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发布消息称: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久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最后一条高校领导干部通报消息。
《法制日报》记者统计显示,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总计通报了26人次高校领导干部,19人次被宣布接受调查,7人次被宣布开除党籍或开除公职(或“双开”);其中,山东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侯端敏2月被调查,4月被“双开”,合并计算被通报高校领导干部为25人。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人财物等资源的竞争,高校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腐败问题渗透高校。
半数以上为高校党政“一把手”
今年1月5日9时30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贵州省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姜紫勤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姜紫勤还是学院党委副书记。
姜紫勤是一位农业科技专家,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原贵州农学院,2000年时就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次年荣获“贵州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3年,姜紫勤荣获了“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今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权威发布”栏目通报,姜紫勤因涉嫌受贿犯罪,被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依法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一个月后,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姜紫勤以涉嫌受贿罪决定逮捕。目前,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于姜紫勤涉嫌受贿的具体细节和内容,检察机关还没有披露。
姜紫勤是今年被通报的第一个高校领导干部,也是第一个高校党政“一把手”。他的落马,拉开了今年高校反腐的序幕。
姜紫勤被宣布调查半小时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今年第二位高校党政“一把手”:重庆水电学院原党委书记曾维宽被开除党籍。
曾维宽的问题是,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情节严重;违反规定投资入股企业;与他人通奸。其中受贿问题涉嫌犯罪。
当天下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又通报了3名高校领导干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原院长郑孝雍(正局级)、副院长吴旭勇(副局级)、副总会计师刘洪元(正处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调查。
与其他被调查者稍有不同的是,上述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上述3人中包括1名高校党政“一把手”。除此之外,半年间还有安徽省滁州职业学院院长黄修玉、东北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孙彦彬、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原党委书记冯林华等人被通报。
统计显示,在通报的25名高校领导干部中,有党委书记9名,院长5名,副校(院)长9名,另有正院级干部1名、副总会计师1名;其中,高校党政“一把手”(党委书记9名,院长5名)人数达到14名,占比超过半年通报总人数的一半。
就此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在高校腐败领域,“一把手”占比较高,说明高校的行政化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即权力过大又不受制约,尤其是对高校的监管相对比较弱。
庄德水认为,近年来,高校的“一把手”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危群体,因为他们掌握着人事权、决策权等,容易在基建工程等领域犯错,“针对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现在已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的问题”。
7名领导干部涉嫌受贿
5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一栏发布消息称,四川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被“双开”。
安小予是河北怀安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曾担任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处长,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务。
2013年12月18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安小予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一个月后,他被免去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和副校长职务。
2014年3月,四川省纪委将安小予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15年1月,安小予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3个月后,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安小予涉嫌受贿一案。
经审理查明,2001年以来,安小予利用任四川大学规划建设处处长、副校长等职务便利,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现金、财物共计人民币353.4万元。
包括安小予在内,今年上半年总计有7名高校领导干部被开除党籍或开除公职(或“双开”),其中包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严文清、湖北美术学院原正院级干部官汉蒙等。
庄德水表示,“双开”可以说明,高校治理腐败问题也必须用“重典治乱”方式,在高校形成高压反腐的态势,约束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被“双开”的7人都收受贿赂或收受巨额贿赂。
区别在于,各自收受贿赂的形式不一样:严文清利用了承接工程、工程款项支付、合作办学等方面便利敛财;侯端敏利用职务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贿赂;官汉蒙利用了企业经营、学生招录、干部任用等收受贿赂。
此外,在被宣布接受调查的19人次中,已经有4人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或决定逮捕,他们包括:新疆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李斌,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黄凤凯,东北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孙彦彬,贵州省凯里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吴军。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上述4人都涉嫌受贿罪。此外,孙彦彬还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对此,庄德水认为,这几个领域恰恰是高校腐败的重点领域,因为这些领域涉及到高校的人、财、物等管理环节,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腐败,“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校基建领域,跟高校的规模扩张相关”。
破除高校腐败之路何在
5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要“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在竹立家看来,这正是破除高校腐败的“治本之道”,“就是学术的归学术,管理的归管理,打破高校的行政化现象”。
庄德水考虑高校腐败的“破解之道”是,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自上而下的监督和管理,“可以在高校探索校内巡视,由教育行政部门派出一个联合性巡视组在高校之间进行巡视,从而发现高校领导干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监督,就是需要完善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强化学术权力的主导性,减少高校行政化色彩。
“建立相应的机制缩减高校的行政权力,扩大学术权利和民主权利,让广大师生参与高校的监督和管理,对高校领导层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庄德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特别是要破除行政权力对行政资源的垄断。”
学者的呼吁与教育改革方向相一致。
意见要求,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并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给予保障。具体包括要“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制图/李晓军 □本报记者陈磊 □本报实习生胡笑红
原标题:半数以上为“一把手”多涉嫌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