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片添加物可至90%
质量参差不齐让人们担忧:玛咖产业会否重蹈螺旋藻覆辙?当年云南螺旋藻产业红极一时,后来由于市场混乱逐渐没落,2012年几大螺旋藻品牌涉嫌铅超标的事件更是给了这个产业致命一击。
杨曜武说,大家都在喊坚决不能重蹈螺旋藻覆辙,但是做着做着好像还是那条路。他回忆,
天然螺旋藻的产地是丽江的澄海湖,后来很热门时,江浙一带很多湖里有人工种植,然后拉到澄海湖来卖。生产过程也存在添加,最严重时,正规养殖出来的螺旋藻一吨干粉价值80万元,最后卖出来的产品居然价格还没有原材料贵。“这里面不知道添加了多少其他东西。”
杨曜武说,现在玛咖也是这样。他曾经去问一些打粉压片的厂家,玛咖片可以添加到什么程度,厂家回答说添到90%都没问题,这意味着只需要放10%的玛咖。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玛咖压片确实需要加黏合剂,目前格林恒信尝试的最低限度的黏合剂添加量是7%。“如果有产品包装上标识100%纯玛咖粉,绝对是假的。”
玛咖原本只能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生长。而由于高海拔种植成本更高,许多人在海拔2000多米的地区也种起了玛咖。这种玛咖如果自然生长的话根茎会纵向发展,也可能空心,这时候,种植者就会施加根部膨大剂,这对玛咖的营养价值损害很大。
企业家们在担忧的同时仍对未来抱有信心。对于玛咖价格回落,杨曜武认为这其实是价格回归理性,这是件好事。“中间炒的那些人,没利润就不干了,留下的那些真正做事情的人来规范这个市场。现在玛咖没那么好卖了,那以后市场上就没有玛咖了吗?不会的。”
黎君的天天生物在全国5000多家连锁药店售卖螺旋藻产品和玛咖产品。他说,螺旋藻第一品牌连续四、五年的销售额都保持不变,即使不去做营销,销售额也不会变,这说明螺旋藻有稳定回头客的。他希望通过连锁药店培养一群这样的客户:理性消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品种不同的玛咖在市场上也存在价格差异。目前黄、紫、黑三种玛咖价格依次递增,每斤价格相差一两百元之多。其实,多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不同颜色玛咖内含的玛咖酰胺含量都是差不多的。
还有一个疑问是,秘鲁玛咖比丽江玛咖好吗?多位业内人士的答案均是否定的。丽江当地一家玛咖公司每年从秘鲁进口300公斤玛咖粉和自己的产品一起送去检测机构做盲检。三年来的检测结果均一致:农残和重金属含量,秘鲁玛咖比丽江玛咖要低。而玛咖酰胺等营养物质含量,这家公司所测自家玛咖与秘鲁玛咖不相上下,甚至高于秘鲁玛咖。
黎君透露,丽江的种植成本比秘鲁略高。如果直接从秘鲁买玛咖粉,加上运费价格其实与丽江差不多,但是如果从商家手中买,秘鲁玛咖炒得比丽江玛咖要高一些。他还透露,现在秘鲁很多种玛咖的是中国人。
标准已出台
当地政府对玛咖产业抱有巨大期待。根据云南省规划,至2020年,全省玛咖种植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干品年产量达2万余吨,农业产值超过25亿元,预计加工销售收入可达500亿元。而丽江的规划量是云南省规划的一半,即,至2020年,玛咖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玛咖成为当地新的百亿产业。
对于这个目标,杨曜武直言:“产业规划的20万亩肯定能实现,但是这20万亩的品质,我觉得很难有保障。”黎君表达得则更谨慎:“这是个有潜力的市场,但也是亟待规范的市场。”
“现在市场很混乱,由于没标准,产品好坏不分,商家都是靠忽悠。经销商抬高价格收购,让价格偏离价值,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马白华说,价格的问题政府没办法管,政府只能制定标准,区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通过这个标准来倒逼企业规范种植。
杨曜武认为,玛咖未来的前景是药食两用,不仅可以浓缩提取后做成食品添加剂,还能做成针对前列腺、抗疲劳、助睡眠等的单方药和中医里面的复方药。当然,入药的话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目前玛咖制品多以食品售卖,少数产品为保健品身份。
缺乏标准不仅对玛咖市场造成巨大损害,也阻碍了玛咖走出国门。丽江生物创新办副主任韩光明此前对媒体记者表示,有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企业前来考察丽江玛咖,这些企业原先是从秘鲁进口原料。但由于缺乏国家相关标准,双方不能签署相关协议。
几年前,当地政府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玛咖标准。目前《丽江玛咖栽培标准技术规程》已于近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玛咖产业的地方性技术规范。里面对丽江玛咖的种植环境要求、种子种苗繁育、大田种植、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比如规定要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最适宜区域内种植,同时开展有效的轮作机制,禁止连作;实施“绿色”“有机”种植,严禁使用《规程》中禁用的化肥、农药、“膨大剂”等。
另一个标准是《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据丽江生物创新办透露,这一标准已提交至云南省卫计委审批,可能在下月发布。此外,玛咖糖果压片、玛咖泡制酒的地方标准均在制定中。下一步政府还将设立专门的玛咖检测中心。
原标题:玛咖生产乱局:有商家往里掺伟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