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四川古籍修复师修书像绣花 全省不到50人

2015-04-25 08:56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泛黄的书页千疮百孔,对着窗外的阳光斑斑点点,残破的页面好像一碰就会碎掉。

古籍修复全靠一双巧手,棕刷、喷壶、锤子、尺子、镊子、毛笔等工具让人眼花缭乱。每一样工具,古籍修复师都能熟练运用。

  蔡鑫所在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里,常备了几十种仿古纸,最贵纸张一刀高达数千元,为的就是修旧如旧。

古籍最常见的损坏有虫蛀、鼠啮、霉蚀、粘连、酸化、老化等,传统修复方法主要是用纸张和糨糊手工修补。修复通常要经过揭、脱、补、托、裱、衬等工序。

  修复的补口必须在2mm以内,常年这样精雕细琢的工作,不少修复师的视力严重下降。

  来自合江县法王寺的《龙藏经》破损严重,修复师用起子翻动书页。

鬃刷、针锥、竹起子、喷壶……屏住呼吸,手指飞舞间,犹如外科医生一般,让斑驳的古书重获新生。他们是用双手与时间赛跑,抢救古籍羸弱生命的古籍修复师。全省古籍修复师不到50人,由于四川气候潮湿,古籍脆化严重,这么多的古籍文献,按照现有修复进度,四川的破损古籍,1000年也修复不完。

修复古籍

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谷雨前后的成都变得炙热起来,午后热辣的空气让人有些心神不宁。90后古籍修复师蔡鑫,安静地坐在成都博物馆文保楼3楼的工作台前,他的面前是一册清朝同治年间刊印的乾隆汉文版《大藏经》。泛黄的书页千疮百孔,对着窗外的阳光斑斑点点,残破的页面好像一碰就会碎掉。蔡鑫小心翼翼地用毛笔蘸上特制的糨糊,刷在破损的位置上,将专门的补纸贴在上面,抚平后,再将多余的纸小心撕去。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因为材质的原因,很难有古书籍能经受岁月的考验而保存完好。虫蛀、鼠啮、霉蚀、粘连、酸化,都是古籍最常见的损坏。传统修复方法,主要是用纸张和糨糊手工修补,一名熟手一月能修复一本古籍就算快的了。

3年来,蔡鑫修复的古籍不到100册。遇到已经碳化、残破度达到一级的古籍,全部补齐一页都要10多天。蔡鑫耗时最长的一次是,2个月才修复完一册。

“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程中,蔡鑫真正体会到师傅当年领他进门时讲这句话的意义。  补纸如果比书页长的,修复师需要用剪刀将多出的部分剪掉,这也需要很好的剪功。

修旧如旧

要用仿古纸,最贵一刀数千元

蔡鑫说:“我从小就热爱传统文化,喜欢看书。”学机电制造专业的他,告别了隆隆的机床声,踏进修书这行。“我们每月的工资也就2000多元。一旦你坐在工作台前,纷繁嘈杂的世界一下就变安静了,仿佛时间也走得慢了。”每修补一页古书,如同完成一次与古人的对话,这是让他最享受的地方。

修复通常要经过揭、脱、补、托、裱、衬等工序。加上消毒、除尘、装订、写修复日志等,经过几十道工序,修复才算告一段落。

“虫蛀小洞,这样的修复算是小儿科。”蔡鑫说,最难修复的是已经成“砖头”的古籍,连分页都很难,基本上就像一块板砖。遇到这种顽疾,千万不能心急,只能用蒸的办法。将书放在蒸笼内熏蒸,每隔15分钟揭开蒸笼一次,看能否把书页剥离。如果无法剥离,继续再蒸。如此一页一页剥离,周而复始。

修旧如旧,是对每位修书人的最高要求。要达到这一标准,整个修复过程不能使用含有任何工业元素的胶水和纸张等,必须用全手工制作的仿古纸。纸张的厚度、酸碱度、纤维长短,都有严格要求。

为适应各种古书的修复,每次要选择尽量接近原书的纸张。蔡鑫所在的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常备了几十种仿古纸,最贵的纸张,一刀高达数千元,为的就是修旧如旧。

小知识

保护家里的古籍 专家教3招

温润潮湿的四川盆地,自古是藏书大省。如何保存家里的古籍,古籍修复师彭德泉提出了3点建议:

一是古籍不要与现代的书籍存放在一起,因为古籍使用的是无酸纸,现代书籍使用的是有酸纸,长期交叉存放,容易造成纸张酸碱中和,减少古籍的存放年限。

二是防虫、防霉。古籍也需要通气,保存书籍最好用有防虫功效的樟木箱柜,必要时可以把古籍放置在阳光下晾晒。

三是要勤读古书,古书籍也需要经常翻阅。由于人体手指细菌很多,翻阅的过程中最好不要用手指接触古籍书页。

华西都市报记者 谭曦 张磊 摄影报道

 

原标题:古籍修复师:修书像绣花,如与古人对话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