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朱海丹)6月12日报道 当前,互联网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媒体传播的方式带来了许多变化。面对这种局面,传统媒体又该如何突破呢?今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作客金沙讲坛,讲述在“互联网+”逻辑下传统媒体发展的进路与关键。
喻国明认为人们对于互联网的把握,最具有标志意义的变革就是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把握的逻辑从过去的“+互联网”变成了今天的“互联网+”。
什么是“+互联网”?喻国明表示,“+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仅仅看成传播手段、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过去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和应用是“+互联网”逻辑,即为人们在既有工作逻辑、管理逻辑、运作逻辑的基础上把互联网看成是影响力的延伸,延伸人们的思想价值,延伸管理能力的工具。“通过互联网再多一点点通路,再多一点点落地点,再多一点点影响的范围。这就是我们过去对于互联网的认识。”
而“互联网+”则是把互联网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什么是操作系统?在我们电脑当中有很多软件,99.9%的软件都是应用型软件,它能够完成一项功能,实现某种价值。但是只有一种软件是非常特别的,它就是操作系统,它规定着整个电脑系统的运动方向,运作逻辑,彼此之间关联方式和规则。任何一个强大软件如果不能有效嵌入操作系统要求的那种逻辑,就不能发挥其自身的影响力以及价值和功能,而这个操作系统对整个社会、电脑系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互联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操作系统。
媒体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过去单纯使用影响力造成规模化传播的方式、资源投入方式在互联网所造成的新的传播空间上失效了。为什么?过去人们信息的传播传播是建立在一个局域市场有限市场范围之内,因为在有限市场里面,传统媒体就自然成为人们选择的对象;但是在互联网市场里面,它是一个无限市场,传统媒体用有限格局去搏无限,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谋略。
现在的媒体,要用开放的方式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我认为理解它掌握两个关键词就可以,一个就是连接,另外一个就是开放。”喻国明说到,传统媒体不愿意拥抱互联网,就会变成价值孤岛,就会逐渐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
喻国明还表示,新闻内容不再是传统媒体最重要的竞争力。“传统媒体转型到互联网的平台之上有三部曲。首先解决渠道问题,第二解决内容产品服务模式问题,第三解决盈利模式问题。”喻国明说。
首先,传统媒体渠道构建必须要有全新的布局来形成新的技术界面,这样才能使传播内容有效进入到用户的可搜索范围之内,为人们所用。此之谓解决渠道失灵问题的方法。
其次,传统提供的内容产品上,既要有公共产品、宣传性产品,也有分众产品以及个性化产品。以此使得内容产品和服务模式多样化。
同时,要在内容服务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价值链构建,引领模式的创新。传统媒体要有标准定制化产品以及个性化产品,也要有微内容、微产品的服务。要使传统媒体的内容产品服务模式要更将多样,更适应今天多渠道,多终端对于内容产品形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