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从崇州转3次车颠簸2小时来这里,就为了听人唱歌看人跳舞
■她,10年来每天12:40坐53路公交车来这里,但她唱不动也跳不动
说到人民公园,多数人都以为只是附近的老人在此跳坝坝舞,事实上并非如此———
昨天上午10点,55岁的余女士又准时来人民公园报到了。虽然她已经从大家的议论中知道了公园“停止卡拉OK演唱、团队演出”的新规定,但这不妨碍她坚守已经持续5年的习惯———每天从崇州转3次车,颠簸2小时到人民公园。她来这里,也不是为了唱歌跳舞,而是听人唱歌跳舞。“到处听和看,我觉得这样很享受。”
对于“圈外人”来说,人民公园演艺唱歌团体是一个群像,是在吵闹的歌声中自娱自乐的面目模糊的一群中老年人。走近这个群体,你不免会感到很多惊讶。这个团体涵盖各年龄层,从青年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不分地域,有人从都江堰、崇州每天赶到公园里“看热闹”。人民公园不可承受的吵闹,恰恰是吸引他们的地方。
独居太婆10年每天准时来“报到”:
只要身边人多 就觉得比在家好
关注点:为什么不在家周边找朋友耍一下?老人说她早年在成都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朋友不是很多,而且随着年龄渐长,老朋友都走得差不多了。
高太婆10年来都是按时按点儿到人民公园报到的。每天12:40,吃过午饭的高太婆准时出门,坐53路公交车,从大石东路站上车,坐3站到人民公园。路上不堵车的话,一点钟前她就能慢慢走到人民公园中心广场。
人民公园中心广场,是露天KTV和演艺团体的聚集地。高太婆唱不动也跳不动,“就是喜欢闹热,喜欢看别人唱和跳”。从下午1:00到4:30,高太婆就在吵闹中静静地待上3个半小时。
高太婆的这个习惯是从10年前开始的。10年前,她的老伴离她而去,房子一下子就空了,老人百无聊赖,听说人民公园特别热闹,就开始了在公园的“驻点”生活。为什么不在家周边找朋友耍一下?老人说她早年在成都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朋友不是很多,而且随着年龄渐长,老朋友都走得差不多了。
老人有三个儿子,都没有和她一起住。儿子们都各有各的工作,她也带不了小孩。高太婆一早起来,家里没啥事可做,“看电视没意思,不是坐在那儿打瞌睡,就是一遭遭地在房子里转悠”。老人说有时自己都转烦了,就盼着快点儿到中午,吃完儿子送来的饭,收拾一下出门。
因为受够了安静,加上人老耳朵有点儿背,她对噪音承受力不错。只是看别人唱歌跳舞,高太婆就能坐在那儿看上一下午。十年来,只要身体走得动,天气不刮风下雨,高太婆每天下午1点就会准时出现在公园。
老人讲道理,认为唱歌跳舞声音太大吵到别人不好,只要身边人多,有人和她一起围观,她就觉得比在家待着好。
退休阿姨5年坚持从崇州来“看热闹”
到处听和看 觉得这样很享受
关注点:崇州就没有余女士活动的地方吗?余女士回答说有,“晚上还是有唱歌跳舞的地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人民公园热闹。
如果不是人民公园内演艺活动“圈内人”,多数人都会以为只是公园附近的老人在此活动。事实上,人民公园已然是全成都喜欢热闹者的集中地。“那位大爷家住都江堰,这位阿姨住得更远,每天从崇州跑过来。”一位“圈内人”向记者介绍。每天从崇州赶到人民公园来的这位,今年55岁,姓余,退休前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
55岁的余女士看起来很年轻,妆化得用心,打扮入时。她说从家到人民公园,要坐两趟公交和一趟地铁。每天早上七八点,余女士从家出发,坐公交车到崇州客运中心,再从客运中心坐车到茶店子客运站,然后上地铁2号线,坐到人民公园站。这段路程大概会用约两小时,到达目的地已是10点左右了。
崇州就没有余女士活动的地方吗?余女士回答说有,“晚上还是有唱歌跳舞的地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人民公园热闹。很多人不能理解余女士这么不辞辛苦,余女士自己说就是喜欢。因为血压偏高,按理说是不适合到太吵闹的地方去。不过余女士自己感觉去其他吵闹的地方会觉得心烦意乱,但在人民公园往日高达100多分贝的嘈杂环境里,她反而觉得挺好。
5年来,余女士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人民公园,唱歌跳舞她都不太擅长,她热衷的是“看热闹”。她在中心广场周边的团体边上“到处跑”,到处听和看,她觉得这样很享受。公园内有一个反串表演,余女士是他们的粉丝,有时会掏腰包给一些钱。时间长了,余女士在人民公园交了不少朋友,“感觉比亲姐妹还亲”。
对于公园不允许大功率音箱进场,余女士觉得有合情理的地方,“一家比一家声音大也不好”。
记者手记
把自己声音调小一点 才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人民公园“停唱停演”公告执行的第2天,一些演出团体依然出现在了公园中心广场周边。很多的演出团队还在观望着,希望公园能“松口”。对这些习惯了吵闹的老人们来说,安静似乎难以习惯。在采访中,老人们表达了共同的诉求,他们希望能有一个合适的活动空间,让寂寞的老年生活多些朋友与快乐。这样的需求,自然应该得到满足。
但老人们或许也应该把音响声音调得小一些,这样才能让自己听到他人的声音。
一位前不久回到成都的王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他常年在浙江宁波做生意,有时累了会去公园走走,环境清幽,让他觉得放松。但他大概一个月前来到人民公园,吵闹声一下子就让他觉得不舒服。“公园就应该有公园的样子,一个提供休闲的地方不能成为噪声污染源。”
从公园本身的社会属性来说,不应作为吵闹的地方,而跳坝坝舞的老人们也并非是将自我的快乐建立在他人被侵扰基础之上的无理之人,只是在公共社会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法规的情况下,争端因此各自走向自私对立的极端。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中国进入老年社会普遍日益凸显的心理问题和空间问题,而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城市环境需要多少清静,老年人的快乐需要多少分贝,双方都应换位思考。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摄影 王天志
原标题:人民公园另类老年人群像:我不跳图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