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正文

志愿服务 小事做起 大爱暖城

2015-04-16 09:58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昨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明办等多家单位举办的“快乐阅读 农村孩子梦想书架计划”活动启动,引来成都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看了报道,特别想把儿子看过的书,送到农村去。”“我们这里也有很多书,我看完了也想捐赠出来……”

哪里有献爱心的活动,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这些现象仅仅是成都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在玉林东路社区,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引来更多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在西北桥社区,20多位居民自发资助一位院子里的困难住户;在成都的交通干道路口,身着鲜艳颜色背心的交通志愿者维持着路口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秩序……

根据最新统计,截至昨日下午5点,成都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多达1388072人,志愿服务队伍达15000多支,每10个成都人中就有1个是注册志愿者。在刚取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成都,志愿者早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发光发热。

为保障和鼓励志愿服务,成都市还立足民生需求,以专业化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工作思路,搭建了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等平台,着重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昨日,记者走近两位志愿服务“名人”——2014年“四川十大最美志愿者”曹鲁和玉林北街7号院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定璪,他们点点滴滴的小故事中闪耀着的正是我市近139万志愿者的星光。

玉林北街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定璪

志愿服务

是78岁的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玉林东路社区,有这样一位出了名的老年志愿者王定璪,在她的带领下,一支老年志愿服务队脱颖而出。担任志愿者8年以来,她淘过沟渠、捐助救灾,发动志愿者为院内去世的28位老人志愿守灵。从一人“单干”到全院志愿“总动员”,王婆婆说,她早已把志愿服务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能活多久,她就会为他们的院子服务多久。

打扫院落 已坚持了8年

昨日上午11点,成都阳光灿烂,记者找到王定璪时,她正拿起抹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玉林北街7号院内的电表箱。“小邓,这里擦仔细点哦,可不能马虎。”王定璪边擦边给其他志愿者说。慈眉善目、容光焕发……虽是78岁高龄,但王定璪却显得精气神十足,谈话之间,让人感觉格外亲切。半个小时后,在王定璪等多位志愿者的努力下,整个院子变得整洁干净。“我们每天坚持打扫院子,不知不觉就已经8年了。”王定璪告诉记者,从2007年当志愿者开始,她就一直没后悔过这个决定。

“2007年,玉林北街7号院还没改造时,地面坑洼不平,下水道经常堵塞。”据王定璪回忆,那年的8月,连着几天暴雨,窨井盖处水漫很高,在院子里发出阵阵恶臭,让居民苦不堪言。“我是院子里的一员,我有责任去解决这个问题。”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定璪组织居民集资,请来了通下水道的工人,她自己也亲自挽起袖子,清理污泥。“当时我70岁了,老伴看到我这样都替我捏把汗。”王婆婆笑着说,自己确实没管那么多,只想着尽快解决问题。在王婆婆的努力下,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从那以后,她正式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志愿服务 带领大家齐参与

王婆婆平时没事就在院子里转转,打扫卫生,为居民解决问题,在她的感染下,院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志愿服务中来,在2010年,玉林北街7号院成立了一支老年志愿服务队。王婆婆担任队长。“我们是个老小区,院子里很多老人,这8年来,我送走了其中的28位。”说到这里,王婆婆的话语中带着些哽咽,每送走一位老人,我们会志愿集资,为逝者送去花圈等丧葬品,大家也自发地去轮班守夜。

今年4月6日下午,院子里的杨奶奶得病走了。“她只有一个女儿,还在外地,一时赶不回来。”王婆婆组织志愿者们自发地为她集资买了花圈,并轮流排班为她守夜。王婆婆也连续两天熬到凌晨。“婆婆你年纪大了,不要熬夜了嘛,自己的身体要紧。”院子里的年轻志愿者劝着王婆婆。“没事的,我一会儿就回去。”谁知道,王婆婆的这个“一会儿”又是半个小时。“每送走一位邻居,我的心里也很难过。”王婆婆说,院子里的老住户越来越少,她能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做点什么。

王婆婆今年已经78岁了,很多人都劝她休息,但是只要居民有问题,她就会马上过问。“志愿服务早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挨了打骂也依然要干下去。”王婆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志愿服务的理解。

上一页 1 2下一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小事 大爱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