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牌匾
北京中考原题
24日,北京市8.4万名初三毕业生开始了为期两天半的中考。其中,语文卷首次出现了牌匾题,四川成都武侯祠的“眀良千古”作为选项之一,以图片形式呈现在试卷上,分值2分。此前,本报关于“书香之家”在杜甫草堂举办的报道,入选今年四川高考语文卷,分值3分。成都被誉为“博物馆之城”,成都的博物馆频繁入选语文试卷,网友戏称,成都威武。
原题
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A.北京孔庙
B.山东蓬莱阁
C.北京卧佛寺
D.四川成都武侯祠
牌匾题首次进入北京中考试卷,出现在第一部分基础运用的第3小题。这道题列出了北京孔庙的“斯文在兹”、山东蓬莱阁的“丹崖仙境”、北京卧佛寺的“智光重朗”、四川成都武侯祠的“明良千古”这四大古迹中的著名牌匾照片,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书写要求的牌匾。
既然是名胜古迹的匾额,字写得必然是极好的,就不用挑书法的毛病了。有语文教育专家解析,这道题利用名人题写的匾额考查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答案选D,“明”字左边的“日”写成了“目”。
科普
这块“眀良千古”的匾额,悬挂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二门正上方。清康熙11年,由四川提督吴英撰写,取“君明臣良,千古垂范”之意。
据《汉语大字典》载:眀同“明”。该条目引《正字通·目部》曰:“眀,田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也就是说,“明”字原本从日,从汉代开始出现以目为“眀”的用法,眀也就是明。该书“明”字条目解释其含义之一,即为贤明,贤能。
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钟杨琴笙喜临名碑法帖,他介绍,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眀”为“明”之异体字,二字同义,即“贤明,贤能”之意。“人说‘耳聪目明’,武侯祠的匾额之所以用‘目’字旁,可能是说‘明君’之‘明’,重在擦亮眼睛,才能识人、识势。”
如果以现代汉字的书写要求来看,“眀”字可能是文化古迹或是旅游景区出现最多的异体字了。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至少有两处这样的写法:保护碑上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的“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明”也写成了“眀”。此外,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济南市大明湖的门牌上“明”字,同样写成“眀”。华西都市报记者 曾洁
原标题:北京中考语文首现牌匾题 成都武侯祠“明良千古”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