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对口支援巴塘第六期干部人才培训班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赖琳琳 记者 覃霞)7月21日报道 教育园区,这个概念对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对距离成都700多公里的甘孜州巴塘县——318国道四川境内最后一个县城来说,它绝对算得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对口援建的双流县协助下,巴塘的教育园区即将交付投入使用,甘孜州最大的单体建筑也在这里落成。
近日,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走进巴塘,记录援藏的艰辛与不易,见证帮扶的成绩与实效。
“双流援建真的倾情倾力,为我们投资了2000多万元,建成3个学校。”采访期间,巴塘县教育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段内军带着一行人来到县城黄金地段,他满怀感激地说,也许有人会觉得“教育园区”的概念并不合适,但就巴塘的教育现状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言,这无疑是最强大的支撑,尤其是随着能赶上全国最高水平的设施一次性到位,“教育园区”让全甘孜州的人都羡慕。
巴塘县教育局局长向记者介绍教育园区规划
现状与困境:
学生上千人 学校十余亩
教师配置超标 但还是不够
巴塘县的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8.9%,但是教育工作的开展却是一项让人头痛的难题。以县人民小学为例,学校有学生1300多人,而占地面积仅13亩,加上现在家长、孩子求学的愿望越来越强,很多来自区乡的家长也想把孩子送到县人民小学,这样一来,原本规划能坐40人的教师,往往塞了60人甚至80人。县中学有1400多名学生,占地面积17.5亩,但因为中学有三四百个住校 学生,拥挤情况比小学更严重。
“老师上课都很难走下讲堂”,段内军告诉记者,孩子们做课间操,也只能选择在楼道、楼顶,这让老师们都看到了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支教老师的住宿也无法解决。
近年来,巴塘周边包括理塘、得荣、稻城等五个县城的学生都开始选择到巴塘读书。因此,原有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此外,按照国家标准,初中生教师与学生的配置比例是17:1,小学约22:1,段内军说,在巴塘,这个比例严重超标,但是还是觉得老师数量远远不够,“巴塘学习最多的时候有100多所,师资非常分散,这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
援建与希望:
教学资源重新整合
3所学校明年投入使用
“教育园区”位于巴楚河边,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教育功能,部分内部装饰也已经结束,下个月开始,将逐步交付。根据计划,今年11月工程全部收尾,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园区的规划预计超前了30年,也就是说,30年后,学生人数将才会完全饱和。”段内军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园区占地面积200亩,规划了2所各能容纳200学生的小学和1所能容纳3000学生的中学,这样一来,就涵盖了巴塘70%的学生。
而巴塘中学教学楼和辅助用房建成后,将成为甘孜州最大的单体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有这样的规划,也是出于对当地地形和城市的规划考虑,因为在未来几十年,学校都不可能再搬迁。
在师资方面,因为学校数量从100多所缩减到40多所,教育局将通过考试、培训等手段,重新整合当地教育资源。
有全国领先的教学设施、有全州最大的单体建筑作为教学楼、教师资源进行整合,这一系列的条件,是否会对学生家庭增加负担?段内军局长明确的回答,不会,“现在政策好,除了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有对民族地区的特别照顾,学生到这里读书,不仅不会增加家庭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开支。”
双流县援建指挥部指挥长为昌波小学学生发放被褥
背景
自2012年至今,双流县已连续4年对口支援甘孜州巴塘县。
指挥部先后实施了格桑梅朵绽放工程,先后组织6批、313名巴塘中小学生赴双流参加“三进”体验活动(进成都感受祖国繁荣、进学校体验现代教育、进家庭结对认亲),选送85名巴塘籍中学生在双流中学、棠湖中学、华阳中学就读,选派35名教师和校长到双流参加跟岗培训、教学观摩,让藏区师生走出大山、走进繁华都市、感受现代生活。
同时,投入3300万元,抓好教育园区设施设备援助和校园安全饮水工程,目前,总投资2716万元的教育园区教学设施、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采购即将完成,格木村小学生宿舍、莫多等三所中心校“安全饮水”工程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