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中方回应日方涉开发东海指责

2015-07-24 07:31   来源: 京华时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日本外务省网站22日公开关于中国在东海开发天然气田的航拍照片和地图,称中方过去两年在所谓日中东海“中间线”中方一侧新建十多座海洋作业平台,诬指中方这一合理、合法的建设行为是“单方面”资源开发,要求停止。

日指责中国新建钻井平台

日本外务省当天公开由日本防卫省提供的14张照片,同时公开已确认建筑物大致位置的地图。日本政府称,自2013年6月以来,中国在所谓日中“中间线”中方一侧新建12座海洋钻井平台。

其中,平湖油气田及其东南方向一座油气田均有一座新建平台与原有平台相连接。另外,还有两座只有基座的海洋作业平台,且距离所谓“中间线”更远。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日方对中方“单方面”的资源开发“极为遗憾”,批评中方违反两国2008年就“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达成的协议。

菅义伟还说:“每当发现中方相关动向,日本都强烈要求中方停止单方面的开发活动。今后也将继续采取切实的应对措施。”

中方希望日本冷静反思

2008年6月,中日就东海问题达成三项共识:一是要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二是在不损害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在东海选择一个区块进行共同开发;三是日本企业按照中国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的合作开发。

需要指出的是,春晓油气田的合作开发和中日商定的共同开发是两回事。

然而,根据日方22日公布的照片和地图,中方过去两年进行海洋作业平台建设的油气田,既不涉及春晓油气田,更不涉及两国先前选择共同开发的龙井油气田。日本政府对中方所谓“违反协议”、“单方面开发”的指责根本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1日就日本防卫白皮书答记者问时说,中国一贯根据国际法和相关国内法开展正常的海洋活动。中方在东海无争议的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油气开发活动,完全正当、合理、合法。

22日就日本公布中国东海油气开发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陆慷再次表示,中国东海油气开发活动是在无争议的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是中国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范围内的事情。我们希望日方能够对照双方去年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精神,对自己的做法冷静地做些反思。

■专家说法

日本意在为开发谈判增加筹码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说,日本对中方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日本对中方在没有争议的中国管辖海域的开发行为说三道四,无理指责,本身就违反了两国先前达成的共识。日本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不但态度日趋强硬,立场甚至有所倒退。日方的要求实际上是否定中方有建设性的建议,只希望最终结果仅仅有利于日本。

王晓鹏分析,日本拿中方“单方面开发”说事,理论还是老一套,即所谓“吸管效应”,称中方在“中间线”中方一侧开采,会“吸走”日方一侧的油气。

只是,这种理论站不住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问题专家梁云祥副教授曾指出,东海大陆架是西高东低,油气作为流体,即使流动,也是从中国这边往日本那边流,不可能倒着流。

王晓鹏说,日本指责中国“单方面开发”、“违反协议”,无非是想制造国际舆论,为日本今后与中国就东海油气田开发谈判时增加筹码。而日本在21日发布2015年版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海洋威胁”后,又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做文章,其真正动机一脉相承,仍是鼓吹“中国威胁论”。

转移视线弱化对安保法案关注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2日说,日方之所以公开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的照片,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对(中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关切日益高涨等情况”。

这句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王晓鹏说,从战略角度看,日本想借东海问题进一步炒作日本近年来炮制的所谓“中国海洋威胁论”,把中方合理、合法的开发行为称作所谓“单方面行动”,为日本强化安保政策、提高军事能力和深化日美同盟提供借口。

与此同时,在执政联盟16日不顾在野党和民众强烈反对、在国会众议院强行通过引发巨大争议的安保法案后,日本先是发布防卫白皮书,后是炒作东海油气田问题。王晓鹏认为,这是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弱化日本国内外对安保法案的关注。

王晓鹏说,从战术角度看,日本在这个时候指责中国,是想凸显日方在中日东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中间线”主张,趁机占便宜。事实上,近年来,日本国内部分学者对此已有初步认识,认为“中间线”主张是有问题的。

中国政府多次重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过去从来没有承认过日方所谓“中间线”的主张,今后也不会承认。中方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实现东海大陆架公平划界。东海的最终划界问题,需要中日双方通过谈判加以解决。

据新华社电

原标题:日本公布照片诬指中国“单方面”开发东海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