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
人物简介
田宇,1975年7月15日出生,现任武侯区公安分局浆洗街派出所民警。2004年入警,11年来一直扎根基层担任辖区蜀汉街社区的社区民警一职。扎实的社区工作,使田宇所在的社区发案明显减少,连续两年案件数量下降20%以上。以自己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以及毫不逊色于男民警的勇气和胆识,田宇用她的行动维护着社区的平安、和谐,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认可。2010年,田宇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先进民警;2014年,田宇荣获2014年成都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04年9月,武侯区公安分局浆洗街派出所门口,留着精干短发、身形瘦弱的女民警田宇怀着对警队的憧憬,踏进派出所大院。这是田宇作为一名警察的“处子秀”,心怀忐忑的她没有想到,她的首次亮相并不顺利。
派出所来了个女将,民警们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站在办公楼的走廊上往楼下的院子看。“听说来了个新民警,专门负责蜀汉街社区……”“那片情况那么复杂,不来个作风硬朗的怕不行”……田宇的出场让议论纷纷的民警有些失望,年纪轻轻、气质温和,经验丰富的老民警看到年轻的田宇直接摇头,“就凭她要管好蜀汉街社区,我看有点难!”老民警说完头也不回进了办公室。
浆洗街派出所辖区内的蜀汉街社区,位于蜀汉东街、武侯祠横街之间,面积虽只有0.28平方公里,但实有人口7200多人。社区面积不大,但因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治安环境和警情一直以来都比较复杂。“绣花姑娘能干出点成绩来吗?”在全所同事和辖区几千居民的共同注视下,年轻的田宇开启了自己的警察生涯,11年时间过去,田宇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一“追”成名的女民警
2004年,田宇从原来所在的武警交通部队转业,面临未来可能的多种职业规划,田宇仅凭着“公安和军人应该比较对口”的想法,下意识地选择了进入警队。并不算顺利的初次亮相,让田宇感受到了压力,29岁,她迎来了人生中一次新的挑战。
上任第二天,田宇一上班便直接去了蜀汉街社区。面对这名看似柔弱还有些“菜鸟”的社区新民警,居民们也是一脸怀疑,甚至还有一些老居民揶揄道,“小姑娘,你还是回去坐办公室吧。”这句话刺痛了田宇的心,她下决心要改变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去一天不行就天天去,说一次不够就说一百次,渐渐地,田宇发现社区居民的态度真的有了改变,慢慢开始接纳她,有事情也会想到第一时间找她。但真正让“田警官”这个称呼在同事和社区居民里被叫响的,却是发生在2007年的一件小事。
2007年6月,天气刚刚开始热起来。一天下午3点多,田宇带着一名辅警正在进行街面巡逻。当两人巡逻至武侯祠横街20号门口时,路边的一个身影引起了田宇的注意。一名戴着帽子、身穿格子衬衣的男子正弯腰在一辆黑色的大众轿车的后备箱处摆弄着。几秒钟后,男子一把拉开后备箱,抓起里面的一个提包便准备离开。“站住!你做啥子?”身旁的辅警小伙儿还没反应过来,田宇就已经追了上去,伸手准备挡住偷包男子的去路。
没料到有人在旁,偷包男子看了一眼田宇,立刻往反方向跑去。“他当时居然还冲着我笑,太猖狂了!我啥都没想就追了出去,就想抓到他。”女民警田宇还真就追了一路,虽然速度赶不上对方,但她却一直死死跟着。周围的商家都从店里跑了出来,喊着让她别再追了。一直追了200多米,小偷回头看了一眼一直跟在身后的田宇,把偷来的提包丢在了地上。趁着田宇停下捡提包的空当,小偷一头钻进路边的一条巷子里,没了踪影。
虽然没抓到小偷有些遗憾,但这一跑却让田宇出了名。“没想到这个女民警瘦精精的,居然那么厉害!”派出所的同事和社区居民突然发现,这个看上去身材瘦弱、文文静静的女民警,其实一点都不让须眉。
群众有事首先给她打电话
“田姐,天气热,快进来喝口水。”说话间,陈雅玲从自家商铺拿出一瓶矿泉水,递给从门前巡逻经过的田宇。而在9年前,面对站在家门前一身警服要求进行例行检查的田宇,陈雅玲的态度却连“礼貌”都称不上。
2006年,因辖区内部分居民院落对外出租房现象突出,田宇上门挨个对出租房内的人员进行例行检查和登记。“我又没有犯法,你为啥要来查我?”当田宇在蜀汉东街一居民小区内进行检查时,刚一敲开门还没来得及说话,开门的年轻女子便这样问道,眼里满是提防和抵触。这时的陈雅玲还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在她看来故意“刁难”自己的女民警,日后竟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田姐”。
见陈雅玲不理解,田宇赶紧拿出登记本和证件,耐心向陈雅玲解释自己来此的原因。在进屋进行安全检查后,田宇又将屋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一告知,提醒陈雅玲注意。2007年,陈雅玲在家门口开起了这家杂货铺后,田宇更是来得勤了。附近商铺发生了盗窃案,田宇会专门来提醒她注意防盗,还会时常前来检查店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014年4月的一天凌晨2点过,陈雅玲和丈夫已经在里屋睡下,突然听见外屋杂货铺的卷帘门发出了哗哗的响声。“有人在撬门!”陈雅玲怕得不行,第一反应便是抓起床头的手机给田宇拨去了电话,“田姐,好像有人在撬我们铺子的卷帘门,怎么办啊!”田宇一听一下也没了瞌睡,在安抚了陈雅玲的情绪后,立即通知了派出所正在值班的同事。几分钟后,值班巡逻的民警赶到了附近,撬门的盗贼在听到声响后逃离了现场。
“凌晨2点仍然能够打通的电话号码,这就是田姐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如今,与田宇初识时只有20岁的小姑娘陈雅玲已经结婚、生子,两人现在常常在微信上聊天,在朋友圈里互动,“娃娃马上要读书了,手续、证件等等我都不太懂,还有好多问题要‘骚扰’田姐。”……
与爱人分居18年
2015年,对于田宇和丈夫而言是特殊的一年。今年,在外地当兵的丈夫将调回成都,两人也终于即将结束从1997年至今长达18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每年见面时间加起来不到两个月,两人工作都忙,聚少离多。还好他马上就回来了,回来了就团圆了。”
1997年,当时还在武警交通部队任职的田宇和同是军人的丈夫恋爱,两年后,两人结婚。虽然同为军人,但因为所属部队不同,两人很少有时间在一起。2001年,田宇怀孕,为了给还未出生的宝宝安一个家,她申请先行调回了成都。那个年代,电脑、手机还并不普及,两三年时间,田宇和丈夫的书信从地板堆到了窗台,厚厚的好几摞。
2002年,田宇的一双龙凤胎儿女出世,如今已经双双长成了13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拥有一个穿警服的妈妈,对于他们来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妈妈,既然警察工作那么忙,都没有时间陪我们,那你为什么要当警察?”女儿无意间的一句话,深深刺痛田宇的心。作为母亲,田宇却将本应陪伴孩子生活、学习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社区里,“心里肯定难受,但工作总得有人做。”
一次,田宇在孩子的学校作为法治教导员讲课回家后,刚一进家门,儿子突然跑上前来拉住了还穿着警服的田宇。“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当警察!你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太威风了,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警察妈妈!”那一刹那,田宇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过往的辛苦、努力、委屈如电影画面在脑海里反复播映,儿子的一句话给了田宇莫大的鼓励,看着镜子里穿着制服的自己,田宇内心涌起从未有过的职业自豪。
“穿梭于社区院落、行走在大街小巷,这就是社区民警的生活,警察这条路或许太平凡,但平凡人生又有什么不好呢?”说这话时,田宇正走在去社区的路上,那里有她的朋友、有熟悉的一切和她满足的平凡生活。
本报记者 李旻 俸奎 摄影 于谭阳
原标题:女警田宇 追出来的名气 干出来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