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身揣荷兰养母日记 19岁姑娘回蓉寻亲

2015-07-03 07:59   来源: 成都晚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伊莉斯·普林森,来自荷兰上艾瑟尔省奈弗达尔小城的19岁姑娘,活泼爱笑、热衷聚会、随时渴望结识新朋友。“你看,用舌尖轻轻顶住上腭,发音时让气流自然通过。”昨晚9点过,琴台路一酒店的露天餐吧区,不会中文的她正用英语教着刚认识两天、快去荷兰留学的杨婷如何发R大舌音。她两只黑色眼眸认真注视着对方,染成酒红的头发有些掉色,露出乌黑的本色。走过万里相隔,她回成都寻亲了。

伊莉斯此行只带了一个箱包,里面除了生活必需品,最特别的当属一本《辞海》大小的藏蓝色日记本——那是荷兰养母杰娜·贝伦蒂娜·斯蒂格曼1996年写成的“收养日记”。“1996年1月4日生于中国成都,名叫苏梨,被遗弃在营门口派出所附近街道,被发现后送往成都市儿童福利院,近5个月后被荷兰的普林森夫妇收养,期间曾被院里一个厨子带回家照料……”日记中的这些信息,一直萦绕在伊莉斯心间。营门口派出所、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在哪儿?那个厨子为啥把我带回家照料?谁起了苏梨这个中文名字?来蓉快两周,这些疑团正一个个解开……

养母写下“收养日记”

一簇月季勾画在淡黄色封皮上,封皮包裹着硬纸书壳,留白的边缘呈现出藏蓝色……虽有近20年光阴,这本《辞海》大小的“收养日记”似乎刚从文具店里买出,毫无破损痕迹。看看内文,蓝色圆珠笔字迹的荷兰文工整地码着,文字一侧几乎都贴有配图,既有照片,又有酒店人员名片、登机卡、中英文迷你地图,甚至还有1980年版的两毛、五毛人民币纸币,书脊上的荷兰语“苏梨·伊莉斯的到来”尤其显眼。

翻开第一页,杰娜·贝伦蒂娜·斯蒂格曼这样写到:“等了5年终得抱你入怀,是时候开始新生活了。在这本日记里,你能知道我们如何找到你、迎接你、照顾你,愿你愉快地阅读它。我们非常想要一个孩子,而你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请接受我最亲切的问候。”

伊莉斯的爸爸杰恩·赫尔曼·普林森是书店老板,妻子杰娜身患一种带遗传性质的罕见疾病,不能怀孩子。职业幼师的杰娜做梦都想当妈妈,婚后第9年得以收养“苏梨”。1996年3月28日,杰娜写下第一篇日记:“下午1点35分,一通来自荷兰布鲁门小镇的电话打了进来——恭喜你即将拥有一个女儿,她出生于中国成都,生日是1996年1月4日,名叫苏梨。”从此,这位新晋母亲的生活里到处是女儿的影子。

命运的手似乎不太捧场,杰娜在伊莉斯6岁那年因病情加重而去世,留下的这本日记被杰恩放在书房书架上。“开始记事的时候我就知道有这样一本日记,妈妈走后第2年,我出于好奇第一次翻开日记,那时只是被里面的图吸引,十五十六岁才开始真正一字不落地读它。”伊莉斯说,日记本大概600多页,妈妈写了3/4左右,记录了1996年3月28日—1996年12月4日的所见所感,有成都、北京的旅程,也有6月4日回到荷兰后的生活点滴,“我从头到尾完整读过4遍,最喜欢的是和荷兰养父母在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第一次相见的章节。”对伊莉斯而言,这本日记能带来好运,这次带着也是希望能对寻亲有所帮助,“现在我把它和其他贵重物品一起放在卧室床头柜里,低落时就翻出来看看,就像在和妈妈谈心。”

找到照料过自己的故人

日记里提到的“成都市儿童福利院”,这个伊莉斯最在意的词眼,成为她到成都后第一个要去探访的地方——因为日记里提到的“厨子”陈叔叔当年在那里工作。

上周三一早,来蓉第3天,在旅行社导游引导下,伊莉斯和爸爸杰恩一同来到成都市儿童福利院。退休返聘的陈江贵正在厨房里忙活,锅里的糖醋鱼块冒出阵阵香气。听说有人要见自己,59岁的他扯掉围裙来到走廊。听旁人介绍面前的女孩姓“苏”,他心里一喜,脱口而出:“哎呀苏梨,你还是长得这么乖。”

他们走进最近的一间办公室,打算好好叙叙旧。“你小时候啊,长得特别乖,但就是爱哭,每天都要哭个七八次,嗓门也很大……”陈江贵不停地回忆着往事,说着说着眼眶湿润了。和陈江贵不同,对于这么顺利就找到了曾将自己带回家照顾的“厨子”,伊莉斯有点不敢相信。她本以为成功率微乎其微,甚至做好“颗粒无收”的心理准备。看着激动的陈叔叔,伊莉斯边抹泪边傻笑。

原来,当年有一天,伊莉斯边哭边蹬腿,右脚大拇指不慎划伤左脚脚后跟。包扎完伤口,时任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现任该院院长蒋银兰就建议,让负责护理工作的陈江贵老婆袁生群带回家照看。“我们也是怕她再受伤,以后找不到好人家。”陈江贵说,那时每晚他都会和老婆轮流抱孩子直到把她哄入睡,还特意给孩子加餐米粉。“苏梨”这个名字也是这段时间拥有的。“1996年是鼠年,她的皮肤又白白嫩嫩的,院里大伙就商量,姓氏就取和‘鼠’谐音的‘苏’,名字就用‘梨’暗指皮肤。”袁生群说,她经常把苏梨几张幼时照片翻出来看看,心里早就把她认作女儿,但夫妻俩都没敢想过,有一天伊莉斯会回来找他们。

养父伴她寻亲之旅

除了成都市儿童福利院,伊莉斯此番还重游了另一个日记里的重要地点——“营门口派出所附近街道”。寻亲同时,当然不忘逛逛家乡的山水。大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她和家人已经游玩了成都市域内多处著名景点,亲身感受“发生了巨变”的家乡。今晚,她还要去看一场川剧,尤为期待变脸表演,准备多拍一些照片和视频,回家带给朋友看。

时间匆匆,明天中午伊莉斯就将带着满满回忆,和爸爸杰恩一同乘坐成都-阿姆斯特丹直航班机离开成都,并坐男友的车回到奈弗达尔。虽然这趟寻亲之旅到了尾声,伊莉斯对亲生父母的找寻却远没到终点。“就像这次来成都前用关键词搜索一样,要继续用自己的方法一直找下去”,这是她给出的答案,并强调会永远抱着一颗平常心,有空就会再回来看看。

回家后,高中毕业的她将继续争取拿到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拥有全世界最大医院之一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入学许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打算攻读医学专业,因为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陈叔叔和袁阿姨的照料、荷兰家人义无反顾的支持、朋友的两肋插刀、中外媒体的关注……正是一路走来得到过的帮助和爱,让伊莉斯心怀这样的梦想,“心灵那块缺失正慢慢补齐,轮到我让更多人感受爱了。” 成都晚报记者 刘依林 摄影报道

原标题:身揣荷兰养母日记 19岁姑娘回蓉寻亲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