(市)县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优势,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利用应急广播开展防灾减灾、基层社区治理和宣传工作。2024年,我市新津、温江、都江堰、蒲江4个区(市)县启动开展新一轮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平台建设,一期建设的投入经费超过1500万元。
2020年8月16日,受强降雨影响,国家4A级景区黄龙溪古镇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洪灾,加上锦江上游和鹿溪河上游来水迅猛,古镇出现严重内涝。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双流区应急广播闻“汛”而动,黄龙溪境内111个应急广播终端第一时间播放撤离古镇的信息,成为防汛救灾的“生力军”,听到广播后,3000余名居民、居家养老人员和旅客安全撤离,没有出现一例伤亡。2024年汛期,仅黄龙溪古镇应急广播就播出防风、防雨、防雷电、防崩塌等各类安全科普提醒3000余条(次),切实将应急信息精准高效传达给人民群众,有效助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7月24日,由于都江堰上游雨势较大,金堂县迎来上游首次开闸放水,官仓街道清江场镇地势低,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各位村民,请按社区工作人员引领,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应急广播中传来官仓街道荣华社区相关负责人的声音。入汛以来,官仓街道共计播放气象、地灾科普信息100余(次),播发暴雨预警信息8次,转发防汛、防溺水科普信息50余条,安排应急抢险队12支,182人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帮助低洼区群众转移、群众农作物抢收、生活物资搬运,用最快时间转移低洼区群众966人。通过应急广播汛前预警,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做到全覆盖、人员无遗漏,为避灾赢得更多时间。
2020年底,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建成投入运行,与省、市相关部门应急信息平台和区(市)县应急广播平台实现对接,持续开展应急信息接收和发布。截至2024年6月,平台共发布应急信息10000余条,发布应急科普音频节目200余条,成都应急广播公众号发布原创推文150余条。2023年,成华区双林社区建成我市首个“城市应急广播示范区”,应急智慧音柱覆盖整个辖区院落,自带地震预警倒计时等功能,为社区日常治理工作提供了便捷手段。2024年,第二个示范社区将在成华区三街坊社区落地实施。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调频“91.4MHz”)为成都市应急广播频率,推出周播节目《应急发声》,与应急、气象、水务、环保等部门合作,生产直播节目、短视频、图文、短音频、公益广告等,普及应急知识,增强市民应急意识。疫情期间,策划推出“心理加油站”节目,阅读、点击量接近2000万,为成都市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都今年通过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支持,将在全市重点景区建立260个“应急广播+感知源”系统,并接入智慧文旅平台,通过几年的持续布局,实现自然灾害高危易发景区和人流密集景区应急广播全覆盖,达到看得见、听得到、叫得应,有效服务于景区管理和社会治理,维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主办方供图
原标题:探索应急广播建设的“四川模式”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