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尼泊尔8.1级地震 坍塌的高塔发现百余具遗体

2015-04-26 07:4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昨日发生的尼泊尔8.1级地震属于危害较大的浅源地震,不仅造成大量建筑坍塌,更使多处文化古迹遭到严重损毁。

包车上路

目的地加德满都

成都商报特派记者 张乃亮 发自尼泊尔

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打乱了我的旅程。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中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80公里,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发稿时,此次强震已致超过1000人遇难。

地震发生时,我在离加德满都150公里的奇特旺国家公园旁的索拉哈小镇旅游。

奇特旺位于尼泊尔南部。河流在此形成冲积扇,滋养了肥沃的水土,从而衍生了一大片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葱郁的丛林。奇特旺这个地区和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神奇的因素:野生动植物在这里和谐相处,自得其乐。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小镇酒店二楼房间里休息。

一阵强烈的摇晃。对于经历过5·12地震的人来说,第一个跳进脑海的词便是“地震”。

房屋晃得厉害。楼道里响起了紧促的脚步声。我也随着人群下楼,这时发现当地居民都聚集到街头空旷的地方。人们议论纷纷,神情有些紧张。据当地人称,奇特旺极少发生地震。

一些商店的货品被震落,散了一地。但目力所及,未见毁损及倒塌的建筑。但没过多久,一次较为明显的余震,再次让人群焦急起来。一时间,街上有些混乱,人们拼命挤向空地。父亲紧抱着儿子,丈夫安慰着妻子。焦急的情绪在短短十分钟之后,渐渐恢复了平静。有些游客继续他们的行程,而部分在奇旺特的加德满都人,却挂念着家人的情况。

有着100万人口的加德满都,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据尼泊尔内政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在主震之后,尼泊尔又经历了至少15次4.5级以上的余震。一位在索拉哈的加德满都人告诉我,他现在还没能打通家里的电话,内心十分焦急。

我十分理解他的焦急。5·12地震时,我也经历了打不通电话的时刻。此时我们都是加德满都人。

一串串惊人的数据在电视里出现:死亡人数可能加速上升,遇难人数或突破1000人;加德满都一座历史建筑———塔拉哈拉塔(又叫比姆森塔)倒塌,可能有400人被困……

索拉哈是靠近奇特旺公园的游客中心,有很多欧美及中国游客在这里住宿、游玩,目前均安全。但我的心已经转向了加德满都,转向了那几百条被困在塔下的鲜活生命。

我的旅途就此发生改变。目的地———加德满都。

买水,买食物,设法联系车辆。据我了解,奇特旺和加德满都及震中博卡拉之间的交通并未中断,但只有持绿牌的车辆才能够载外国人前往首都加德满都。无论如何,今日我都将进入到加德满都,去做现场直击,看尼泊尔人民如何在大灾面前,团结一致、勇敢面对。

写到这时,一次余震再次来袭。我的桌子又摇了起来。这是在提醒我,现在已经从旅游季转换到采访季吗?

第一现场

剧烈晃动

不少道路出现巨大裂口

25日14时11分左右,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震感强烈。

电视画面显示,在加德满都,大量楼房坍塌,不少道路出现巨大裂口,居民四散惊逃。当地民众纷纷从室内出来,聚集在大街等空旷的地方。一名目击者称:“我看到周围房屋的墙体纷纷坍塌,人们都跑到户外,拥抱在一起。仍在不断发生余震。”强震使电话通讯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人员失联。

加德满都街上出现了救护车和大批安保人员,直升机在空中盘旋。现场有军队和警方等救援人员在紧急挖掘。一个邻近市中心的医院人满为患,医院附近的街道成为临时救护所,许多伤患人员被安置在大街上。

加德满都居民阿努帕·什雷斯塔说,“一切都在颤抖。一切都在坠落。主要道路两旁的建筑物都在坍塌。国家体育馆的大门倒塌”。一名目击者告诉媒体记者,加德满都一座公园里的一个塑像倒塌,压死一名正在公园玩耍的小女孩。

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因地震暂时关闭,但不久恢复运营。尼泊尔记者卡纳克·马斯尼推测,这次强震很可能是“自1934年以来尼泊尔遭遇的一次最强烈地震”。1934年,尼泊尔中部地区遭遇8.0级地震,超过1万人死亡。

古迹被毁

60米高塔仅剩约10米高的墙垣

强震使尼泊尔文化古迹损毁严重。位于加德满都市中心的老皇宫院墙坍塌,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上三分之二的建筑物倒塌,整个广场看上去已成一片废墟。

这次地震导致尼泊尔一座建于1832年的著名高塔坍塌,大约400人被埋在废墟下,参与搜救的警方人员说,在废墟下至少发现百余具遇难者遗体。

坍塌的塔拉哈拉塔(又叫比姆森塔)位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与周边建筑一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加德满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座塔高60多米,共9层,而观光台设在8层,预计不少观光客当时集中于此。

电视画面显示,塔体几乎全部坍塌,仅剩约10米高的墙垣,搜救人员从瓦砾下拖出至少十多具遗体。不少人在废墟里徒手挖掘,试图找到幸存者。当地警官迪内希·阿查里雅说,搜救人员会尽全力,希望“能救出所有被困人员”。

据英国《卫报》报道,地震造成加德满都标志性建筑塔拉哈拉塔坍塌,塔下估计有约160名游客被埋。两名警察向记者表示,地震发生时约售出150到160张门票。

每年有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此塔,为它的洁白塔身、铜制尖顶和200多级旋转楼梯发出赞叹。据了解,塔拉哈拉塔曾在1934年强震中坍塌,后来获得重建,但比最初减少了两层。得知此塔再度毁于地震,不少人在网上留言表达惋惜。一名网友说,“得知塔拉哈拉塔坍塌,我痛心极了”。据新华社

周边影响

强震波及我国西藏地区

已造成13人死亡

据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应急办消息,受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我国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聂拉木县等邻近地区震感强烈,房屋倒塌、道路损毁、通讯中断,截至25日23时30分,已造成13人死亡,另有4人失踪。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之中。

据悉,此次震中距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边境43公里,距聂拉木县边境42公里。受此波及,日喀则多地震感强烈,辐射日喀则、阿里、山南、拉萨等地市,拉萨震感明显。中国地震局启动三级地震应急响应。

另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5日17时17分,在日喀则定日县(北纬28.4度,东经87.3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

记者从武警交通二支队及聂拉木县政府获悉,受尼泊尔地震影响,318国道西藏聂拉木至樟木段出现山体滑坡、滚石等灾害,道路损坏致交通中断,车辆无法通行,目前已实施交通管制。318国道西藏聂拉木至樟木段是通往尼泊尔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樟木镇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西藏自治区已启动地震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组织转移疏散受灾人员,抢修道路、通讯,筹集调运帐篷、衣被、食品、药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努力确保灾区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医。

与此同时,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按照《处置边境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预案》,开设抗震救灾基本指挥部,并在聂拉木、吉隆方向开设前进指挥部。截至目前,边防总队共出动600余名官兵参与吉隆、聂拉木方向救灾安置工作,共疏散受困群众100余名,搭建帐篷安置300余名受灾群众。

樟木口岸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128公里,是中国和尼泊尔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吉隆口岸距加德满都131公里,是西藏历史上对尼泊尔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之一,去年12月底正式扩大开放。 据新华社

原因分析

全球地震活动已进入

8级地震活动高发期

尼泊尔境内25日发生8.1级地震。虽然地震成因复杂,但从宏观上说,尼泊尔发生强震的主要原因显而易见,因为该国正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移动,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若把世界地震的分布情况与全球板块的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这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全球共有6大板块,其中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便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在地。这一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其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24%。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此次尼泊尔地震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挤压逆冲造成。该区域历史上就属于强震活动带。我国大陆属于欧亚板块东段,尼泊尔地震对我国西部地区动力环境可能会产生影响,但该区域近期的地震形势还需进一步研判。

蒋海昆表示,全球地震活动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到目前为止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5次,9级以上地震2次,呈现了类似20世纪前半叶全球8级大地震多发的状态。这次发生在尼泊尔的8.1级地震已经是本世纪以来发生在陆地上的第5次8级大地震。

虽然尼泊尔地震的后果一时难以厘清,但参看这一地震带上的其他震灾可窥端倪。伊朗全境基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2003年12月,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6.3级地震,造成约2.5万人死亡;2004年12月,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的8.7级地震,引发大海啸,人员死亡超过20万人。当然,并非每次强震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与震源深度、地震时人们的作息状态和震区房屋抗震性能相关,不必过于恐慌。据新华社

原标题:尼泊尔8.1级地震 坍塌的高塔发现百余具遗体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