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约定,你会等待和坚守多久?发网帖,找记者,经过一番努力,赵先生终于兑现了和一个陌生大爷关于一张照片的约定,这一天,他等了31年。
当年,爱好摄影的赵先生在南充嘉陵江河堤上拍下一位大爷和双胞胎孙子的合影照,他答应一周后将冲洗好的照片送给老人,但老人后来没出现,他只好将照片收藏起来。多年来,赵先生每当翻出这张老照片时,就会想起当年的约定,这成为他的一个心结。31年后,当他终于联系上照片中主人公的亲人时,却得知老人已经去世,他拍下的这张老照片,也成为见证爷孙三人感情的唯一一张合影。
31年前的承诺
拍下爷孙3人 约定赠送照片未果
1984年,冬天的一个周末,爱好摄影的赵先生在南充嘉陵江河堤附近拍照片时,看到一位大爷带着一对长相乖巧的双胞胎孙子。他端着相机凑上去,“大爷,你的两个孙孙好乖哟,我给你们照个相吧。”
大爷很配合地坐在河堤上的一个石墩上,将一对双胞胎孙子护在前面,背景是宽阔的嘉陵江面,伴随着老式相机的快门声,爷孙三人的形象被定格在胶卷上。临走前,赵先生和大爷约定,下个周末的同一时间,他会把冲洗出来的照片带到河堤上送给大爷。“当时也忘了问大爷叫啥名字,住在哪里。”赵先生叹气,因为一周后,当他带着照片如约来到河堤上时,并未见到大爷及其双胞胎孙子,他只好将照片带回家小心保存起来。
31年来的心结
再没见到大爷 他将老照片登报寻人
之后,赵先生每次到河堤附近游玩时,都会带上老照片,希望能再次见到老大爷及其双胞胎孙子,但一直未能如愿。“每次翻影集看到这张老照片,就会想起那个老大爷和他的双胞胎孙子,也许他们会想,我是个不诚信的人。”关于老照片的承诺,逐渐成了赵先生心中一个打不开的结。
前段时间,赵先生在家中整理老照片时,再次想起31年前的约定。他随后将这张老照片翻拍发到网上,希望网友能帮自己完成当年的约定。但一周过去,此事无任何进展。之后,他将老照片刊登在当地报纸上,希望能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
5月26日,市民周女士看到报纸上的老照片后,一眼就认出:“咦,这照片上的人不就是我公公和双胞胎儿子么?”
31年后的践诺
老人已去世 他将照片送给其亲属
5月27日下午,赵先生将老照片送到周女士手中。此时,他才第一次知道大爷姓任,双胞胎兄弟如今已事业有成,但任大爷已去世,“总算完成自己的心愿了,遗憾的是当年未能将照片亲自送到任大爷手中”。接过老照片后,周女士将照片捧在手里看了又看,并用手机拍下“老照片”发给了儿子们。
昨天下午,在外地上班的任刚(双胞胎兄弟老大)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当天看到母亲发来的照片后很惊讶,想起了小时候被爷爷带着去江边玩耍的情景。任刚说,爷爷是他们兄弟俩的启蒙老师,爷爷的离世让他们很伤心了一阵子,如今,老照片的出现或多或少弥补了他们多年来的遗憾。“虽然是陌生人,但赵先生至今帮我们保存着31年前的照片,真是太有心了。”周女士说,她目前已经把老照片拿到相馆去翻新,这张老照片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弥足珍贵。
这张照片 是见证爷孙情的唯一合影
昨日,周女士回忆,当年公公时常带着两个孙子到嘉陵江河堤附近散步。一天晚上,公公回家兴奋地说道,有个陌生人给他们拍了合影,还要免费送给他们。当时,周女士和家人并未当回事。周女士说,后来公公可能因生病未能到河堤赴约,照片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几年后,随着公公的去世,这件事再次浮现在家人脑海中。“那是他们爷孙三人唯一一张合影,但过去这么多年,谁会将一张陌生人的照片保存在家里呢?”周女士说,自己和丈夫当年要上班,公公平时就带着双胞胎儿子出去玩,爷孙三人感情很深,但当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家人很少拍照,而这张“合影照”正是这段爷孙情的唯一见证。杨婷婷 成都商报记者 王超 受访者供图
读典故
言 必 信 , 行 必 果
【释义】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
立即评
从“尾生抱柱”到“老赵赠照”
看中国人的守信传统
人言为信,说出来的话,便要讲信用。《鹿鼎记》里,韦小宝很会说话,对着上司说了许多左右逢源、溜须拍马的话;对着美女说了许多蜜里调油、油腔滑调的话;面临危险,说了许多灵机一动、随机应变的话,但是都不如他的那句“大丈夫一言既出,什么马难追!”掷地有声,让人难忘。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说出来的话,便要做到,听上去容易,实际却难。自古以来,用守信用来举例子,说得最多的大概是尾生。《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他和女孩子约好在桥下见面,女孩子没有来,可是水涨上来了,为了不失约,尾生抱着桥柱子淹死了。据说,他们约定的地方叫“蓝桥”,守信而死的尾生,终于“魂断蓝桥”。尾生一直被当做信义的代表,“佩六国相印”、口舌如簧的苏秦,也对燕王表示自己“信如尾生”。
千百年来,人们喜欢讲“尾生抱柱”的故事,也喜欢听“尾生抱柱”的故事,甚至把他当作一个守信践诺的最高典型。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市民老赵31年的守信与践诺,也是一种新时代下的“尾生抱柱”,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守信”不仅是一种自我的精神升华,有时也是对他人巨大和美好的精神补偿。守信,这种传统不能丢。
(综合时代周报)
原标题:一张爷孙老照片 跨越31年的守信践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