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生态绿地系统结构图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讯 河网纵横交错、公园星罗棋布、道路绿意盎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m²……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到2020年,成都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广大市民将享有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对标城市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是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因子,在改善大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隔离噪音、防灾避险、协调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编制完成的《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至今已有10年,期间,成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确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成都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使城市发展与绿地系统建设紧密配套,进一步发挥绿地系统美化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健康、丰富市民生活等功能,成都市在上一版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对接和落实《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编制了新版《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该《规划》从传统的以城市绿地为主,转向以区域为基础、城市为重点、郊区为依托,调整、完善了全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与指标体系,从空间上对全市域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为建设美丽成都提供支撑。
“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当前成都绿地建设发展重点。”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划》在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还力求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动态引导、管理和调控。
市域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示意图
规划目标:2020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
据了解,成都一直以来就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在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的外部自然环境格局下,海拔高差近5000米,这为成都带来了热量差异明显的多种垂直气候带,市域范围内的生物资源形成了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为发展多样化的园林景观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成都市域范围内河流众多,主要分属岷江、沱江两大长江一级支流流域,其中市域内岷江流域面积达10670km²,两大水系组成的河网,在成都境内呈复合纺锤状,河网密度达1.22km/km²,居全省首位。
立足这些生态优势,新《规划》从进一步挖掘生态、游憩、防灾功能和地域文化特色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的阶段化发展目标。其中,2013-2015年为近期;2016-2020年远期;远景则为2020年以后。规划范围与规模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包括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9区,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4市(县级市)和双流、郫县、金堂、大邑、蒲江、新津6县,面积为1212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划定为成都绕城高速以内(含道路外侧500米绿化带),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绕城高速以外行政辖区以及高新南区大源组团范围,面积约630 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成都绿地系统建设将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指标标准,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5%、绿地率40%、人均公园绿地15m²的目标。
原标题:成都完成绿地系统新规划 重点新建四个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