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集中“充电”收获了什么?
成都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着力?
着眼增强战略牵引力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抓紧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把国家战略赋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势能。
着眼增强发展竞争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坚定不移壮大县域经济、抓好产业园区、搞活民营企业、做强国有企业,加快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
着眼增强创新驱动力
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支持创新主体创新创造,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引育各类人才来蓉创业,推动要素资源不断集聚,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着眼增强开放引领力
加快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大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着力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载体,持续深化对外交流交往,不断提升全球通达能力、链接能力、配置能力、服务能力。
着眼增强基层支撑力
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深化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持续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名片,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赋能,不断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12月20日上午,全市局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正式结业。
这场为期3天的读书班上,大家学到了什么?接下来准备如何干?如何把这些“充电”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场内外,学员们纷纷分享心得体会,交流践行计划。
谈收获
“关键少数”带头武装头脑
“赶考”路上击鼓催征
“非常及时、十分必要。”在谈到本次读书班的意义时,龙泉驿区委书记邱向东说,岁末年初,正是全市上下奋力冲刺年度收官之战的关键时刻,市委专门抽出3天宝贵时间,为我们量身定制了一场思想大餐,非常受用、十分解渴。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读书班,目的在于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的部署安排,帮助全市局级主要负责同志这些“关键少数”,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再深化、思想再提升、行动再动员。
深化了哪些认识?“更加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增强了对成都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全局认识。”双流区委书记欧昭表示,课堂上,专家系统全面阐明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深刻理解成都改革往哪儿、怎么改等重大课题,对下一步工作也更加有信心。
思想再提升,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不懈动力和更大底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杨俊表示,读书班的专家授课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迫切的现实需要,让人豁然开朗,这既是一次理念的大革新,又启发我们找到工作的“破题”之法,更加坚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一次动员令。思想的交流碰撞,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是一堂内容丰富的实践指导课,我们从中细细消化吸收‘养分’。”成都环境集团董事长张雄正表示,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专题辅导和分组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重点、思路和方法,这些学习成果,带领广大领导干部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
划重点
破解高质量发展“成长的烦恼”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本次读书班上,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抓手。重点和抓手是什么?首先是着眼增强战略牵引力,始终把主动服务大局作为使命责任。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都国际铁路港,担负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历史使命。”青白江区委书记王林说,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要进一步拓宽通道,除了在国际班列的开通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提升,近期还计划开通海港的运行。围绕做大做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谋深谋实建设规模、发展重点,明确发展增速目标,强化综合评价,努力实现产业规模提质倍增、经开区排名竞进争先,把青白江区打造为成都国际陆港门户枢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
着眼增强发展竞争力,始终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詹庆表示,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克服发展中的“两难”“多难”问题,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园区,坚定落实“抓产业就要抓园区”,紧紧围绕产业园区综合体制改革,着力在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上攻坚突破;充分发挥产业承载空间优势以及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机制优势,加快推进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申建、成都天府国际综合保税区获批,建强天府奥体公园,持续做强临空经济,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加快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成华区委书记袁顺明表示,成华区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加紧整合优化国资国企和项目、招商等相关政策,围绕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抓实升规入统、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打造天府动漫城等一批文体旅商消费和高科技展演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推动百联奥特莱斯广场等124个项目落地开工、龙潭寺东站TOD文商综合体等141个项目多投快建。
如何着眼增强创新驱动力,把全面激发活力作为关键所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表示,我们要向创新要方法,向改革要效率。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与教育、人才良性循环。
如何推动千千万万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永看来,要聚焦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支持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转向应用场。“市科协将常态化举办科学家与产业、企业的对接活动,发布科研项目、对接科研机构、概念验证中心验证、实施产业孵化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全流程,促进外地的一些项目在成都落地。”杨永表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支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泉。”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表示,将从深化人才评价放权赋能、推动高层次人才靶向引育、推动技能培育平台提档升级3方面持续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向符合条件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推出留(来)蓉资助、托举计划、结对行动等新举措,定期发布重点产业园区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清单,探索以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为支撑的共建共享育人机制。”
着眼增强开放引领力,始终把对内对外开放作为支撑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开放是双向开放。”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张金泉认为,一方面要把成都造、成都品牌推向世界,另一方面也要吸收借鉴全世界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所以,需要更高的市场开放度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让内循环、外循环有效地迸发。他坦言,成都的市场准入环境、消费体验环境、权利维护环境等一系列制度还不甚成熟。下一步,将和有关部门一起,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把影响国际人士到成都生活创业、学习各方面的卡点打通,把成都的国际影响力美誉度打得更响。
着眼增强基层支撑力,始终把夯基固本赋能作为鲜明导向。“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市应急局局长张明表示,将瞄准安全在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打好应急管理领域改革组合拳,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围绕服务“立园满园”,出台服务保障产业园区高水平安全发展措施,开通入园化工危化品建设项目的审查绿色通道;围绕深化隐患治理和综合建设体系改革攻坚,深化城市安全风险综合检测运行平台的试点建设和实战应用。
如何持续加大民生领域的改革力度?“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市民政局局长王宏斌表示,将建设不少于40个复合型开放型养老服务机构,推动机构服务与社区、居家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城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五级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农村县有失能照护养老院、镇有区域养老服务院、村有养老服务互助点的三级服务体系建设。
方法论
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组合拳”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举行全市局级领导读书班的目的在于以学促干、学以致用。如何将学习成果转化好、运用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添新彩?
抓住“关键少数”。“工作要抓出成效,就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市局级主要负责同志大多是各地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只有他们领会精神到位、敢于担当、履职尽责,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才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守正创新,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按照传统方式,会有很多‘肠梗阻’,碰到很多‘瓶颈’。”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表示,要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进一步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和着力点,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认真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擦亮“三遗之城”的金字招牌,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天府粮仓精华灌区。
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王仕彬来说,明年的工作既要用改革的办法,又要有创新的思维。“以改革的办法推动全域增绿提质,以项目吸引资本参与龙泉山的保护,以活动形式来深化义务植树的内容。”同时,以创新思维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充分挖掘龙泉山特有的桃花节、杏花节、樱花节等特色及其活动释放生态空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计划启动龙泉山森林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努力探索技术与数据融合创新应用,激发农业数据要素投入。
如何树牢系统思维、增强全局观念?“我们帮搭台,你们唱好戏。”市贸促会(市博览局)会长(局长)潘雪松透露,明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更名为汉诺威成都工业博览会。在工业博览会上,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会实现更多的展览展示和经贸交流。“我们围绕产业招展办展,积极对接有强烈意愿参展的单位,在海外组展,把成都的优势产业都带出去,为产业发展作贡献。”
“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勇表示,旗帜鲜明服务好地方、服务好产业、服务好园区、服务好企业、服务好项目。比如在服务产业上,支持开辟绿色低碳产业绿色通道,大力培育低碳优势产业链主企业,推动“两高”企业深度治理和传统行业提质转型,支持清洁能源替代,开展垃圾发电厂深度治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认证体系。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